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岁患者的亲身经历: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可明显改善牛皮藓

 博雅干细胞库 2023-07-24 发布于江苏


撰文:FanFan 首都医科大学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浑身长满鳞屑性红色斑块,时而瘙痒疼痛,这就是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它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影响到全球约1亿人。一旦患病,患者全身各处(包括头皮、膝盖、肘部、手、指甲和脚)会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其带来的美观程度下降和生理性不适,都无异令患者极度困扰。

但是,日前来自医学期刊《Case Reports in Dermatological Medicine》的个案报道中[1],银屑病受试者使用干细胞疗法安全且效果甚好,这让我们看到了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银屑病中良好的潜力。

第一个病例中,38岁的男性患者已经患有银屑病2年,研究人员对他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患者从耳朵后面的区域,到头皮上都有许多红斑块和覆盖着的银色鳞片。在银屑病头皮严重性指数(PSSI)上,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指数28。

患者还未接受治疗时,头皮上已经有大块红疹和银色鳞片 图源文献【1】

针对他的情况,医生首先分离出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再将收集得到的干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72小时后,收集其产生的干细胞分泌因子(MSC-CM),处理完成后便可以进行使用。该名患者在随后一个月内每天使用一次干细胞分泌因子(MSC-CM)涂抹在患处,医疗人员也定期监测其银屑病斑块的严重程度和变化。

令人惊喜的是,在局部应用MSC-CM一个月后,医务人员观察到这名患者涂抹处的牛皮癣回归和炎症性红斑块完全清除[1]

患者涂抹处的牛皮癣回归和炎症性红斑块完全清除 图源文献[1]

在另一名患有牛皮癣12年的35岁男子身上,他在就诊前夕刚刚被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在第一次移植之前,体检显示有许多红斑斑块,附着的银色鳞片对称分布在患者全身。

接受治疗后该患者体表的斑块的分布明显减少 图源文献[2]

在进行2次MSC-CM调理方案后,该患者体表的斑块的分布明显减少,皮肤病变一天天恢复。六个月后,患者的淋巴瘤竟完全缓解,牛皮癣明显缓解。皮肤在12个月内恢复正常。现在,该患者已经监测了近5年。他的病情保持稳定,没有淋巴瘤或牛皮癣复发。

这种治疗方式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银屑病的产生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组织细胞损伤,也就是身体中的免疫系统错误的攻击了自身细胞,从而使细胞损伤,造成红疹等炎症部位产生。

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多能的成人干细胞,不但可以修复这种细胞损伤,还能调节我们体内紊乱的免疫系统,温和抗炎。

(1)干细胞具有出色的长期增殖能力,产生的子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宿主组织细胞,还可以对包括CD4+ 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产生调节作用。

(2)干细胞进入到我们体内后发挥作用主要就是依靠其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如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等。这也就是干细胞因子得以缓解银屑病的原理。

当然干细胞的潜力还远不止于此,其对帮助疤痕修复、促进皮肤愈合[3]、癌症治疗的作用也已经被研究证实。

干细胞疗法和传统方式相比又有什么优势呢?

尽管银屑病没有永久治愈方法,但传统治疗方式如涂抹类固醇霜、维生素D3霜、和免疫系统抑制药物(维甲酸)已被广泛使用,也被证实可以帮助控制症状。但由于个体化差异,每种药物的有效率不同,并不能完全满足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需要。

而上述的干细胞因子治疗银屑病则可以从发病根本环节去干预疾病,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细胞治疗局限性(宿主移植细胞的存活率低),而且治疗效果显著,为银屑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总之,使用MSC-CM的治疗方法经初步验证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牛皮藓的手段。不过对于其长期影响、潜在影响等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随着研究的发展,希望其能为银屑病患者等带来更大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Mesenchymal Stem Cell Conditioned Media Ameliorate Psoriasis Vulgaris: A Case Study;

https://www./journals/cridm/2019/8309103/

[2] https://www./article/S0002-9343(15)01043-8/fulltext

[3]  

M. N. M. Walter, K. T. Wright, H. R. Fuller, S. MacNeil, and W. E. B. Johnson, “Mesenchymal stem cell-conditioned medium accelerates skin wound healing: an in vitro study of fibroblast and keratinocyte scratch assays,”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 vol. 316, no. 7, pp. 1271–1281, 2010.

【免责声明】

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识,进行学术交流,或传递行业前沿进展,不作为官方立场,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无任何广告目的,非进行产品贩卖,仅供读者参考。

本账号原创文章可能包含购买的版权图片,转载请谨慎。

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