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谁立第一功?谭震林敢于直言,毛主席的答案符合历史

 君临天下100 2023-07-25 发布于湖北

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此战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在南线的精锐主力丧失殆尽,完全没有与我军一战之力了,打破了双方的平衡。从此,我军解放大陆全境之势不可阻挡,为横扫长江以南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



这场改变国共双方命运的大战,我军能够取得全面的胜利,由谁指挥的呢?谭震林敢于直言,毛主席的答案符合历史。

“总前委”与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了,为确保战役的胜利,中央军委成立了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其中邓小平为前委书记。

有一个公认的事实,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总前委五人统一指挥下进行的。



总前委五人中,谁具体指挥了淮海战役,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有人说是邓小平指挥的,理由是他是总前委的书记,统一协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指挥工作。

有人说是刘伯承指挥的,因为总前委五人排名中,他排在第一位。刘伯承是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负责军事指挥,淮海战役由他挂帅。

有人说是粟裕指挥的,他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指挥兵力超过40万。



当然,也有人说是陈毅指挥的,他协调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合作问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相较邓小平、粟裕、刘伯承和陈毅四人,身为总前委成员之一的谭震林容易被人忽略了,他也是此次战役最主要的指挥员之一,全程参与其中,对整个过程有着清晰的认识。

淮海战役谁指挥的?

八十年代,原二野政委邓公向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工作人员回忆道:“淮海战役成立总前委后,我和刘伯承是常委,我还是书记,毛主席亲口跟我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主持决定的。”

按照这个说法,邓公在淮海战役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功劳非常大。



七八十年代,一些媒体在宣传淮海战役的时候,偏向于上面的说法,把华东野战军说成“偏师”,具体负责指挥的人是中原野战军的相关领导人。

对此,谭震林认为媒体宣传的不对,偏离事实。1978年7月,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石征先先生为撰写《淮海战役史》一书,专门采访粟裕,向他请教了相关问题。

粟裕接受采访后,特意请谭震林夫妇接见石征先,以便他了解更多淮海战役的情况。

这一次,谭震林专门到淮海战役纪念馆作报告,针对已经逐渐形成的“华东野战军是一支偏师,中原野战军相关领导人指挥了该战役”这种主流观点,在现场表达了不满。



谭震林身为三野高级将领,自然要维护集体荣誉,他敢于直言,在现场直言不讳地说: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兵力超过40万,中原野战军兵力20万左右,把华野说成一支“偏师”,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就淮海战役是谁指挥这个问题,毛主席多次给出了答案,认为粟裕是淮海战役中第一功,由他指挥的。

六十年代初,毛主席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元帅时,二人聊起了淮海战役。蒙哥马利对淮海战役中以60万胜80万的壮举非常敬佩,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高明的军事家。

毛主席摆摆手,笑着对蒙哥马利说:我的战友中粟裕将军最会打仗,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的湖南老乡哟。



毛主席的答案是符合历史的,粟裕在淮海战役中从前期布局到具体指挥,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打淮海战役前,中央和毛主席曾要求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下,牵制国民党军主力,缓解中原野战军的压力。为此,粟裕认为应该集中力量打大仗,在陈毅的支持下,亲自说服了毛主席。

济南战役结束后,由粟裕向中央建议发起淮海战役,消灭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有生力量。在具体指挥的问题上,粟裕指挥了华东野战军60万人,总前委负责协调和后勤,刘伯承指挥的中原野战军为配合华野作战,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总前委的成立,粟裕从整个战役的全局考虑出发,于1948年10月31日向中央军委提议:此次战役规模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的请求,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负责两大野战军的协调工作。

具体作战中,总前委并没有向华东、中原野战军直接下达过指示和命令,主要的任务是做好后勤和协调工作。

至于粟裕为何要提议中央军委成立“总前委”,主要考虑到两大野战军的统一指挥难题需要解决,粟裕资历不如陈毅和邓公、刘伯承,有他们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