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男人妻妾成群,他们的好多事情还是第一次听说

 秀儿微刊 2023-07-25 发布于河北

我国古代从西周时期就有了一妻多妾的制度,至于人们经常说的“三妻四妾”其实是不存在的,在古代也是有严格的婚姻制度的,只能是“一夫一妻多妾”,不会出现两三个妻子的。


妻子是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娶进家门的。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娶妻要有彩礼,妻子进门有嫁妆,二人的结合也讲究门当户对。


在古代有妻有妾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一般都是名门贵族才会妻妾成群,普通老百姓能娶到一个老婆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穷人家也养不起好几个女人。



妾,大多数是花钱买来的,也有的是亲戚朋友赠送的,还有的是收房丫头,她们的地位只比普通的丫头强一点点,或者说是平等。


妾来到男人的家里就是服侍妻子和丈夫的,就连妾生的孩子都不能管自己叫母亲,只能叫姨娘,妾生的孩子叫正房妻子母亲。


妾生的孩子叫庶子,妻子生的孩子叫嫡子,在男人去世后也只有嫡子才可以继承遗产,继承王位。小妾娘家的亲戚也不算是男人家的亲戚,她的孩子认得姥姥、姥爷、舅舅、姨都只认正房妻子那边的亲戚,妾的亲戚和男方家没有一点关系。



比如《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她就是贾政的妾,她生的孩子是贾环和贾探春。贾探春就只认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这个舅舅,根本不承认她的亲舅舅赵国基。有一次赵姨娘和探春提起了她舅舅赵国基,探春气狠狠地说“我舅舅年下升九省检点了。哪里又冒出个舅舅”?要是现在的人,听了亲女儿说出这样的话,得是多让人心酸。


在那个封建家族里,赵姨娘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低贱的身份,经常和荣国府里的丫头们吵架,那些丫头都让她认清自己的身份,警告她别忘了我们都是同样买来的,谁也不比谁高贵到哪里去。


小妾这种卑微的身份地位实在可怜,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还可以随意换妾、赠妾,她们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大户人家赠妾换妾的事都是很平常的事。据说苏东坡被贬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妾室赠送了他人,其中有两个妾还有孕在身,他都毫不在意,听上去太不近人情。

明清时期还有专门做贩卖小妾的生意,从中谋取暴利。那时候的法律基本上就是保护正妻。丈夫打死妻子会被处以绞刑,而丈夫要是打死小妾有时候花钱就能了事,顶多杖责100流放三年。


在古代,为什么会娶妾呢?似乎与当时人们的三观有关系,那时候的男人娶妾多,房屋田产多,就彰显了一个男人的能力不凡。还有就是古代医学不发达,生的孩子成活率不高,所以就多娶妾以达到多生孩子的目的。


封建社会的思想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没有儿子就被视为不孝,还会被外人瞧不起,受欺负。所以就有了妾这个可怜的角色,她们同样为人,命运和地位比起正妻,要低到尘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