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怎么样发病

 风声之家 2023-07-25 发布于江苏

/

原创 秦越人 扁鹊 2023-07-22 06:49 发表于河南

      发病是讨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疾病的机理和病证演变与转归的一般规律。疾病的发生、演变和转归,与机体状态、体质因素、病邪性质、受邪轻重、邪入途径等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指导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

“发病”是与健康相对而言的。知常而后知变,因此,要研究疾病是怎样发生的,首先要分清什么是不病的健康人?病与不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祖国医学与西医有着不同的概念。

在《素问·调经论》中,对健康无病的“平人”下了一个定义,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这里所谓“阴阳匀平”即是机体内部各种功能之间、各种物质之间、机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各种矛盾都处于和谐、协调的统一状态,这便是健康的“平人”。当然,这里所谓的“阴阳匀平”不是绝对的、静止的平衡,乃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平衡。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或某种致病因素,使机体内部的阴阳消长运动超越了正常的幅度与范围,彼此间失却了正常的协调权衡,不能很好地通过调节以适应内外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造成脏腑、经络、气血等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便是健康的破坏,疾病的形成。

必须指出,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或中医治病的基本出发点主要在于中医重视并着眼于机体的反应--即“证”上,凡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机体脏腑、气血等阴阳失调,便可使机体的某一部分或全身发生异常反应,出现种种证候,根据这些证候便可以作为判断疾病与健康的出发点。由此可见,中医对疾病的概念,实际上是以出现临床证候为依据的。有不少功能性和精神方面的疾患,西医检查,往往不能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患者的症状非常明显,有的还可能十分严重,如果不加治疗的话,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影响工作和学习,这些病痛症状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都是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反应,属于疾病的范围。通过辨证施治,使症状消失,病痛解除,同样是疾病的治愈,健康的恢复,这是中医的特色。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即机体内部有实质性病变或某些异常,但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疏忽。这就需要细致诊察,进行调理及采取必要措施,所谓“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制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发病的条件

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外部的条件和内部的条件。各种致病外因,如气候变异,六气淫胜,天行时毒,饮食失节,居处不宜,以及虫兽咬伤等,统称为“邪”,它构成了发病的外部条件;情志变动虽然发自体内,但也是外界客观事物在人体内部的反映,它的产生,也离不开外部条件。机体本身的抗病机能,包括适应变化的调节功能和抵抗病邪、保卫机体、维护健康的物质功能,统称为“正”,它构成了发病的内部条件。“正”与“邪”的斗争过程,始终存在于人体内部,而且大多反映为正能胜邪的健康状态。外邪入侵而发病,必须有以下条件的变化:

(一)正不胜邪,导致阴阳的失调

疾病的发生,虽然外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是决定疾病发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人体内部的条件,即“正气”的虚(不足和低下)的条件。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明确指出了“邪不能独伤人”,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虚邪”与“身形之虚”即外部与内部两个条件。其中“虚邪”只有通过“身形之虚”才能起致病作用。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才是发病的基础。

(二)邪之属性,决定病证的属性

不论外感还是内伤致病,虽然正气的盛衰,对是否发病,病发的轻重,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是一旦发病,反映于临床的不同证候特点,则随致病内外因的不同属性而异。如入侵外邪的属性为寒不论病人正气盛衰的情况如何,体质偏阴偏阳,发病之时,则多表现为寒邪所致的临床脉证特点。一般不会因寒致病,而由于体质等内在条件的差异,在发病之时,其一表现为伤寒,另一表现为温热病。再如寒邪直中太阴,发病之时,纵有不同内在条件的差异,也必表现为轻重不同的脾胃虚寒证,不会表现为忧思伤脾为临床特点的内伤病。换句话说,发病之时,感受寒邪,不会由于内因的差异而表现为温病;感受外感之邪,不会由于内因的差异,而表现为内伤杂病。

因此,内科疾病的发病,邪之属性是决定病证属性的病理基础。切不可将前述“正气”在疾病的发病、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所起决定作用的论述,与内科疾病发病时证候属性的病理基础混淆起来。前者是论述内因和外因在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孰主孰从的地位和作用;后者是阐述发病之时,不同致病病因的属性,与临床病证特点和属性的关系。

二、体质与发病

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证的从化,体质与治疗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中医诊治疾病,非常重视体质差异。因此掌握各种体质的特征,在临床辨证时,对于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

《灵枢·五变篇》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这就指出,由于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的不同,故不同体质的人,发病情况就有差别。在临床上可常见肥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痨咳;老年人因肾气衰,多痰饮咳喘等,都是体质的特殊性、易感性所致。

