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对史铁生的敬佩又加深了。年纪轻轻就双腿瘫痪,后来又患上尿毒症,依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周国平曾经这样赞叹他:“在经历绝望的挣扎之后,史铁生大难不死,竟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健康。” 最近我拜读了他的《自由的夜行》,这本书收录了他的30篇散文。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是送给我的礼物。 书中探讨的领域广泛而深刻,他用平实的语言,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疾病等方面讲述了他不向命运屈服的一生。 就像书腰上的这句话:生命并不受贿,唯信者能逆风而行。虽然被上帝关了一扇行走于世界的门,但他不甘堕落,凭一己之力改写了命运。 对史铁生来说,虽然轮椅不能代替双腿,但仍然可以让生命飞翔,也愿我们每个人能在至暗时刻绽放生命之花。 一、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母爱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忍不住落泪了。史铁生真的很伟大,同时他的妈妈也很伟大。相信他回想起妈妈为了他,走过多少焦灼的路。 在和一个宝妈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了她的艰难和伟大。她说做妈妈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把男人不做的那些琐碎的事情都承担完了,然后常常还要像男人一样坚韧不拔。 相册里排列整齐的照片,是成长的轨迹,更是母爱的证据。在没有拍照留作纪念的时代,记忆是最好的照片。 因为养育子女,她们默默忍受了许多的委屈:身体走样、过度劳累、异样眼光、职场歧视等等,但看到茁壮长大的孩子,又觉得一切都值得。 没有人比母亲更爱我们,也没有人比母亲更辛苦。所以,要好好珍惜和母亲相伴的日子,不要觉得她啰嗦,那是对我们的爱。 二、平安喜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21岁的你,是在为梦想而奋斗,还是在兜兜转转中茫然不知所措?21岁的你,是在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后敢拼敢闯,还是在夜深人静时品尝那苦涩的乡愁? 每个人的21岁都不一样,史铁生在《我二十一岁那年》中写: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缺憾,但只要内心有着一颗童心,即使身处命运的低谷,依然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近几年因为经济不乐观,就业越来越难,如跋涉于荒漠,每一粒沙尘袭来都徒增心中的焦虑和绝望,漫天黄沙不时迷了眼睛。 平安喜乐就是最大心愿。只要身体健康不生病,其它的都是锦上添花。读着史铁生的文字,更佩服他身处逆境的精神。 1972年,21岁的史铁生被确诊为双腿瘫痪,从此再也没能下地走过路,他的后半生都将在轮椅上度过。 这个消息对于年仅21岁的年轻小伙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命运给了他当头一棒,但他并不甘心,而是活成了传奇! 所以当你在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也许别人的处境比你更艰难,但他们依然在发光发热,而不是堕落消沉。 三、缺憾也是人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二十三年前,史铁生在书中写道:
工作忙、被催婚、房贷、车贷、没钱等,似乎充斥着当前的生活。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生活,但生活却被工作挤占了。 不确定性放大了焦虑,很多人一度陷入情绪的漩涡。虽然大道理我们都懂,但小情绪总是有。 当我们认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要保持热爱与乐观。即使可能会磕磕碰碰,但我们不再害怕逃避,而是积极面对。可以回头看,但不能往回走。如果当时选的另一条路,那么现在的生活或许也不一样。 但人生就是这样,如果没有缺憾的话,反倒觉得不真实了。就像张枣在《镜中》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初看并不解其意,现在才恍然大悟。 《凤凰读书》在网上做过一个问题调研:“年轻人为什么要读史铁生?”回答千千万,但有一个特别让人记忆犹新: 我希望能在漫漫人生路上,总是保有一颗炽热的心。他年若遭风雪,也能棱角不平,锐气不减,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读懂了史铁生以后,就没什么是过不去的。希望每个人都能被命运善待,少一些苦难,多一些幸福。 我是小时公子,很高兴认识你,希望你也是。 ❖ 欢迎分享朋友圈和点击右下角在看 ❖ ![]() 新媒体人|爆文作者 喜欢读书,喜欢写作 一个平凡生活的记录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