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小说情节作用

 Kitsch3by0iqyv 2023-07-25 发布于浙江

小说中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图片
图片
小说情节作用题解题思路

情节作用分析五思考

1.从情节与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

就全文来说,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为情节发展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要考虑到小说情节的位置,如开头情节的作用,中间情节的作用,结尾情节、插叙情节的作用。

2.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角度考虑

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等。

3.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

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4.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

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怎样的主题,起到了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的作用。

5.从情节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考虑

往往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图片
图片
小说情节作用题答题技巧

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

“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1.内容方面。

(1)对环境的作用: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2)对人物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刻画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3)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点明(深化、突出、丰富)……主题。
(4)对读者感受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如《祝福》中祥林嫂惨死的情节,引发了读者对作品意蕴和人物命运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2.结构方面。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

图片
图片
精选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驴打滚儿(节选)

林海音

半个月过去,宋妈说,她跑遍了北京城的马车行,也没有一点点丫头子的影子。

树荫底下听不见冯村后坡上小栓子放牛的故事了;看不见宋妈手里那一双双厚鞋底了;也不请爸爸给写平安家信了。她总是把手上的银镯子转来转去地呆看着,没有一句话。冬天又来了,黄板儿牙又来了。宋妈让他蹲在下房里一整天,也不跟他说话。这是下雪的晚上,我们吃过晚饭挤在窗前看院子。宋妈把院子的电灯捻开,灯光照在白雪上,又平又亮。天空还在不断地落着雪,一层层铺上去。宋妈喂燕燕吃冻柿子,我念着国文上的那课叫做《雪》的课文: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老师说,这是一个不会做诗的皇帝做的诗,最后一句还是他的臣子给接上去的。但是念起来很顺嘴,很好听。妈妈在灯下做燕燕的红缎子棉袄,棉花撕得小小的、薄薄的,一层层地铺上去。妈妈说:“把你当家的叫来,信是我叫老爷偷着写的,你跟他回去吧,明年生了儿子再回这儿来。是儿不死,是财不散,小栓子和丫头子,活该命里都不归你,有什么办法!你不能打这儿起就不生养了!”

宋妈一声不言语,妈妈又说:

“你瞧怎么样?”

宋妈这才说:

“也好,我回家跟他算帐去!”

爸爸和妈妈都笑了。

“这几个孩子呢?”宋妈说。

“你还怕我亏待了他们吗?”妈妈笑着说。

宋妈看着我说:

“你念书大了,可别欺侮弟弟呀!别净跟你爸爸告他的状,他小。”

弟弟已经倒在椅子上睡着了,他现在很淘气,常常爬到桌子上翻我的书包。

宋妈把弟弟抱到床上去,她轻轻给弟弟脱鞋,怕惊醒了他。她叹口气说:“明天早上看不见我,不定怎么闹。”她又对妈妈说:“这孩子脾气强,叫老爷别动不动就打他;燕燕这两天有点咳嗽,您还是拿鸭梨炖冰糖给她吃;英子的毛窝我带回去做,有人上京就给捎了来;珠珠的袜子都该补了。还有,……我看我还是……唉!”宋妈的话没有说完,就不说了。

妈妈把折子拿出来,叫爸爸念着,算了许多这钱那钱给她;她丝毫不在乎地接过钱,数也不数,笑得很惨:“说走就走了!”

“早点睡觉吧,明天你还得起早。”妈妈说。

宋妈打开门看看天说:

“那年个,上京来的那天也是下着鹅毛大雪,一晃儿,四年了!”

她的那件红棉袄,也早就拆了;旧棉花换了榧子儿,泡了梳头用;面子和里子,给小栓子纳鞋底了。

“妈,宋妈回去还来不来了?”我躺在床上问妈妈。

妈妈摆手叫我小声点儿,她怕我吵醒了弟弟,她轻声地对我说:

“英子,她现在回去,也许到明年的下雪天又来了,抱着一个新的娃娃。”

“那时候她还要给我们家当奶妈吧?那您也再生一个小妹妹。”

“小孩子胡说!”妈妈摆着正经脸骂我。

“明天早上谁给我梳辫子?”我的头发又黄又短,很难梳,每天早上总是跳脚催着宋妈,她就要骂我:“催惯了,赶明儿要上花轿也这么催,多寒碜!”

