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强化权威,领导者巩固权力的艺术

 地瓜5gbq29yd5l 2023-07-24 发布于湖北

《资治通鉴》第14卷 汉纪六

汉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原文】

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十二月,免丞相勃,遣就国。乙亥,以太尉灌婴为丞相;罢太尉官,属丞相。

夏四月,城阳景王章薨。

【译文】

文帝颁布诏令说:“先前诏令列侯前往各自的封地,有的人辞别却未成行。丞相是受到朕倚重的人,应为朕率领列侯分别回到封地!”十二月,文帝将周勃的丞相职务免除,命令他到封地去。乙亥日,文帝将太尉灌婴任命为丞相;将太尉的官职罢废,其职责由丞相承担。

夏季四月,城阳景王刘章亡故。

【解析】

资治通鉴之所以厉害,原因在于这部书几乎没有废话。这部书主要是以事情作为线索串联,作者司马光的政治水平很高,所以他对一些事情发展顺序的安排上,非常符合权力规律。

汉文帝上台后,最不放心的两股势力,一个是功臣派,以周勃为代表;一个是刘氏宗室,以城阳王(朱虚侯)刘章为代表。周勃当太尉的时候,掌兵权,带头诛灭诸吕;刘章曾当着吕后的面,砍杀一名吕姓官员。可以说,这两个人都不是善茬,都有暴力倾向,都属于不稳定因素。刘恒登基三年,估计如何除掉这两个人一直是他思虑的重点。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刘恒的帝王心术、手段。

一、对周勃的处理

1.陈平去世

陈平作为功臣派的智囊、大脑、主心骨,已经去世,剩下周勃,其政治水平远逊于陈平,因此刘恒收拾周勃要容易得多。

2.弱化周勃

刘恒通过将周勃遣送回封地,削弱地位周勃作为功臣派的代表,在政治军事上都重要话语权,刘恒非常担心他有什么野心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刘恒采取措施将周勃调离权力中心,防止他对皇位产生威胁。

3.加强权威

刘恒任命灌婴为丞相,通过对灌婴施恩,确保他的意图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同时,刘恒废除太尉职位,显示出对太尉这一职位的不信任。他认为无论谁担任太尉,都存在权力上的隐患,因此干脆取消了这个职位。这些举措使刘恒能够更好地控制朝政,增强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

二、打一派,拉一派

1.分化同盟

文帝削弱周勃的地位,提拔灌婴的目的就是分化功臣派的同盟关系。通过这种分化,文帝减少了集权的阻力,增加了对朝政的控制。他知道如果直接清算功臣派,可能引起其他成员的反抗,因此选择了将周勃调离权力中心,并且将灌婴提拔为丞相,以安抚功臣派的其他成员。

2.避免引起舆论

文帝深知清算功臣派,会引起多数人的不满情绪、恐慌,进而可能诱发反抗。为了维护统治稳定,文帝采用了更为隐秘的方式来处理周勃。他没有公开清算周勃,而是通过将他遣送回封地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他提拔灌婴为丞相,表明对功臣派不是全面打击,以安抚其他成员。

三、刘章亡故

刘章,刘肥的儿子,刘邦的孙子,一个敢于挑战吕雉的男人,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1.力气很大,勇武过人

历史记载刘章的力气很大,勇武过人,被人认为有项羽遗风。这表明刘章在身体素质战斗能力方面具备优势,是一个相当有实力的年轻人。

2.挑战吕雉

刘章在吕雉面前杀一名吕姓官员,显示他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不畏强权,有勇往直前的决心胆识。这种行为暗示了他对权威的挑战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

3.死因不明

尽管刘章在身体心理方面都表现出超人的素质,但他在二十三岁时突然去世,死因不清楚。更令人疑惑的是,在他去世前一年,他的哥哥齐王刘襄也去世了,死因同样不明。

4.稳定了汉文帝的权力

刘章的早逝客观上稳定了皇权。刘章被认为是一个有实力、有魅力的年轻人,可能成为刘恒统治的竞争者。然而,他的突然去世消除了对刘恒的潜在威胁,巩固了刘恒的权力地位。

【启发】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职场的启示:

1.处理权力关系

刘恒通过处理功臣派和宗室势力之间的关系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职场中,我们也需要处理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平衡各方的需求,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强化权威

刘恒通过任命灌婴为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威,并废除太尉职位以减少权力隐患。在职场中,我们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权威,使得自己的指导和决策能够被有效执行。

3.分化同盟

文帝采取措施分化功臣派的同盟关系,以减少集权的阻力。在职场中,我们也需要灵活运用策略,分化组织内或团队内的利益群体,达到更好的管理和领导效果。

4.注意舆论

文帝采用调离的方式来处理周勃,避免引起负面公众舆论。在职场中,我们有时也需要谨慎处理问题,避免引发冲突和不必要的争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