2、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往往导致对某种疾病发展的多变性。

《医宗金鉴》说:“人感受邪气难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章虚谷也说:“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这种“病之阴阳,因人而变”和“邪气因人而化”的观点,就是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性,而导致疾病的多变性,是中医发病学和病理学的重要学术内容。例如感受同一的寒邪,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有的人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表证;有的人一开始就呈现不发热,但恶寒,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沉细的三阴证。这就在于前者平素体质尚强,正气御邪于肌表;后者阳气素虚,正不胜邪,以致邪陷三阴。同样,感受同一的温邪之后,若其人阳热素盛,邪热极易化燥伤阴,内传营血,很快出现高热、神昏、抽搐、发斑、舌绛等证候;反之,若平素阳热不旺,其病变过程就会迥然不同。

(二)体质与“从化”的关系

“从化”,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发病之后,随着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虚实的差异等,从而发生病证性质的变化现象。临床所见,当外邪侵入人体发生庆病之后,由于体质差异,其中一部分病人的病证表现,自始至终保持其发病之时的属性;而另一部分病人则在疾病发展的某个阶段,其病证属性,与原来的属性完全相反,出现由寒化热、由热化寒、由燥化湿、由湿化燥、由实化虚、由虚化实等现象,这就是病证的“从化”。

“从化”的发生,取决于邪正双方的形势和性质。当邪气的属性与病人的体质有着寒与热、燥与湿、阴与阳等根本对立的情况,便可出现“从化”。因六淫之气,属性各有不同,其伤人亦各有所偏,而人的体质亦多有阴阳、虚实、寒热、燥湿之异。正因为有这些差异,所以当外邪入侵之后,邪正相争,便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病理反应。同一邪气致病,在不同病人的病证演变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反的证候;而不同的邪气侵入同一病人,演变过程中也可以出现相近似的证候。《灵枢·五变篇》所说:“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就是指邪气的“从化”现象。

应当明确,前面所述邪气之属性决定病证之属性,是指发病之时,而病证的“从化”,是指发病之后病程中的演变,二者不可混淆。

三、发病与邪入途径

外邪侵入人体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一般风寒湿邪外感,多从皮毛而入;温邪致病,多从口鼻而入;虫咬、金刃等乃皮肤损伤而入。由于病邪入侵的途径不同,所以发病也各具特点,这对辨证论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邪从皮毛而入的发病特点

由皮毛而入之病,其发病特点概括起来是:(1)病因多属六淫中的风寒湿邪;(2)起病多有气候突变和起居衣着失当等生活诱因;(3)起病较快,邪入侵不久,即可发病;(4)邪由皮毛肌腠而入,先滞络脉,由表而里,传至脏腑;(5)先伤阳而后及阴;(6)一般无传染性,临床表现为“六经”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

(二)邪从口鼻而入的发病特点

邪由口鼻而入之病,其发病特点概括起来是:(1)病因多属疫毒或温热之邪;(2)起病有一定季节性,其发病多与生活诱因无直接关系;(3)起病较急,病势演变快;(4)多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上、中、下三焦传变;(5)温邪最易伤津耗液,先产生程度不同伤阴的病理反映,而后发展为阴损及阳;(6)多有明显的传染性,临床表现为卫气营血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

(三)邪从皮肤创伤而入的发病特点

邪从皮肤创伤而入之病,其发病特点概括起来是:(1)病因多属虫兽伤,也有金刃伤,既有疫毒,也有虫兽之毒;(2)起病较急,毒入即病;(3)邪由皮肤伤口而入,局部全身均受损害,有的以局部为主,有的以全身为主;(4)临床证候及传变较为复杂,有如诸虫病者,有如温热病者,有如痉病者,有如狂病者,有仅现局部肿痛者,颇不一致。

四、病证的演变

疾病发生之后,各种病证的演变,通常有其固有的规律。如伤寒的六经传变,是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或由上焦→中焦→下焦。这些都体现了外感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演变过程。其官内脏疾病也大多传皆有序。但这些都只是统述其常,示人以规矩,实际上由于受邪有轻有重;邪气的性质有阴有阳;病人的体质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加上各种外来的和内在的其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病情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绝不是按照常规,千篇一律。如伤寒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三阴直中,合病,并病,以次递传等;温病有温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而不传营血分,亦有由肺卫直接逆传心包者。因此,必须仔细观察,以防逆变。

造成病证演变种种差异的因素,同样有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其中人体本身的条件则是主要的,如《灵枢·五变篇》说:“同时而得病,或病此,或病彼”,同样是“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但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反应“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痒,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指出了尽管外部条件相同,而由于人体本身条件的不同,有的通过人体层层防御抗邪之后而很快地自行康复;有的则缠绵反复,日久不愈,其出现的种种病理的反应,亦往往因人而异,甚至演变成完全不同的疾病。

疾病的发生既然是病因作用于人体,正气起而抗御,引起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结果。因此,所谓疾病,归根到底是邪正斗争和阴阳失调两种矛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表现。疾病发生之后,病人产生什么样的病机,出现什么样的证候,主要决定于邪正斗争的形势和阴阳偏胜偏衰的程度。同时,疾病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过程,随着邪正力量的消长和阴阳盛衰的变化,病机与证候也随之而不断演变,一直到疾病的全愈或生命的死亡。

