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村民桑福禄带着狗来到屋后的山坡上栽核桃树,挖好坑把树苗栽进去,可就在填土时,土里居然冒出来一块“腊肉”。 “谁把腊肉埋地里啊?”他用手去一摸,冰冰凉凉居然是块石头,他马上将石头抠出来,这造型也太奇怪了,怎么看也像块肉。 他用水冲掉泥土,只见石头的最上面一层油光光的像猪皮,再往下一层又一层的还肥瘦相间,整体像极了五花肉。 为了试探狗狗,他往地上一扔,狗腾一下扑了上去,张口就咬。 逗得桑福禄哈哈大笑,我们都知道狗的嗅觉很强大,也许是这块石头实在太像肉了,狗才会不顾一切地啃下去。 这让他有些兴奋,由于他在广东打工时,也会出去诳诳奇石市场。像这种“猪肉石”他倒是见过不少,还有值三四万的,只是在外观上跟这块大不相同。 广东市面上的肉石,颜色比较鲜亮一些,它更像是鲜猪肉,而自己捡的这块颜色比较暗,更像腊肉,两者品相不一样。 搞过收藏的都知道,收藏品关键看品相,品相好的跟品相差的,价格能相差几十倍。 不管了,再回去找找还有没有。结果不出所料,他又在同一地方挖到了大小不一的好几块腊肉石。 有的厚点,有的薄点,但看纹理,每一块都像极了猪肉,有猪皮、猪油、肥肉、瘦肉,层层叠叠都很自然,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桑福禄回家抱着一堆石头,边走边跟村民炫耀,还开玩笑说自己捡到了宝贝。 可没想到,桑福禄捡到宝的事一下子就传开了,甚至越传越神乎,还惊动了电视台记者前来采访。 这一采访不要紧,惹得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来观看石头,络绎不绝,家里的门都快被踏破了。 渐渐地,来的人不光是看热闹的了,还有一些奇石爱好者带着大把钞票而来,想要买他的石头。 这反而把桑福禄难住了,什么价位自己心里没数啊。憨厚的他说:“你们就看着给吧。” 对方出价1500一块,这已经让桑先生感到震惊了,一块石头居然能卖到1500?果断成交。 结果他手里的七八块石头一下子就卖光了,收入了一万多。 这下整个村庄都沸腾了,没事就扛着铁锹去山上找“腊肉”,只可惜忙活了好几天也没有人再找到一块腊肉石。 不过,尝到了甜头的桑福禄还是又出动了,接着怪事又出现了。 也不知是桑福禄的名字起得太好,还是上天眷顾他,他又挖出来好几块肉石,这回的更特别。 不仅仅有腊肉,还有“猪蹄”、“猪后腿”。看着这些宝贝,桑福禄是既开心又发愁,为什么呢?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人发了财后往往不是开心,而是焦虑、懊悔。 焦虑的是如何能够长久发这样的财,懊悔的是本应该发更大财的,都怪自己出的价太低了。 通过跟奇石玩家聊天,桑福禄了解到在全国的肉石收藏圈里,最有名的有三件 。 分别是“东坡肉石”、“蜜酱鸡腿”、“红烧肘子”,这三件最有代表性的肉石堪称“中华第一肉石”。价值也都是几十万,几百万起步的。 听到这话,桑福禄更不开心了,人家能卖几十万几百万,他这个就算品相不行,那也不能只卖1000多吧?这也差太多了。 越想越郁闷,不能卖了,得去找专家鉴定一下才放心。 于是,他委托电视台记者帮忙给找到了,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高级工程师张栓厚。 张栓厚看了宝贝后,觉得这块肉石既有纹理,又红白相间,最重要的是带皮,但凡珍贵的肉石都是带了皮的。而且产在北方,硬度比南方的大,价格很可能比广东的更高。 一听这话,桑福禄是心疼地直冒汗珠子。 当然了,辨别一块肉石的价值,不能只看品相,还要看质地。像“东坡肉石”之所以价值连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质地好,它是一块产自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高品质黄玉。 那桑先生捡到的这块是什么质地呢? 经过专业仪器检测,这块肉石居然是玛瑙。玛瑙不应该是蓝色、黄色、绿色的吗? 原来,桑先生所在的山阳县寺沟村,这一带的山体中含有丰富的铁离子,铁离子越多,颜色就越红。 这种颜色经过千万年的浸润,渗透进玛瑙石内部,就形成了红白相间的颜色。 最外部颜色最深,呈棕红色就很像肉皮,越往里颜色变浅,就发白像肥肉,正是这种巧合形成了像五花肉一样的石头。 至于肉石的形状那就更是一种巧合了,经过4亿年的地质运动,慢慢磨合出来的,还真就是大自然的杰作,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所以,这种石头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只有符合条件的,才能产生品相比较好的肉石。 那总体来说,这种纯天然的肉石还是非常稀缺的,而且价值很高。 不过,目前市面上很多由专业设备制作出来的肉石,看上去更像猪肉,但价值就远远不如这种纯天然的了。 当然了,这种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是可遇不可求的。万不可因为它的价值高就大肆滥挖,破坏大自然。毕竟比起金钱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