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庸眼瞄艺记(10)唤醒木之灵----常进木雕艺术赏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3-07-25 发布于甘肃

庸眼瞄艺记(10)

唤醒木之灵

--------常进木雕艺术赏

克罗齐如此论断道:凡是不由心灵创造出来 ,或者是不能归到审美的心灵的东西,就不能说是美或丑。把自然事物安排在完整的形象里,才有审美的作用。这就是说,美是因为美的心灵与之共通,是由于美的心灵之关照,才能够产生美,发现美,创造美。只有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关照自然的人,自然才显得美。这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然界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大量的天然质料,而面对这些质料,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能够用自己独特的艺术眼光与艺术直觉发现其内在的审美元素,并通过一种奇特的方式将之唤醒,形成新鲜的艺术体现,呈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与一般雕塑作品不同的是,有一些艺术家,在自然形成的质料当中,发现了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自然性与人文性联合起来,既保留了原质料的艺术特性,又赋予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因而在审美上,创造出不同于绘画、建筑等艺术但又具备雕塑特质的独特艺术形式。我们将要进入的常进先生的木雕艺术,就是如此。

夏尔·巴托按照艺术的目的性不同,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以人的需求为对象的艺术;以愉悦为对象的艺术;以既追求实用又使人愉悦的艺术。常进先生的木雕艺术应该是一面利用自然,一面加工自然,既为了实用,又为了愉悦的艺术。他利用自然来模仿自然,天才般地在对原生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它们新一层次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唤醒心灵,激发趣味。我们都知道,艺术是人创造出来的,也是为了人创造出来。趣味是艺术的审判官。常进先生在选取自然、模仿自然中,以趣味为中心,提升和保持了自我,因而让自己的艺术创造具备了相当高的“可读性”。这也是促使我动笔写这篇文章的原驱力。

木雕,是随物赋形,随形赋意的创作过程。既要对原生质料的形式有相当充分的把握,又要瞅准机会下手,既让自然质料的审美特质凸显出来,又要赋予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审美内涵。形成一个既是自然的,又比自然本身更加完美的精妙整体。正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呈现的那样:艺术是作为知性概念的感觉和想象的外现。《周官·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常进的木雕艺术正是如此。要做到共通,就要让自己的心灵与自然木质之灵交通,与天地交而万物通,复原木之灵,唤醒木之灵,一遍又一地与之共鸣回环,灵魂犹如被圣火点燃,臆想出整个自然,又将生命气息,播撒到所用的对象,使之充满活力。当一切就绪,即人与物的交流达到了高度的心灵契合,灌注了自己的审美眼光、观念和思想、以及迸发的情感意识时,艺术家会用截、凿、磨、刻、上腊等创作手法将之动人时刻“固化”下来,形成令人陶醉的艺术作品。这里,需要精准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包含深情的心灵,以能重新呈现事物,使之带有新的魅力和新的力度,新的美感特质。

清晰的木质纹路,自然的线条质感,天然的凹凸缺口,都成为木雕艺术家生发想象的对象,成为艺术创造的源泉与灵感,在“天地人”三才交通互感的创作过程中,木之灵被一步步唤醒,然而整件作品的场景、气质、气氛、旋律、情调,又深深地打上了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烙印。已经“死”去的木头,经过艺术创作,而有了新的生命气息。这种带有复活气息的创作本身,就是人追求灵性生活的开始。它沉静之中孕育着生命的情调,自然之中彰显着艺术加工的理想,光影变化之中渗透热烈的情感寄托,似是天然混成,又似精心雕琢,两者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无论是茶台的式样布局,还是吊坠的形态图案,无论是摆件的纹路理型,还是方桌的造型尺度,都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都是天然质料与艺术创作的高度融合。既充分利用了自然造化的神功之妙,又高度融入了创作者的精心之劳,让常进先生的木雕作品呈现出一片奇妙的艺术景象和审美世界。

艺术拓展了人类的审美智力。观看常进先生的木雕作品,能够感受到生活、思想、文化、语言与智慧如何高度地与自然契合,并因为“看见”而引发的艺术审美高度。这个“看见”是因为艺术家长期地修炼而养成的一种艺术自觉与艺术精神的产物。唯有具备这种艺术自觉和艺术精神,在一般人眼中可扔可弃的木料中,常进先生才能够见人所不能见,发人所不能发,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之巧,把天之时、地之气、材之美充分地挖掘与体现出来,形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世界。从生活实用的茶台、茶盘,到天马行空的历史文物,从大漠灵驼的风尘远行,到禅意丰盈的佛手乐舞,常进先生的艺术之眼将目光投向了多个场景,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从天上到地上,从历史到现实,各种事物,各种对象,各种生活,各种思想和哲理,都是他关注的对象和创作的源泉。在把材质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和呈现上,常进先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才具和天赋。

木雕也是一种隐喻。要解开常进先生的艺术奥秘,观察者必须具备隐喻思维能力。因为它是一种同时创造自我和解答自我的艺术“语言”,在那一刻,人性与艺术之魂得到了高度契合,那一刻,即是艺术创作的高潮时刻。

以下是常进木雕的一些图片,请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