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周五),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截自央视网7月21日新闻联播(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范围更小 19个超特大城市名单如下↓ 是改造,而非拆迁 ![]() 公共基础设施更完善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为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相较于棚改只针对住房的拆改,城中村改造规模更大,配套设施更现代、多元。 不会直接拉动房价 上一轮货币化棚改,是央行通过国开行PSL(抵押补充贷款)注入基础货币,因此那几年,全国几乎所有城市房价都迎来暴涨,甚至翻倍。 但本轮城中村改造要求“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预计不会有专门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 换句话来说:就算有补贴也不会是巨额补贴,不会大批量生产出“拆二代”,也难以直接拉动房价暴涨——但,可以达到「稳定房价」的效果,我们后面会说到。 ![]() 既然不会直接拉动房价,那么为何业内不少人认为《指导意见》是一次“史诗级救市”? 这涉及到2个“救”和1个“坚持”。 「救」:上下游企业 《指导意见》“救”的是:房地产上下游关联行业。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房地产被四度提及。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从(房地产)负债来源结构看,近7成是个人预收房款和上下游企业垫款。 而城中村改造所辐射的行业,正是房地产上下游行业,尤其是建筑、装修等行业。 城市更新三大措施——留改拆,皆与建筑、装修等行业相关,保守估计19城至少能创造上千万个岗位。 「救」:国内投资环境 在7月6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扩大内需”“扩大投资”“扩大消费”都是被反复提及的词语。而城中村改造,正是举措之一。 比如广州今年便计划推进12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力争完成2000亿元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青岛今年则计划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85个,计划完成投资175亿元。 此外,国泰君安的研报测算显示,一二线城市地产更新投资规模至少2万亿,上限接近13万亿,并间接带动最多7000亿的家电消费;若分10年实施,每年有望带动1万亿以上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下,各城必将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从而改善国内投资环境。 「实现」:房住不炒 7月6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经济学博士刘尚希指出: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租房、长租房等租赁市场,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取消限制性措施,高端的商品房完全交给市场去调节……既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发挥市场的作用,两者作用结合起来,“房住不炒”才能实现。 这与《指导意见》提出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等要求不谋而合。 ![]() 同时,城中村改造还能让新市民逐步升级住房消费,助力构建先租后买的消费新格局新模式,从而为商品房市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诚然,城中村改造不会像棚改那样直接带动房价上涨,但落后片区的改造、城市界面的提升、居住环境的改善、保障性住房的批量诞生,都能实现“房住不炒”,有效抑制泡沫产生,从而实现各城房价维持稳定或小幅慢涨。 ![]() 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成都的「城市更新」如火如荼,我们也曾走进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去分析它们的亮点与缺点。 详情请戳: 除了因建筑形态以及商业业态的更新而诞生的望平街、华兴街等街巷之外,成都也有极为成功的城中村改造案例。 NO.1 天府艺术公园片区
![]() NO.2 有望成为全国范本 我们此前关注的中央花园“自拆自建”,是另一种形式的城中村改造——由居民主导。详情:99.9%业主同意,下一步就看官方态度了! 该项目从去年3月开始重新征集业主意愿,到不久前签字同意率达99.9%,中央花园二期业委会拟定的“自拆自建”具体实施方案历经变化: 如果中央花园的“自拆自建”成功,或许也将成为全国城中村改造的范本。 NO.3 更注重“里子”工程 近两年来,成都将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视为:构建幸福美好生活、创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抓手,累计推动91个片区更新,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202个、惠及居民10.7万户。 而这些更新,都并非单纯的“建筑立面改造”,而是统筹区域“大配套”与小区“小配套”,“见缝插针”增补公共服务,打造15分钟生活圈——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院等配套服务,休闲活动广场、楼梯间扶手、无障碍坡道、电梯等便民设施……均涵盖其中。 N0.4 城中村改造,将有法可依 7月7日,成都市更新办组织召开《成都市城市更新条例》立法专项讨论会,就立法初步思路中涉及到的规划、国土、不动产登记、地价标准等内容展开了研究讨论并针对部分内容达成了统一共识。 未来,成都的城中村改造,将有法可依——这一次,成都跟上了广州老大哥的步伐! 成都向上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至少对以下四种群体会产生影响。 第一类,年轻人。19个即将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将在城市核心区域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同时又是处于快速发展期、有远大未来的人口净流入型城市。对于年轻人而言,这些城市也更值得选择。 第二类,老破小居民。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老旧院落改造必然会更现代,未来生活环境与公共资源配置,都值得期待。 第三类,民营企业主。过去几年,民营房企普遍面临流动性危机,不得已主动放弃手中的旧改项目,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城市政策、审批流程等或将放宽、倾斜,“长期主义”也将有更好的进入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