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层设计: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海军统帅机关及下属指挥机构的组织架构

 fairyfail 2023-07-26 发布于天津

本文摘自[英]马克·R. 皮蒂著,谢思远译【海洋文库S017】《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 1887—1941》

日本帝国武装部队愈演愈烈的军种间竞争是在一个逐渐演变,且在世界范围内的海、陆军组织中都鲜见的制度背景下发生的。45理论上,天皇凌驾于所有政府机关和机构。根据1889年的《明治宪法》,天皇本人及其权威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但他对政府工作的实际介入和责任却是有限的。

在天皇下面运作的是文官政府、武装部队及一些德高望重但总体上消极被动的顾问团体。理论上,日本也是一个议会制国家,具有两院制的立法机关——国会,以及一个由首相领导的内阁。然而,与西方议会制度不同的是,内阁并不靠议会中的多数席位产生,而主要是政府内外有影响力的政界元老集体意志的产物。更重要的是,陆、海军大臣虽然名义上是文官首相挑选并对其负责的,但实际上他们唯各自的军种是瞻,因为他们通常都是现役而非退役军官。他们可以通过拒绝在内阁中担任职位而让其倒台。

图片

日本宪制中的主要军事机构

最终,真正的权力从陆军省和海军省(它们一般负责行政和后勤事务)逐渐转移到了两军各自的参谋本部手上。后者负责战争计划的准备、情报的收集以及对陆上或海上作战的指挥。在履行这些职能时,陆军和海军的权力不受文官政府的干涉。军方保持这种实际上的独立是因为宪法赋予了天皇指挥陆、海军的最高权力。所以两军的参谋总长以天皇的名义握有“最高指挥权”。因而两军的参谋本部(海军的参谋本部在1893年后更名为海军军令部①)只听命于天皇。由于天皇习惯上并不干涉政府的日常工作(不论是民事还是军事),“最高指挥权”这一条款实际上意味着除了年度预算外,日本的两支武装部队基本上不对任何人负责。

在这些方面,日本陆军和海军运作得更像他们的德国同行,毕竟日本的武装部队是建立在德式宪制安排的基础之上。但在对君主理论权威的态度上,旧日本海军的组织架构甚至背离了德国模式。而且各国海军通常都具备的各类指挥、行政和顾问机构并不一定受日本海军军令部或海军省节制。有些逐渐成为平行的指挥或官僚机构,它们理论上都由天皇掌管。

示意图1-5为日本海军在1903年时的组织架构,它用这种形式展示了这种独特的指挥架构。在威望上排首位的是海军军令部本身,它的主要职能最终被划分为战争计划、动员、情报、通信和指导驻海外海军武官的工作。理论上,海军军令部制订的所有计划都需要天皇的批准;而实际上,天皇会不假思索地批准这些计划。但在日本海军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军令部长的权力与陆军参谋总长相比是有限的。在和平时期,直接指挥海军的是海军大臣,军令部长想获得天皇对作战计划的批准必须先向海军大臣征求意见。当然,在战时,军令部长直接掌握所有海军部队的指挥权。数十年来,和平时期指挥权被限制一直是海军军令部的痛点。为此,它在20世纪30年代推动了一项变革,使军令部长在和平时期也可以和战时一样直接指挥海军。

图片

1903年的海军组织架构(只列出了主要机关)

海军省本身是日本海军统帅机关中最大的机构,主要涉及对海军的行政管理,如它的财政、人员、训练和后勤。起初,海军省不仅包含官房秘书处,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局(其中最重要的是海军省军务局,负责海军政策的制定)、海军兵学校和各种专门学校。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海军省又增加了其他权力很大的各种独立的局和部门。就算被文官首相选为内阁成员,海军大臣也直接对天皇负责,并且在海军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现役军官。因此,他实际上深受军令部的影响。

如前所述,日本当时大部分真正的海军部队最初是由隶属于海岸基地的小型护卫舰艇和岸防舰艇组成的。正式编组的舰队直到日本与中国首次战争爆发前不久(即19世纪90年代早期)才成型。而舰队被组建的时候,它们的指挥官也直接由天皇任命。因此,这些指挥官理论上对天皇负责。

在岸上有若干重要的基地指挥部,它们都由被认为直接听命于天皇的指挥官管辖。到19世纪90年代,日本本土的海防被划分成3个“海军区”,每个军区都以一个“镇守府”(海军基地)为中心。镇守府是一个相当于海军军区总司令部的重要港口。它包含海军船坞、燃料库、补给站、海军兵营、护卫舰艇和岸防舰艇。每一个镇守府都具有两重特性:行政上,在和平时期它受海军省的管理;作战上,在战时它听命于驻扎在镇守府内的舰队指挥官,而舰队指挥官反过来又归军令部节制。在海军军区内还有次级岸基指挥部——“军港”,它包括港务局、修理船、医院、护卫舰艇和岸防舰艇。与镇守府地位差不多的是“要港”(具有战略意义的港口)。要港实际上就是位于偏远地点或海外的缩小版镇守府。管辖要港的将官和管辖镇守府的将官地位相同,并且他们都由天皇任命,故在理论上也是直接向天皇负责。

最后,若干声望卓著的顾问团体游离于总的海军组织架构之外,并且理论上掌握着对海军政策(尤其在人事上)的巨大影响力。但事实上这些团体只是偶尔如此,而且通常是试图解决一个政策或行政危机。第一个是“将官会议”。它在协调海军省关于舰队和岸上指挥部活动的问题上向海军大臣提供建议并传达人事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关于晋升的。第二是元帅府,它由陆、海军的高级将领组成。他们经由任命获得了陆军元帅和海军元帅的头衔(因此它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军衔)。陆、海军元帅们充当了天皇的最高军事顾问机关。元帅府并不频繁会晤,其影响力有限。第三个机构是最高军事参议院。它的主要成员是陆、海军当局的首脑和高级军官——参谋总长、军令部长、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以及元帅府成员。除了在军事上为天皇提供技术性建议外,军事参议院还负责协调陆军和海军的作战计划拟订工作。鉴于当时日本陆、海军之间龃龉不断,最高军事参议院的主要职能并没有发挥得非常好,但作为杰出军官的一个地位显赫的闲职,最高军事参议官既提供了声望,也获得了声誉。

这些机构设置有助于解释日本海军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如何发展出两种行政管理趋势的。首先,在地位上,作为国家的一个独立政府机关,海军极不愿意接受任何貌似会损害其权威的妥协。其次,海军逐渐演变成一连串的官场山头,每一个山头都嫉妒彼此的特权,而没有遵循军种内融洽、协调的原则。再加上海军把大量的精力用到了与陆军争夺地位和优先权上,这些特点最终严重损害了日本海军的效率和战斗力。但这些官僚机构上的畸形所带来的后果要到数十年后才显现出来。在19世纪80年代,海军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掌握那些对它崛起为现代作战部队来说必不可少的战术和技术能力上。

图片

1894年落成的海军省大楼

文中注释:

译注:原文如此,海军军令部前身的名称实际上有多次变化。1886年参谋本部海军部设立,1888年更名为海軍参谋本部,1889年更名为海军参谋部,1893年更名为海军军令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