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法画家陈顺林给苏州油灯博物馆捐赠六盏灯

 新用户82512YXg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油灯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制造与发展,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从青铜到陶瓷的发展过程,使得油灯自成历史。中国历代文人都是在油灯下苦读,他们有很多吟诵油灯的诗篇,这是非常多的。油灯与宗教、民族、民俗等很多的方面都有紧密的关联。

微博上发起筹备灯油博物馆开幕的活动,陈顺林特别关注。这源于他的灯油情节,儿时的他,生于农村。九十年代初,虽然有电,但是也经常停,所以油灯是一家人的必备品。有时候走在农村田坎上,远处会有星星点点的灯光,那就是油灯,飘飘忽忽印着他儿时的记忆。在一片漆黑的夜里能看到灯光,你知道那种感觉是什么吗?那是希望,如同找到一个希望的方向。

看到有人捐赠,他就开始联系陈履生老师。正如他所说:”因为我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好遇到几盏非常漂亮的玻璃灯,应该是民国时期的,因为整个造型很讲究美观。我小时侯的玻璃灯没有这么漂亮,就是一个绿色的玻璃灯,上面一个球,下面一个座。我看到这几盏灯时非常喜欢,同时知道了有两对叫鱼龙灯,灯光照起来非常漂亮。我就觉得他们应该去灯油,于是开始联系陈老师,就说想捐一些东西。“ 陈履生(国家博物馆馆长)看了看灯,觉得不错,给了他地址。

他看到灯油有了更好的去处,他倍感欣慰。他喜欢文物,并不在于他们值多少钱,而在于他们沉淀的文化。他不想再让文物继续流浪,回家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灯油博物馆就是它们的家了。

国家博物馆馆长陈履生谈灯油美术馆



文: Daisy

Facebook: Culture Sower

Twitter: Culture Sower


Culture Sower
一个全球的文化平台,旨在打破不同国家的文化壁垒,寻求文化的融通。

以文化研究为主体,项目交流为辅,共同推进不同文化的共荣。


扫一扫,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文以载道】——

你、我、他,

让我们携手共筑文明之基

let's build up the headstone of civilization

投稿,商务、媒体合作联系邮箱 culturesower@163.com

编辑|Daisy (微信号:culturesower2015,欢迎提供素材和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