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二九七:中医之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为独甚

 经方人生 2023-07-25 发布于四川

医案二九七
图片
关键词:经方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证




郭某,女,75岁初诊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主诉:阵发性胸前区闷痛20余年,加重伴面部浮肿1周。

现病史:患者20年前自觉胸前区闷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减轻,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服用速效救心丸即缓解,未予其他治疗。

患者1周前自觉胸前区闷痛加重,并出现憋喘,休息减轻,咳嗽,咳痰,痰黄稠,口唇紫绀,口干,口苦,就诊于我院急诊,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复方丹参滴丸、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为求治疗,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胸前区闷痛,憋喘,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减轻,体倦乏力,无头晕、头痛,夜间可平卧,夜间偶有憋醒,咳嗽,咳痰,痰黄稠,面部浮肿,以眼睑部为主,口干欲饮,口苦,自汗,以上半身汗多,恶风,无腹胀,无反酸,腰痛,右下肢稍有活动不利,纳眠差,大便1日2次,大便成形。

查体:体型肥胖,腹部膨隆,口唇紫绀,小便频数,舌红,苔黄厚腻,脉沉滑。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190/100mmHg,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等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辅助检查:N端前脑钠素(NT-proBNP)1972pg/ml,冠状动脉CTA:1、冠状动脉中度钙化。2、右冠状动脉近段非钙化斑块,轻度狭窄。3、左旋支近段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3级 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西医治疗:继续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药物治疗。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说:“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本案患者为面部浮肿,以眼睑部为主,憋喘,气短,活动后加重,脉沉滑。符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葶苈大枣泻肺汤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说:“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本案患者症见胸前区闷痛,咳嗽,痰黄稠,体型肥胖,腹部膨隆,舌红,苔黄厚腻,脉沉滑。故方证辨证为小陷胸汤证。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说:“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结合《伤寒论》防己黄芪汤相关条文及笔者临床实践,笔者体会到防己黄芪汤的方证是:水肿,身重,汗出恶风,脉浮,苔白腻。本案患者面部浮肿,以眼睑部为主,体倦乏力(身重),自汗,以上半身汗多,恶风,苔腻。故方证辨证为防己黄芪汤证。

中医诊胸痹,葶苈大枣泻肺汤证 小陷胸汤证 防己黄芪汤证。
治疗: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小陷胸汤合防己黄芪汤。

葶苈子30g,大枣6g,法半夏30g,瓜蒌15g,
黄连15g,防己15g,生白术35g,黄芪20g,
生姜6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9剂。

二诊:患者偶有胸闷,咳嗽咳痰减轻,痰少,眼睑部浮肿明显减轻,口苦,上半身热,但头汗出,汗出多,常常汗出湿透头发,夜间有盗汗,全身乏力,气短,纳眠可,大便1日2次,略偏溏,小便可。
治疗: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24g,桂枝9g,天花粉12g,干姜9g,
黄芩9g,牡蛎6g,生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5剂后患者诸症消失。
随访3个月,患者胸前区闷痛、面部浮肿未见复发。


本案患者开始采用纯西医治疗1周而罔效,之后加用经方治疗14天后,就诸症消失,其中可见中医经方的疗效——效如桴鼓。同时也印证了章太炎说的话:“中医之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为独甚。”
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葶苈子、大枣组成,功效泻肺逐饮利水,下气平喘。本案患者符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水饮内停的病机,故用之。此外,本案患者符合小陷胸汤的“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的方证,故用小陷胸汤以清热化痰。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用来治疗湿邪在表,而表虚所表现的“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笔者临床体会只要患者症见汗出,恶风,水肿(多头面部先肿),气短,体倦乏力,苔偏厚,即可采用本方加减治疗。本案患者初诊时症见气短,体倦乏力,面部浮肿,以眼睑部为主,自汗,以上半身汗多,恶风,纳眠差,大便1日2次,大便成形,小便频数,苔黄厚腻,脉沉滑。故表虚湿胜证具备,故用防己黄芪汤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医圣仲景为少阳病兼气化失常而设,功效为和解少阳,化气生津。《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7条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近代著名伤寒大家刘渡舟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颇有心得,刘老指出,本方“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症(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临床具体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时则应以口苦、便溏为主证。本案患者二诊时,患者症见口苦,上半身热,但头汗出,汗出多,大便1日2次,略偏溏。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具备,故用之。另外,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大柴胡汤都是笔者临床最常用的方剂之一,现将其临床应用要点比较如下:
图片
编辑:学生宋昕宾
校对:学生张昕如


图片

      何庆勇教授简介

何庆勇,字鹏伟。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仲景国医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荣耀医者,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国家卫健委)
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长年致力于仲景伤寒学说,笃尊汉唐古方,矢志于方证辨证,临证恒用经方或经方叠用而治今病,临证处方药味严格遵守《内经》“多则九之,少则二之”,临床处方平均药味仅3-6味,并且疗效显著。对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的古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有较深的体会与丰富的经验,诊治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获得年度患者满意奖。何庆勇教授的大量医案被收录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仲景国医临床精湛奖,被北京、河南、南阳三地联合授予仲景国医十一大门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伤寒论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西学中)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伤寒论》课程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何庆勇主任医师首次较系统的针对《伤寒论》提出了“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针对《金匮要略》提出了“辨病—方证—主证”辨证体系,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2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核心期刊论文133篇,发表SCI文章37篇,独著或主编《伤寒“类方-方证-主证”传讲录》《金匮“辨病-方证-主证”传讲录》等学术著作20部。其中《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出版1年内均销售超过10000册。已经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6名。近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讲课或直播,累计听众超10万人次。
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其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及学岐黄,精研经方,诚杏林之中流砥柱也”“天机敏妙,博学好古之士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评价其为“对经方,对《伤寒论》研究很深!国医大师刘志明评价其为“博极群籍,雅好《伤寒》《金匮》之书,每每诊病,笃尊经方,详辨方证,凡有施治,悉本仲景,多应手而愈,如有神助,实为仲圣之力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