分享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一文总结!

 尚振奇 2023-07-24 发布于吉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




4张表格快收藏!



作者丨吕雄


人的一生都处于骨转换过程中,由破骨细胞吸收旧骨、成骨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以完成骨转换。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在骨重塑的不同阶段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释放的蛋白质或基质降解产物。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骨密度检测的有效补充,可通过人体血液、尿液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的检测,更好地了解机体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并反映骨代谢的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骨质疏松症实验室检查[1]
一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和肾功能,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以及尿钙、尿磷和尿肌酐等。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或酶类,称为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TMs)。BTM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前者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后者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

BTMs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但在多种骨骼疾病的鉴别诊断、判断骨转换类型、骨折风险预测、监测治疗依从性及药物疗效评估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TMs水平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如果BTMs水平显著升高,需排除高转换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或其他代谢性骨病的可能性,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畸形性骨炎及恶性肿瘤骨转移等。在常用标志物中,推荐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分别为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2]
图片图片
图源: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2023版)
骨代谢生化指标生物学意义[3]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图片

 骨形成标志物

图片

图片

 骨吸收标志物

图片

 激素与细胞因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39(5) : 377-406。
[2].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
责任编辑丨肖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