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寂寞长蛇——浅读闺怨诗

 一中大语文 2023-07-24 发布于福建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今天打算写闺怨诗,一下就想起了现代诗人冯至的《蛇》。其实现当代诗读得很少,大半是因为读不懂的缘故。但这首《蛇》第一次读就印象深刻,蛇的冷、蛰伏与爆发,如此贴切而形象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孤独的冰冷、安静的热烈,仿佛伸手可触。古典的闺怨诗中的女子无时无处不萦绕其身的孤独冷清,和内心燃烧的热烈企盼,与冯至先生的“蛇”何其相似!

1、梨花满地不开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刘方平的《春怨》是我最喜欢的闺怨诗,不见女主,却又处处皆是女主。每每读之,眼前总能浮现精致的妆容、幽怨的眼眸和落寞无语的背影的联想,这样的悲剧美特别动人。

能够传达如此“悲剧美”的闺怨诗,女主往往不是宫娥,便是贵族或富家女子。居住环境的精美、物质的优渥以及人物本身的讲究,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阳春白雪的珍贵。这种珍贵有距离,像切磋琢磨到极致的工艺品;当这样的美破碎、凋残、无人问津时,带给读者心痛之感更甚。

姑且将其命名为精致闺怨诗。

我在《春怨》这首诗里发现了很多精致闺怨诗“悲剧美”的必备元素:

凝滞的时间。“纱窗日落”已点明时间事件,闺中女子守着窗儿,看那日头西坠,她是否已经独守整天?我们透过女主的纱窗感受到了时间的缓慢推移与内心轻轻的叹息。时间本已很慢,再著一个“渐”字,以体现一种流逝的有形进程,更显其慢,犹如掉进了黑洞,近乎凝滞于萧条的黄昏。孤独等待的时间总是难熬,这种漫长、凝滞感来自于我们的主观心理,所以闺怨诗里要表现孤独,时间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女主要去对抗的角色。“试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在李益的《宫怨》中,时间如同海水无穷无尽;“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李商隐的《嫦娥》中,神女的时间凝固在广漠冰冷的夜晚,日日复制粘贴;“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在李白的《长门怨》中,宫娥的时间也是近乎凝滞在清冷的月中。当然也有过得很快的时间,但那是梦中的欢愉,“啼时惊妾梦”“昨夜梦渔阳”,梦里不知离别情,觉时方知相思苦。

精致的牢笼。“金屋”二字点染住宅的豪华。“金屋藏娇”的女主陈皇后最终堕入冷宫,“金屋”的暗示中原本就有弃妇的悲凉。李白《长门怨》里“黄金四屋起秋尘”,精致的屋宇与久不打扫的尘土,在反差中传达了一种“冷”——无人来归,何必打扫!心灰意冷。无人光顾的“金屋”最终成为坚不可摧的牢笼,金属的质地泛着冷光,一腔等待的热烈会如何熄灭于如此没有温度的豪华中!欧阳修《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把“金屋”深藏在重重叠叠的深宅大院中的空间感传达的多么令人绝望,走出这样的牢笼是没有希望的。《长恨歌》里,海外仙山中,寂寞的杨贵妃的居所也是如此幽深,以致于明皇要“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神仙尚且如此,凡间女子情何以堪!

缄闭的内心。孤独与修养造就了这群贵族女子内心的封闭。古代女子中像崔莺莺那样敢与张生月前相会暗度陈仓的少之又少。受制于文化修养,她们更大的可能是成为现实中忧郁而死的杜丽娘,因为无人可倾诉,也不能倾诉,不愿倾诉。而这样只会在孤独中更加封闭内心,“梨花满地不开门”,“不开门”三字所言自我封闭多么凄然动人!这一句真真打在了心坎上。倒不是说生活中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孤独,而是感叹于怎么可以捕捉到如此简约精准的细节传神地描绘出一种似怨似怒的心理状态,含蓄隽永又语语深情,用王国维先生的“隔”与“不隔”的理论,这当属“不隔”的典范了。心门缄闭,而被封闭的门里的那个世界又是如此幽微鲜活、充满渴望。如果门里的世界是死寂的,那就基本泯灭了闺怨诗的美,“怨”者,恰在于心未死,心中企望碰到了门,悻悻折回却又不甘心;且“不开门”三字的主语是女主,倒更像是带有赌气的意味了,关键是独自一人,该和谁赌气?如此品来,着实有趣。“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聊题一片叶,好去到人间。”《宫怨》中女主虽然幽闭宫中,却对一片自由的叶子如此深情,这样的心灵何其美丽!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其一)、“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春风暗拆看(钱翊《未展芭蕉》)”,两首诗都非常美,未展的芭蕉或未开的书札多像缄闭的内心,等待有人打开。还有刘禹锡“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白居易“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一唱一和,均以闺中女子因为心有所想不得发而呆呆伫立的场景来刻画人物微妙却缄默的内心世界,青春少女美丽的幽怨恰在这不可言说的幽闭之中。缄闭造成了情感的含混多义,也造就了对美丽心灵的一切猜想。

