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咳咳!久咳不愈怎么办?九味良药一出场,久咳气喘,可病去人安

 神希园 2023-07-25 发布于湖北

这是「神希园的第 226 期原创

作者 l 神希园

来源 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

民间常说,“穷瞒不住,丑瞒不住,咳瞒不住”,但是到了现代,“穷”和“丑”可以装的让人看不出,但是“咳”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让人看不住。咳嗽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疾病,但是早期如果没太注意,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导致久咳。长期咳嗽,不仅会让自己身体不舒服,就连社交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咳嗽虽然是一个常见多发病,但是如果迁延不愈,也有可能变成一个让人难受的痼疾。不过,即便是久咳,中医自古也有很多经典良方,可以让咳去人安。

在古今众多治疗久咳的方剂中,有一个方剂比较特殊,在古代使用的多,现代使用的少,但是它的效果却很好,它就是九仙散九仙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全方由“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一两,贝母半两、御米壳八两(去顶,蜜炒黄)”等9味中药组成。使用方法是,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由于本方在古代是散剂,现代也可以改为汤剂,用法用量按照原方比例进行缩减。

那么,这个九仙散究竟有什么临床功效呢?一般来说,九仙散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的作用,主要适用于久咳肺虚证,临床上以“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为基本特点。不过在临床使用时,需要根据临床兼变证加减化裁,气虚甚者,可以加黄芪以补肺益气;肺阴虚甚,加天冬、麦冬以养阴润肺;喘的厉害,可加苏子、杏仁以平喘。

九仙散全方以御米壳为君药,主要起到敛肺止咳的作用;以五味子、乌梅为臣药,可以起到敛肺止咳生津的作用;以人参、阿胶、款冬花、桑白皮、贝母为佐药,其中人参主要起到补益肺气的作用,阿胶滋养肺阴的作用,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贝母止咳化痰,贝母、桑白皮清肺热;以桔梗为使药,主要起到宣肺祛痰、载药上行,直趋病所,不仅如此,桔梗能使敛中有升,升降有序。全方诸药配伍,共同起到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的作用。

对于九仙散的来源,以前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在以前的多版教材里,都是注明的九仙散来源于明代的《医学正传》,但也有医家发现元代《卫生宝鉴》中就记载的有九仙散。而元代罗天益的《卫生宝鉴》要比的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早两百多年。因此,对于九仙散的方源,目前普遍的共识是,来源于元代《卫生宝鉴》引太医王子昭[1-2]

对于九仙散的君药,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是以御米壳为君药的。《本草纲目》记载,“咳嗽诸病既久,则气散不收而肺胀痛剧,故俱宜此涩之、固之、收之、敛之”。蜜炙御米壳能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常用于肺虚久咳[3]。从方药配伍来看,九仙散的君臣配伍,可以说是一个“铁三角”。九仙散用御米壳、乌梅、五味子三味, 立意就在敛肺止咳, 三药同用,御米壳剂量独重,因此有着很强的止咳作用[2]

九仙散一共九味中药,它的配伍之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秘诀呢?全方以收敛固涩与益气养阴共用,但是以收涩为主;在大量的收敛药中,稍佐升散之药,可使敛中有散、降中寓升,但却以降、收为主。因此,九仙散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止咳良方,而之所以叫“九仙散”,就是因为“治久咳其效如神”而得名。

对于九仙散的源头探索,其实也还不能直接“盖棺定论”,因为有文献研究表明,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所著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记载的有一个止咳良方“罂粟神圣散”,治疗“治男子妇人久新日夜咳嗽不止”,全方药用“御米壳、乌梅肉、人参、诃子肉、葶苈、桑白皮”,与九仙散相比较,有“御米壳、乌梅、人参、桑白皮”四药相同。因此,从方剂的功效主治以及方名来分析,九仙散似从刘完素的“罂粟神圣散”衍化而来[4]

虽然对于九仙散的现代研究比较少,但是它的临床作用却一直在延续。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经服九仙散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痰菌阴转率高,且使患者不易对抗结核药物耐药[5]。通过古今临床的文献梳理,发现九仙散可用于治疗咳喘,泄泻,以及久咳,顽固性咳嗽,喉源性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的咳嗽[4];不仅如此,九仙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6]。这也充分表明,九仙散无论是在古代临床中,还是现代临床中,都有着它强效止咳的作用。

不过需要记住的是,九仙散适应证是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对于内多痰涎,或咳嗽而外有表证的则不宜使用,以免留邪为患。另外,方中所用君药御米壳不宜多服、久服,中病即止。另外,御米壳具有毒性和成瘾性,严谨滥用,所以,寻求御米壳的替代品,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是用于止咳,或许诃子、五倍子能够发挥一定的替代作用。

从《药品化义》中得知,诃子“能降能收,兼得其善,若是“金空则鸣,肺气为火邪郁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声哑”,用诃子“烽火敛肺,则肺窍无壅塞,声音清亮矣”。而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诃子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肿瘤,镇咳[7];促进气管平滑肌收缩[8]。从《本草纲目》中得知,五倍子“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但是现代药理对五倍子的研究中,对它在镇咳领域中,几乎没有记载。所以,无论是诃子,还是五倍子,并不能完全替代御米壳。

不过从九仙散全方的组成来看,御米壳、乌梅、五味子三味中药,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收敛止咳;桑白皮、款冬花、贝母三味中药,主要起到清肃止咳的作用,而且这三味中药还是有敛有肃,有收有清,使得止咳的作用大大增强。因此,即便是去掉方中的御米壳,换成具有较强止咳能力的中药,也应该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阮时宝.九仙散出处订正[J].黑龙江中医药,1986,(3):26.
[2]张晔.九仙散探源析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6):35.
[3]叶定江,张世臣,吴皓.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炮制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李珊.九仙散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196-197.
[6]辛大永.九仙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5,32(1):97-99.
[7]李斌,李鑫,范源.诃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5,34(10):591-595+603.

[8]罗光伟,陈建江.诃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1):78-80.

公众号升级,更改了分发机制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神希园设为星标
保持沟通,一起前行


END

——妙用中医,健康人生,精彩内容,广告周知——

正脉正宗正统正版,种下仙桃仙杏
祖传师承学院私淑,培养名医名士
学中医,有前途
走进中医殿堂,必读名著经典

筑基进阶,不要错过!

 不知道如何学习?
关注公众号@神希园

本公众号暂时没有留言功能
留言交流,请关注视频号

视频内策,敬请期待

相关声明

1.科普观点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前往医院就医。 

2.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切勿按图索骥、盲目试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