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山读书图,元,王蒙,纸本,立轴,水墨 132.4x55.5厘米,上海博物馆 ![]() ![]() ![]() 画松林中茅屋数椽,有士人读书其间,水边茅亭里又有闲坐观赏之士,环境十分幽静。用笔凝练飞动,沉着有力,山石苔点全学巨然用破笔点出,益见山容的浑厚苍茫。 ![]() ![]() 《春山读书图》,画深山幽谷之中,苍松挺立,茅屋傍山依水,屋内有人伏案读书。整幅作品构图充实饱满,高耸的山峰几乎顶住画面边沿,下面临水岩石和松树又占据大片面积,松干的石著染,山石点苔苍厚,繁简适宜。这种布陈阵势和笔墨技法,正是王蒙的典型风格 ![]() 款识:画上自题七律二首,署款不记岁月,书'黄鹤峰下樵叟王子蒙画诗书'行书一行。 王蒙 (公元1308-1385年),字叔明,一作叔铭,吴兴人。元末明初曾两度出仕地方官,后弃官隐居浙江临平黄鹤山。所以,又号黄鹤山樵、黄鹤山人、黄鹤樵者等。他是赵孟頫的外孙。初学赵,后又综合唐宋名家,广采博览,故其画纵逸多姿,又独创渴笔解索皱法,终跳出赵的规矩之外,自开门户,成为后世公认的元四家之一 (实际入明十七年后卒)。 ![]() 太白山图 ![]() 松山书屋图 ![]() 煮茶图 他生平作画都是用纸而不用绢素,画山水多至数十重,树木不下数十种,皱法兼取诸家,著色好以赭石和藤黄,或只以赭石著人面及松皮。他的构图虽山重水复,经路迁迥,烟霭微茫、千岩万壑,但毫无迫塞之感。画后点苔,苍茫浑厚,为别人所不及。他工于点缀,繁而能简,浓而逾清,文气横溢,冠绝一时。亦善画人物,据记载曾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春礁、家人、器具,一一毕现。可见其艺术修养比较丰富。 ![]() 山水图, 山水图(溪山访友),应该不是王蒙的 |
|
来自: 昵称50319000 > 《元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