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总想要一段关系

 天真向上 2023-07-24 发布于河北

觉 · 始有所悟  无 · 即是所有

炎炎大暑至,心静自然凉

01

为什么总想要一段关系

人类内在需求的产生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不完整的感觉。人们建立关系是为了在他们内在体验一种完整感。当你和你亲近的人有一段良好的关系时,你感到完整。当你没有它的时候,你感到不完整。

这个生命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那为什么它会感到不完整?而且,为什么它要尝试去找另一个生命作伴来得到自我满足?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探索到这个生命的全部深度和维度。

所以,我们总是带着各种期待想寻找一段关系,想通过关系让自己变得开心,快乐。

换言之就是你试图把他人当成你快乐的源泉。

如果你建立关系是为了寻找快乐,并且试图从别人身上压榨出快乐,而那个人也试图在你身上压榨出快乐,那么起初可能还过得去,因为某些方面得到了满足,一段时间后,这就会是一段痛苦的关系。(萨古鲁)
02

你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在粉碎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萨古鲁这段话的验证,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断地从开始的快乐,到后面变成痛苦烦恼。

怎么让关系变得简单?怎样避免陷入关系的纠缠?

从有情到无情,让关系成为交换。

以前我喜欢把自己当做一个有情之人,在不断的粉碎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善良有爱多情,都是粉饰自己的外套,而我常常自欺,把它们当做自己的皮肤,贴在上面制造出无数的痛苦烦恼。

情,感情,就像是浮云,飘来飘去,变幻无常,就像恋爱婚姻,面对同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甜蜜的要死,结婚之后又痛苦的要死。

亲情友情也都如此,一段时间内,你们因为某些原因关系很密切,你感觉很好很幸福,走着走着,可能又会心生怨恨,甚至反目成仇。

我们在这个感情中寄托了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情绪价值,利益价值,总有一样是你想要的。在所有的感情中,本质是一种交换吧。

父母子女之间看似最纯粹的爱,我们爱父母,也是因为父母先给了我们很多的爱,我们想去回报他们。父母爱孩子,养儿防老,大多也有希望将来自己老有所依的目的。

而佛陀的爱和慈悲是真正的大爱,没有任何目的,不期望任何回报,甚至心中连爱和慈悲这样的词都没有,只是自然而然地在做,所以,也不会在爱和慈悲中生出烦恼痛苦,这些我作为凡人还做不到。

粉碎的过程中,我开始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的自私,不想再打着感情的外衣自欺,欺人,不再想要抓住那些变来变去的情感获得些什么。脱掉情感的外衣,丢掉对感情的寄托,在各种的关系我看到的是交换,那就明明白白地交换,平衡即可,真实清爽简单。

不定义,不依附

以前总想给关系一个定义,现在这些都不需要了,粉碎也是去掉各种自己人为附加的定义。没有了定义的关系,随时都是崭新的,我们提供彼此需要的就够了。

越亲密的关系,感情越丰富,越容易让人想三想四,一会儿甜蜜一会儿痛苦,一会儿爱一会儿恨。比如夫妻关系,如果就当做是一个婚姻合作社,共同养娃共同生活,又不相互依附,内心独立,这样的关系可能彼此都会轻松很多。

为什么变,因为感情本就是我们头脑附着在关系的上的想法,一个念头感觉就变了,自以为是的想象太多了。

粉碎掉情感,剩下的就只是事情。把事情还给事情,简单清楚。

拥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做一个无情的人,要爱就爱自己,自己创造快乐,无聊中都可以找到快乐,符师说过,无聊中找到了乐趣,是大乐趣,这正是我现在的功课。

今天就在无聊中,试试在无聊中找乐,让自己成为快乐的源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