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猜司马光真的砸缸了吗?

 秀儿微刊 2023-07-25 发布于河北

小学课本里的《司马光砸缸》,是我们儿时的记忆,说的是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后院捉迷藏,一小孩掉进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有的去哭着告诉大人,只有司马光灵机一动拿起石头把缸砸破,水流出来,那个掉缸里的小孩才得救。


司马光砸缸是真的吗?首先司马光这个人是真的,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但是有人质疑司马光砸得不应该是缸,因为北宋时期根本没有制作缸的技术,缸在明朝时期才开始探索制作,直到清朝人们才开始普遍使用。



小学课本里这篇文章是出自《宋史》,他的原文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看原文很明确,小孩应该是掉进了瓮里,那么司马光砸破的也应该是瓮,而不是缸。


瓮是肚子大口小的一种容器,它主要用于做酱,腌菜,盛酒等用途,口小是为了能够很好的密封。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请君入瓮”就是这个瓮。缸比瓮要高很多,它是从下至上逐渐扩张型的,口比较大,它主要用于装米面和水,口设计大一点是为了舀水、舀米面方便一些,大多数的缸都很高,小孩子能蹬上去的确是有些困难。


那么课本里为什么要写司马光砸缸,而不是砸瓮呢?可能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吧,毕竟缸是很常见的一种东西。



那你知道司马光救的孩子是谁呢?他的原名叫司马上,为了永远铭记是司马光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他后来就改名为司马上光。他还在城边立了个纪念亭,极力宣传这件事,希望所有人都来学习司马光勇于救人的精神。除此之外,司马上光还把这件事写进自家族谱,目的是为了让子子孙孙都要记得司马光对他们的爷爷或者太爷爷是有救命之恩的,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要把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很有教育意义,也让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崇拜司马光小时候的勇敢机智。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