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题设计入门」医学僧都需要懂一点点的课题设计套路

 老李飞刀 2023-07-26 发布于辽宁

2020-07-06 17:04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经典的科研思路—“A基因通过B机制影响C疾病的D功能”。

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我们该如何做这个类型的研究思路设计?

【对于疾病研究】:疾病组织和正常组织间,所研究的基因必须有差异,不然这个基因就不叫这个疾病的相关基因了。这个差异,可以是表达差异,可以是突变,也可以是基因修饰。在做的时候,样品量越多,检测方法越多,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越紧密,这个数据就越好了。文章档次也就高了。

【对于非疾病研究】: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不同条件下基因的表达有差异。比如DNA损伤修复,采用紫外诱导DNA损伤,看处理和非处理组间基因的差异。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诱导条件要尽量接近天然环境。如果是非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结果,对于我们科研是没有啥意义的。

第一步找到差异基因后,我们接下来就需要讨论:这个差异基因是这个疾病发生发展的因,还是果呢?讨论是因是果,就需要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上来看看是否有功能表型,这个功能表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否存在相关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可执行性。很多人拿到课题了,却没能发表好文章。有的是没有做出来,有的是做不了。所以,课题设计中细胞及动物模型的建立需要慎重考虑,请先进行灵魂3问:模型成熟吗?有公认的造模方法吗?自己的实验室有这造模条件吗?

一个课题的深度就在于机制的深度。对于机制,做法简单分3类:

①下游信号通路检测

这个比较多,就看看A基因改变后,下游信号通路B改变如何。

②下游分子功能相关

信号通路检测,只是分子表达相关。课题要继续深入和拔高,就需要再做功能相关。那么如何思考和设计实验呢?

即:A干扰后,B下降,细胞有功能表型改变。那么如果单独把B干扰,功能表型是否跟A干扰一致?

或者,A干扰后,B下降,细胞有功能表型改变。那么如果在A干扰的前提下,把B过表达,细胞表型是否恢复?

以上这个脑回路就是我们常说的Rescue实验。

③分子互作

简言之就是必须找到与A直接互作的B。这个难度较大,成功的话可以挑战高IF期刊。方案有2个 :

A干扰后做表达谱分析,获差异基因list X。生物信息学分析A可以调控哪些基因,获基因listY,listX和listY取交集。对交集基因,做luc检测。如果OK,再ChIP或EMSA。追求更高分的文章,可以把B的Rescue实验做出来。

或:ChIP on chip,微阵列芯片。这里跟上面的ChIP一样,需要有好用的抗体。最后要求也一样,高分文章可以把B的Rescue实验做出来。

关于课题思路设计,这里墙裂推荐一套精品课程——春风学院。

这套课程围绕目前的研究热点,比如:细胞自噬、细胞铁死亡、细胞焦亡、表观遗传、circRNA、lncRNA等,都做了很详细的讲解,带你直面CNS的秘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