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质

 直尾昂述 2023-07-24 发布于广东

​文质互用、

​反经为权

———

文质互用:

“文”,指事物的,文采、形式

“质”,指事物的,质地、内容

孔子最先

将文质对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子贡主张

文质并重:

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

墨子:“先质后文”

必有其质

乃为之文

扬雄:无质先文,失贞也

王充:夫人有文,质乃成

程颐:

质必有文

自然之理

有质则有文

一不独立

二则为文

朱熹:

凡物之理

必先有质

而后有文

王夫之强调:

“文质不可分”

离于质者,非文

离于文者,无质

“因文以达质”

“集文以成质”

文质相救

互以相成

“文质互用”

强调二者统一

忠信之谓质,而简略非质

礼乐之谓文,而度靡非文

文与质必相为用

然后

可同民心

而出治道

文与质二者

既不能偏重

也不能偏废

没有礼乐之文

必损忠信之质

坚持质不变

文随时而变

盖质者百世不可变

文则因其时

以斟酌损益之

“质先而文后”

强调内容或者

实质决定形式

质之不存

文将焉附

质先而文后

此自古圣人

不易之定说

反经为权:

“经”与“权”是标志

常规性(常理)与

变动性(权变)的

一对哲学范畴

焦循作《说权》:

将“权”从

理欲角度

上升而为

政治原理

法不能无弊

有权则法无弊

权也者,变而通之之谓也

不同意“反经不能合道”论

说者疑于经不可反

夫经者,法也

法久不变则弊生

故反其法以通之

不变则不善,故反而,后有善

不变则道不顺,故反而,后至于大顺

变是新陈代谢

变的形式即是

正反相互转化

反寒为暑

反暑为寒

一寒一暑

日月顺行

若恒寒恒暑

即不常征兆

变而不失常

权而后经正

“权而后经正”:

礼减而不进则消

乐盈而不反则放

礼有极而乐有反

此反经所以为权

权反经以合道

一阴一阳

之所以神

权在阴阳

迭用之中

“权”已非,权宜之计

而成为,必然规律

所以

春秋寒暑

迭相为经

权在其中

只有反经而权

才不会不善而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