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原来可以这样学!《长安三万里》热播,感受中国式浪漫

 格林书屋 2023-07-25 发布于广西

最近热播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成为暑期档一大热门,168分钟的影片重现了李白、高适的半生颠沛与彼此的深情厚谊,也重现了大唐盛世那个群星闪耀的诗歌黄金时代。

杜甫、王维、王昌龄、孟浩然、张旭......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电影里鲜活起来。“这部电影的创作宗旨就是挖掘中国文化里那些最闪光的时刻。”《长安三万里》导演之一的谢君伟说,“我们从唐俑、壁画、山水画等珍贵艺术品吸收灵感,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又创新性地用动漫形式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吸引当代观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电影中,一首首熟悉的唐诗在我们耳畔响起,银幕前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也情不自禁跟着吟诵起来。

对于学习古诗的孩子来说,了解诗人的故事,学习古诗的时代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名师朱爱朝曾说:“让诗回到诗人的生命脉络中,就像看到一片树叶在一棵树上的位置一样,以便更好地了解一首诗。”

日前,由亲近母语策划,朱爱朝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的新书《明月来相照:古诗原来可以这样学》上市,这就是一套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古诗的好书,本书由湖南省长沙市大同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长沙市两届小学语文首席名师,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爱朝编写,根据小学1—6年级课本里的古诗,设计并介绍与古诗相关的故事、文学常识及汉字知识的传统文化类读物。

全书按照低、中、高年级分为“新月篇”“弦月篇”“满月篇”3册,围绕着语文教材中1—6年级出现的103首诗歌进行诗意地浸润式解读,引导孩子了解诗歌大意、领略诗歌韵味、学会观察自然与身边生活。

给孩子讲诗,是试图找寻诗歌与孩子的关联,去看看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感受美,储存美。我们对孩子有越多体察,就越能找到更多连接古诗与孩子的桥梁,用更具图景化的方式给孩子讲古诗。

书中在每首诗后还介绍了古诗中的1—2个汉字,整套图书共趣解了174个汉字。作者为孩子展现了每个汉字的字源演变过程,并进行简单引申。

朱爱朝老师认为,古老的汉字,好像图画一样美丽,又像故事一样丰富。回到造字者最初的生活环境,用天真、开阔的眼睛看世界,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现事物最突出的特点。给孩子讲一个字从具象绘画到抽象文字的演变过程,是用艺术的方式带孩子去感受汉字,满足孩子对绘画的需求和对艺术的想象力。童年时期,平衡完整的身心发展,将为孩子的未来提供持续的力量。

同时,本书邀请知名插画师肚子为图书绘制插图,画风清新自然,童趣十足,内容和颜值兼备,更符合当代孩子们的审美需求。

“明月来相照”这句出自王维的《竹里馆》。用这句诗作为书名,是因为明月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意象;还因为,我们期待孩子的生命里,有朗月相照,喜悦、宁静,充满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