内科病证的演变,除了伤寒之按六经,温病之按卫气营血或三焦,内伤杂病之按脏腑病机规律发展外,还存在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入血”、“久病及肾”的演变规律。

“络”是人体皮表、内脏和遍及全身内外,交通气血,敷布精微,最浅最小的通路。久病之后,气滞血瘀,阻于脉络之中,从而出现局部或全身气血失畅、失养和血溢为主的证候。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清代叶天士进一步肯定“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在他的医案里常有“久病入络”之论,如论中风为“内风袭络”,论疟疾反复发作导致疟母为“正虚邪留,混入血络”等。可见“久病入络”是多种病证的演变规律。

络中行血,络病多由于血瘀,而血瘀之生,通常先是气病,而后血病。如<难经·二十二难》云:“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所以疾病开始多在气分,日久之后,影响血的运行而“久病入血”。一般而言,病在气分大多属于功能性病变,较易愈;而病在血分则多数已存在器质性病变,比较难治。

肾之精气来源于全身脏腑之精气,故全身脏腑之盛衰,无不关系到肾;另一方面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所以任何一脏的不足,不论阴虚或阳虚,当它虚损到一定程度时,也终究会累及肾阴肾阳。如心肝肺三脏阴虚,久而不愈,均可发展为心肾阴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而肺脾气虚,以及脾阳虚,日久不愈,常可导致肾阳虚;心肝火旺,日久可以耗伤肾阴,出现心病及肾或肝病及肾的虚弱证侯。

五、病证的转归

大体而言,病由表入里、由阳转阴,由实变虚,由热化寒是邪盛正衰,病情加重;病由里出表,由阴转阳,由虚变实,由寒化热,是邪退正盛,病情好转。由此可见,决定病证转归的因素同样有邪与正两方面,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则是正气的盛衰。临床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实证、热证、阳证易愈;虚证、寒证、阴证难治。其理由归根结蒂仍在正气的盛衰。所以有些医家认为,伤寒的六经传变中,只要转入阳明,便较易治愈。如陆九芝认为:“阳明无死证,经证可化,腑证可通”。这种把病入阳明视为“归入不死之路”的看法,虽然不够全面,但已看到,尽管阳明病邪极盛,但人体的阳气亦较旺盛,有足够的抗病能力与病邪对抗,因而多能借药之助,而达到战胜病邪的目的,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具体地说,“阳胜则热”,属于亢奋的阳性表现,多见于正气未虚,有一定抗病能力,所以病情虽急而较轻,预后较好;“阴胜则寒”,大多属于低下的阴性表现,多见于正气不足,阳气衰退,抗病力较差,所以病情虽不急而较重,预后较差。正如《灵枢·论痛》所云:“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伤寒论》曾举例说:“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反之,“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肢逆者,死。”由此可见,少阴病虽为阳虚阴盛,如果手足不逆冷,反发热,则表示阳气尚未衰竭,只要治疗得当,仍能逐渐恢复,而使病情向好的一方面转归。这些理论,在内科临床预测病证的转归和预后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如在分析外感病方面,若高热、热证显著者,预后多属较好;如果发热不高,反见一派阴寒征象,往往预示病情严重。

影响病证不良转归和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治疗不当。由于医生辨证的错误,常可造成用药不当,或用药过量,从而影响病情好转和治愈,有的甚至演变为严重的坏病,这样的例子,遍及古籍。如《伤寒论》指出:“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是医生辨证不确,不当下而下之所造成的变症。《温病条辨》也曾指出:“营卫虚弱之人挟感……,不可峻汗,误用表药,反加恶寒身痛,发热不止”,这是不当汗而汗之,所造成的变症。可见医生的误诊误治,是直接影响病证转归的直接因素,不可不慎。

      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指出:“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说明人的精神面貌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疾病树立必胜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使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化,这在某些疾病中,尤为突出。

饮食因素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也有很大的关系。中医非常重视胃气,《内经》指出“人以胃气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因为胃为水谷之海,是人身精气的来源。精气是抗病机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患者只要胃能纳食,即所谓“胃气尚存”,则病情大多尚无大碍。反之,如果食欲全无,食入即吐,汤水不进,或久病见呃逆等,说明化源已绝,是无胄气,预后大多不良。当然,在病中由于脾胃功能较差,饮食应当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和有所限制。如不应食而食,食物不当,食物过多,可以损伤脾胃,甚至助病,同样是有害的。

现另外,注意休息或在一段时间内卧床休息,有利于疾病向愈、恢复健康;而过早过多的活动,可以消耗正气,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使病程延长,或病愈而复发,称为“劳复”。但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对于流通气血,增强体力,早日复康也是有好处的。

      此外,气候变化,居住环境,疾病护理等,也是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都应予以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