“明天早点儿起来,还可以赶着让宋妈给你梳了辫子再走。”妈妈说。

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听见窗外沙沙的声音,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赶快起床下地跑到窗边向外看。雪停了,干树枝上挂着雪,小驴拴在树干上,它一动弹,树枝上的雪就被抖落下来,掉在驴背上。

我轻轻地穿上衣服出去,到下房找宋妈,她看见我这样早起来,吓了一跳。我说:“宋妈,给我梳辫子。”

她今天特别的和气,不唠叨我了。

小驴儿吃好了早点,黄板儿牙把它牵到大门口,被褥一条条地搭在驴背上,好像一张沙发椅那么厚,骑上去一定很舒服。

宋妈打点好了,她用一条毛线大围巾包住头,再在脖子上绕两绕。她跟我说:

“我不叫你妈了,稀饭在火上炖着呢!英子,好好念书,你是大姐,要有个样儿。”说完她就盘腿坐在驴背上,那姿势真叫绝!

黄板儿牙拍了一下驴屁股,小驴儿朝前走,在厚厚雪地上印下了一个个清楚的蹄印儿。黄板儿牙在后面跟着驴跑,嘴里喊着:“得、得、得、得。”

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的清新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注释】《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驴打滚儿》是其中的一篇,写保姆宋妈的悲剧命运。宋妈嫁给一个好吃懒做的赌徒,生下一双儿女后,就去了英子家做保姆,丈夫则偷偷把女儿送人,儿子掉到河里淹死了。过了好几年,宋妈才知道,之前宋妈还在一直给她的儿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在欢快的气氛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诗意。

B.宋妈放下自己年幼的儿子小栓子和刚出生的女儿,到城里做人家孩子的奶妈,对主人家的孩子胜过自己的孩子,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

C.宋妈在向妈妈交待有关孩子的问题时说“我看我还是……唉”,她想说的话是自己继续留下来照顾孩子,但一想到答应过妈妈的话,又不说了。

D.宋妈和孩子们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但是她偶尔也有生气骂孩子的时候,人无完人,作者写这样写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实际,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2.写英子念课文《雪》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宋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分条概括并分析她的性格特征。

4.小说结尾一句有怎样的意蕴?试作探究。

图片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小说相关内容和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在欢快的气氛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诗意”分析不当,小说的整体风格是淡淡的忧伤,而不是欢快。B项,“无私奉献的精神”分析不当,宋妈是为了养家糊口才出来做保姆的,谈不上无私奉献;同时,“对主人家的孩子胜过自己的孩子”,这种说法也是不当的。D项,“偶尔也有生气骂孩子的时候”不符合小说中的事实,小说中说道的“骂”是大人对孩子的批评指责,不是生气怒骂。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2.①当晚正在下雪,用念写雪的诗句来代替对雪景的描写,衬托雪景的美好;②晚上,包括宋妈在内的一家人聚在一起,美好的诗句增强了温馨的气氛,显示了宋妈与这个家庭的关系融洽,也反衬了宋妈的悲苦;③下雪的晚上,离别在即,原本哀伤,用美好的诗句冲淡哀伤,以便造成淡淡的哀愁这一独特的风格。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当晚下雪,不直接描写雪景,诗句来代替描写,具有衬托作用;二是读美好的诗句,人和雪景融为一体,和谐的氛围突出了宋妈与这个家庭融洽的关系;三是从风格角度考虑,美好的诗句冲淡现实的严峻,使在即的离别不那么哀伤。

3①有爱心。她深爱自己的孩子,在雇主家不能照顾儿子,坚持为儿子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带;也爱雇主家的孩子,得知辞退后仍对他们不放心。②做事尽心。做保姆尽心尽责,离开英子家前向英子母亲交待诸多事情,深得英子一家人喜爱;③随和认命。丈夫把女儿送人,没有与丈夫哭闹;英子母亲安排她回家,再生一个儿子,她安然接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题,应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归纳性格特点。如不能照顾自己的儿子,坚持为他新衣服、新鞋子,得知辞退后对英子和弟妹不放心等,可归纳出有爱心。离开英子家前向英子母亲交待诸多事情,可归纳出做事尽心。接受英子母亲的安排,回家再生一个儿子等,可归纳出随和认命。

4①宋妈走了,留给“我”的记忆是清脆的铃铛声和一个个厚重的脚印,使“我” 念念不忘,表达了“我”喜欢宋妈,不舍得让她离开的情感;②铃声美好,雪后空气清新,美好的画面象征宋妈能结束悲苦的命运,迎来美好的未来,寄托“我”对宋妈的祝愿;③人间多悲苦,苦难应当有尽头,美好的画面寄托了作者美好的人文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意蕴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抓住画面美好的特点,从英子和作者两方面考虑。从英子方面看,美好的画面是永恒的记忆,寄托了对宋妈离开的不舍之情;同时美好的画面与宋妈以前的实际构成反差,是英子对宋妈未来的想象、希望和祝愿。从作者方面看,用美好的画面结束本文,结束宋妈的一段苦难的生活,寄托了人类苦难当有尽头的人文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