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香,茶之灵魂。

 源源不断 2023-07-24 发布于宁夏

白岩松曾有言:“从某种角度来说,吃、茶、孩子是中国人的三大宗教,茶里有中国人的滋味。”将本应日常的茶饮当作一种庄严信仰,这是唯中国人才有的情怀。

就像爱上一个人往往最先爱上他(她)的眼睛一样,许多人对于茶之深爱,常从沉迷于一缕茶香开始。

世间万物,深蕴神性奇迹。奇花异草多的是,却偏偏只有茶,生着平淡的模样,内里却有着深不见底的好。

单说茶之香气,便有如千重瓣之花,仅靠人的鼻息一时难以辨明,不知香气究竟几多重。据科学数据显示,仅茶之鲜叶所含芳香物质就有近百种,制成干茶后,芳香物质就有了数百种。

如此惊心动魄的内蕴,表面却如此低调。不甚懂的人,只觉茶香扑鼻,然要真切说出这香的好来,却不容易。

图 | 了琹

懂茶的人,会将品茗之时的闻香,当成一件重要的大事来做,带着十足的仪式感,说到底,正是为了营造“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的情趣。

在干茶还未与沸水相遇之前,观茶形之外,先闻到干茶的香气。这时候的茶香,带着天然的质朴,香气凝聚于叶内,还未被激活,只呈现为纯净自然的茶香。
 
就像一篇美文的开篇,干茶的香气令人充满期待,悬想万千。这是绝妙的伏笔,意外之喜在路上,跃跃欲试,整装待发。

不急于冲泡,让期待的感觉再延长一些。用滚烫的水将茶器冲洗一遍,趁余温还在,将干茶投入,迅速合盖。要的就是用这一点点器物上的温度,去唤醒沉睡的茶香。
 
这是一个预告,也是一种缓冲,茶需要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滚沸之水的冲激与历练。
 
这时候的茶,香气凝注于盖顶,打开盖,将鼻尖靠近盖顶中心,嗅觉会告诉你,香气已与此前不同,多了些内容。

图 | 了琹

终于到了这一刻。茶叶在沸水中翻滚、浮沉,痛楚又甜蜜。香气在此时毫无保留地迸发,弥散。

茶汤上空的气雾中,悬浮着无数看不见的香,鼻息在那一刻被巨大的美震撼,稍稍迟钝之后,感官的敏锐回归,茶香到了最惊艳的亮相时分。
 
在鼻息缓冲的时间内,茶香正好充分释放。将杯盖打开些许,随着热气拂面,一场鼻尖上的盛宴就此开启。

这时候,懂茶人会辨别出茶香是单一还是复合,是否有花香、果香、蜜香、乳香、降香、麦香……抑或是种种香气复合的多层次之香。

图 | 草木君

闻到茶中花香,仍需细辨,是兰香、荷香还是桂香、栀子香?若是茶之果香,那又是何种果实之香?是毛桃、雪梨、佛手、柑橘、菠萝还是苹果之香?
 
这是茶香之具象的描述。若要进行抽象的形容,则茶香有浓有淡,有陈有新,有高有低,有清有浊,有轻有重……

一个无限放射的香世界。茶香之种类已是如此繁多,再加上相互融合渗透,那香气之丰富,更是难以言喻,令人品味不尽。 

若要讲究,可在品茗杯之外另备专供嗅茶香的闻香杯。冲泡好的茶汤,先倒入闻香杯,转而再倒入品茗杯。闻香杯身形瘦高小巧,杯口窄小有利于香气凝聚持久。这主要是为了嗅闻茶的挂壁香。

图 | 草木君

闻香是品尝茶味之前的精心铺垫。茶汤入口,舌尖与鼻尖互通讯息,香气又自有一番升华。唇齿间的茶香与鼻息间的茶香叠加,彼此成就,沉淀神奇东方树叶的生命厚度。
 
待得茶凉,茶叶完成了生命华彩的最大绽放,松弛、静默地伏卧杯底,然余香仍久久不散。这时,再举起杯,闻一闻叶底之香,带着对人生的珍重与感恩,告别这一段与茶的邂逅。
 
茶的香,是物之香,亦是灵之香。这香,孕育自土地,滋养于云雾雨露,受阳光照拂,吸天地日月精华,经由多少光阴与人事成全,才终于来到人的鼻尖。

种种曲折,几多不易,如同一个人经历过的漫长的一生。
 
人在茶香中沉醉,然又不应只是沉醉。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如何也能让自己的灵魂也绽放出如茶一般的香气。


說明|文字:水若,图片:了琹、草木君,首末图:草木君。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侵删。

诗意生活美学|视频号
点击下方卡片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