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位失道

 直尾昂述 2023-07-25 发布于广东

​数之约、

通核、

​当位失道

———

数之约: 

万事万物变化的理由

依据数理形式

讲哲学的

根本问题

以数学的

演绎方法

解释

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

由数以知形

由形以用数

悉诸,加减乘除,之理

可识,方圆幂积,之妙

用数学可以推知

有形之物的形状

有形之物

可用数学

计算说明

对于,自然界

各种复杂情况

的认识

都不会超出

加减乘除的

基本原理

“百工”、“万品”

不过是“加减乘除

四者之错综变化”

“名主其形,理主其数”

把万物归结而为,数的变化

把理,归结而为,数之理

一切

皆“理之一”

或“数之约”

有共数

有分数

有差数

由共而分,由分而差

以乘来者,以除而复

以分来者,以合而复

其理本一,其数本约

析之以至于繁

变之以成其异

得其理之一

仍归于

数之约

依据数学的

还元和“通约”

研究《易经》

有均衡论色彩

由抽象形式的变化

或抽象数字的还元

来去规定一切事物

否定

了事物内部

的质的不同

通核:

为学

主张融会众说

反对固执一家

并指出考据之弊

在于“患乎不思”

主张考据与义理并重

将当时治学方法区分为五种:

(一)通核:

主以全经,贯以百氏

协其文辞,揆以道理

人之所蔽,独得其间

可以

别是非

化拘滞

相授以意

各慊其衷

其弊为

自师成见

亡其所宗

(二)据守:

信古最深,谓

传注之言,坚确不易

不求于心,固守其说

一字句不敢议

绝浮游之空论

卫古学之遗传

其弊为

跼蹐狭隘

曲为之原

守古人之言

失古人之心

(三)校雠:

六经传注,各有师授

传写有讹,义蕴乃晦

鸠集众本,互相纠核

其弊为

不求其端

任意删易

往往

改者之误

失其本真

(四)摭拾:

其书已亡

间存他籍

采而聚之

断圭碎璧,补苴成卷

虽不获全,可以窥半

其弊为

功力致繁

取资甚便

不知鉴别

以赝为真

(五)丛缀:

博览广稽

随有心获

或考订一字

或辨证一言

略所共知,得未曾有

溥博渊深,不名一物

其弊为

不顾全文

信此屈彼

集义所生

非由义袭

道听途说

所宜戒也

五者兼之则相济

学者

或具其一

而外其余

余患其见之不广也

但五者当中

“通核”即是

治学的主脑

当位失道:

当位失道是易学家

观察卦爻象依据的

传统方法

即每卦的

阴爻居二、四、六爻位

阳爻居初、三、五爻位

按此

排列次序

而成的卦

称为当位

反之则为失道

一般又都以每卦的二五爻位

作为区别当位与失道的标准

焦循藉此作为

判断卦爻象

吉凶祸福的

依据

认为:

《周易》

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

之间的爻位运动

始终伴随着

当位与失道

而展开

即每一组

阴阳爻画

相对的

旁通卦

先由

二五爻位

进行置换

然后再进行

初四爻位和

三上爻位置换

按这样的次序进行

爻位转换便是当位

反之则为失道

总《周易》

六十四卦

可以推导出

当位者三

失道者三

焦循发展了《周易》

有关爻位相应的理论

利用当位失道

致使卦爻位置换、

转换运动规律化

诚如他所说的:

惟凶可以变吉,则示人以失道变通之法

惟吉可以变凶,则示人以当位变通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