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乡记忆之:唐知府荆堤铸角端//谢川

 益之作品 2023-07-25 发布于广东
 

          唐知府荆堤铸角端

       诗曰:嶙嶙峋峋,与德贞纯。吐祕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繄!千秋万代兮,福我下民。

      这是江陵县郝穴镇荆江大堤上镇安寺镇水神兽角端身上的一段铭文,铭文说明了角端的功能和职责。说到江陵郝穴的历史,总离不开两个字“洪水”。多年的防洪抗灾,在当地形成了特有的抗洪文化。郝穴地区的政府和百姓在防洪救灾上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是一部抗洪救灾史诗般的画卷。镇守在荆江大堤上的角端(当地人称铁牛或铁牯牛),就是荆江两岸人民千百年来不屈不挠与洪水抗争的历史见证。

      古代传说角端、耸狐、炎驹、素冥、麒麟为五大瑞兽,角端为其首。据《宋书▪符瑞志下》记载:“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上林赋》:“其兽则麒麟,角端。”郭璞注:“角端似貊,角在鼻上,中作弓。”《前书音义》:“角端似牛,角可为弓。”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角端有三种面貌,一为猪型,二为麒麟型,三为牛型。郝穴角端则为牛型。古人为什么用铁铸牛型角端呢?这是古人应用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理论来打造的神物。因铁属金,金生水,牛属丑属土,土克水。牛型角端属土,用土克水的理论来打造镇水神兽,以防洪水泛滥,祈求神灵保佑地方平安。

       我国是洪水灾害频发的国家,据史书记载,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其中2155年间,发生较大的洪水灾害就有1092次,因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各级政府和老百姓对待洪水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修堤筑坝,动员人力物力防洪抗灾,防止溃堤发生;另一方面,又祈求神灵保佑,把降服水患的希望寄托在镇水神兽身上,铸造各种镇水神兽如铁牛、铁狮、铁龟等,来守卫大江大河上,镇压、防止水怪作难,保佑百姓平安。

       用神兽镇水,不仅是江陵郝穴有之,全国各地有水患的地方都有神兽。在长江、黄河、淮河等铸造镇水神兽就有很多,如明朝河南巡抚于谦为治黄河洪水在开封市许铁牛村铸造的镇河铁犀;后周时代在大运河沧州铸造的铁狮“镇海吼”,这尊铁狮身阔近丈余、重约40吨,据考查,至今已有1000多年了;还有河南省郾城西关沙河堤上镇水铁牛是在清代道光九年(1829年)铸造的,至今尚存。特别是江苏省徐州市,当地政府和百姓在黄河边铸造过四次铁牛,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铸卧型铁牛一尊,后发大水冲入河中。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铸铁牛,又被大水冲入河中。清嘉庆四年(1799年),再铸铁牛,该铁牛在文革“破四旧”被砸碎毁掉。1985年共青团徐州市委号召全市共青团员参加义务劳动,筹集资金,重建了铁牛,置于黄河故道新牌楼一侧。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最险处是郝穴驴子颈项,这段堤曾经多次发生溃口。当地老百姓有首民谣:“不怕战乱刀兵动,就怕南柯一梦中。”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六月江水泛滥,郝穴驴子颈项以下至新闸堤又发生溃口,“平楚成巨浸”,老百姓淹死无数。洪水过后,政府又重筑新堤,但堤脚基础不牢,只要一涨水,郝穴一带的大堤就出现险情,当地政府年年向朝廷告急。时任荆州知府的唐际盛为了保荆江一带的百姓平安,采取各种措施,重修新堤,夯实堤脚基础,加高堤身,并铸神兽角端置于大堤上,以镇洪水,保护荆江大堤的安全。在唐际盛督促下,以政府为主导,由当地绅士和百姓捐资出力,一道新的防洪干堤于咸丰九年(1859年)夏季筑成。与此同时,又在荆江大堤上,从万城到郝穴几百里的大堤上铸造九尊角端沿江而立,在最危险的地段驴子颈项处,铸一尊最大的角端座落在大堤上的镇安寺内(镇安寺现已不存在),乞望神灵重点保佑(据光绪《江陵县志》记载)。

       纵观全国各地的镇水神兽,无论从型体上,还是在铸造工艺上,江陵郝穴的镇水角端造型最大最美,均属上等文物,在全国也少见。由于角端影响很大,一百多年来,在铁牛身上衍生出很多神话故事。例如,铁牯牛擅离职守,夜晚偷渡到江南五洲吃庄稼。江南五洲人为防止铁牛偷吃庄稼,在江南用铜铸了一个放牛娃,专门防管铁牯牛,并打掉了铁牯牛的舌头,打断了铁牯牛的腿。迫使铁牯牛老老实实地坐在原地镇压孽龙,使水怪不敢兴风作浪,从此荆江两岸太平无事。这些传说都是人们编造的故事,与真史无关,是老百姓寄予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

      角端所在地,现已开辟为滨江公园,供游人休息娱乐,成了长江上一道靓丽的景观。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莅临角端身旁,并指示要好好保护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