美丽的破碎凋残。在女性的悲剧美中,眼泪与落花特点能够表现一种生命趣味的丧失与凋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歌咏《葬花吟》的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来还偿情债。而《祝福》中生命尽头的祥林嫂眼睛间或一轮”,再无半点生趣。眼波流转可堪衡量内心的生趣值。《春怨》中,“金屋无人见泪痕”一句并未直接写女主的一双流泪眼,偏偏言其无人,女主不知深藏于何处角落自叹自怜,但又”见泪痕“”,深闺里梳妆台上、小山枕上,处处皆有女主的泪痕,读者尽可以去想象女子如何以泪洗面,就如刘皂《长门怨》中所写“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流走的眼泪无人疼惜,“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如同无人珍惜欣赏的生命春华”。这又自然与“落花”意象相关。女性与花朵天然一体,“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美丽、柔弱,鲜妍日短是她们的共性。“梨花满地”,雪白的梨花如同干净的容颜、澄澈的心灵,席慕容说“那凋残一地的不是花瓣,是我凋残的心”,恰如其分。“寂寞空庭春欲晚”,言晚春将至,又到落花时间,可惜空庭寂寞,无人来赏。王维在《辛夷坞》中,写辛夷花“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花开花落,寂寞如斯。生命的美丽、热烈竟然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除了泪痕,还能留下什么!念之令人心碎。

总体上看,精致闺怨诗往往在怨情的书写上相对而言要更含蓄内敛些。这与诗中主人公贵族女子的内敛的情感状态与文化修养有关,也与写作者的遣词造句的雕琢有关,与精致的生活环境、精致的主人公、精致的物质生活相对应,写作者的语言也在不可避免的一些华美意象的雕琢中丧失一部分质朴,变得朦胧、内敛起来,这是相对比较“收”的一种表达姿态。

02、人传郎在凤凰山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张潮《江南行》

民歌体的闺怨诗多有一股类似于此的来自生活的“巧劲”。一个小的细节、一次小的冲突、误会、剪影,甚至一个口语化的词语都可以构成一首诗的与众不同的特性。它大胆鲜活粗粝,与精致闺怨诗的带来的感受截然不同。

娇俏型。金昌绪的《春怨》(又名《伊州歌》)中的女主被黄鹂的叫声搅扰了怀人的春梦,“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直接伸手便打,“打”字看似粗鲁,其实与暴力无关,只是驱赶,驱赶之中还有爱怜之意;或者说是怨怼、撒气,娇媚尽显。还有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女孩子采莲时看到了心仪的男孩,一时“贪看“,连驾船也不管了,最有趣的情节是没来由的隔水抛莲子,潜意识的动作暴露了心声,却不料心中的秘密又被无关之人窥见,又窘迫害臊又欣喜憧憬,小小的心灵掀起波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链条式的情节峰回路转,把小儿女的娇羞可爱写得细腻鲜活。

闺怨情思

泼辣型。民歌生于乡野,主人公平时所受文化束缚少,性格相对张扬,敢爱敢恨。这种个性与同样性格的文人碰撞起来,火花也格外惊人。比如诗人孟郊的《怨诗》“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诗中的女主角为了表明自己的思念之苦有多深重,便发狠赌誓要与心上人比泪水的苦咸。要把两个人的泪水都滴到池塘里,看两处池塘里的荷花何处先被泪水苦死。这样的“狠”劲、这样的泼辣简直可怕。也只有像“诗囚”孟郊这样的苦楚、倔强相对情绪化诗人才有如此构思。他在《登科后》中写“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潦倒时垂头丧气“一夕九起嗟”(《再下第》),得意时放荡恣睢,情绪极端化表达,也是另一种“狠”劲。像这样泼辣的闺怨诗还有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恼人的喜鹊老来叫唤,但征夫并未还,这叫唤就成了提醒不圆满的警铃,女主角干脆来一次捉一次,终于捉住了,关到笼子里了事。有趣的是下阕拟人化手法模拟喜鹊的口吻喊冤,更是侧面反映了女主的恼恨与迁怒,生趣十足。

直白型。民歌的大胆真率可以让我们看到很多直言爱恨的佳作。像刘禹锡以民歌题材抒写的《竹枝词》系列,里面不乏此类作品。“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门见梧子。”整首诗的构思之巧在于谐音,“梧子”谐音“吾子”,“吾子”有“我的儿子”和“第二人称,你”两种含义,此处取第二种。所以诗歌翻译过来即为:我好喜欢你,你搬家到我这里做邻居。我一开门就可以天天见到你!谐音的使用不仅没有影响到女主的率真,反而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更显可爱。还有像李益写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本也是性情中人,他在心上人误了约会期限不来时就曾抱怨“从此无心爱良夜,管他明月下西楼”,一个五大三粗的“关西将家子”居然作小儿女赌气姿态,十分有趣。所以他笔下的闺怨女子绝不是一味的期期艾艾逆来顺受的情状,“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多么大胆,直言婚嫁之事,虽然于事无补,但可见女子的刚烈个性,表达绝不遮遮掩掩。

较之精致闺怨诗,女主人公的乡野身份,写作者的个性,以及他们有意识地在文学上的返朴归真、通俗化表达,都让民歌闺怨诗呈现出一种生命的自然野趣,烂漫自在,这是一种相对“放”的写作姿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