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甲乙经》体例选释

 喜悦335 2023-07-26 发布于河北

黄龙祥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

文献来源:黄龙祥.《针灸甲乙经》体例选释[J].针灸学报,1985(01):53-54.

现行本《针灸甲乙经》(下称《甲乙经》)前面有几行序例,虽然文字很简略,但是对于阅读与校勘《甲乙经》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重视。不过,本文要谈的《甲乙经》体例,并没有写在此序例中,而是通过研究原书,总结归纳而得。

在《甲乙经》中,腧穴的主治病症没有紧接在卷三相应的腧穴部位文字之后,而是散见于卷七至卷十二中,然而这两部分内容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甲乙经》卷十二各篇病症的取穴顺序,总是先取头面躯干部穴,后取四肢部穴,头面躯干部,又按头、项、背、面,胸、腹之序;流注方向是自上而下,从中央至两旁;四肢部则先取手部穴,后取足部穴,手足二部又都是先取阴经穴,后取阳经穴,阴经按太阴、厥阴、少阴之序,阳经按阳明、少阳、太阳之序。流注方向均自下而上。
以上取穴顺序与卷三的腧穴排列顺序完全一致。那么,了解这一取穴体例,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首先,有助于确定穴位。《甲乙经》中共有七对同名异穴(不包含别名相同者),对于这七对同名穴的判定,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分岐,例如:《甲乙经》卷七有云:“疟,日西发,临泣主之。”“临泣”穴在《甲乙经》中共有二穴,其头部、足部各有一穴,那么,此症当取那一穴呢?
我们先来看看古人对此问题是如何认识的,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云:“疟、日西而发者,临泣主之。穴在目眦上入发际五分”。是知,孙思邈认为,此症当取头部临泣穴,对不对呢?不对。因为,在《甲乙经》卷七中,该条病症之前是足阳明经穴解溪主之病症,其后为足少阳经丘墟主之病症,按照《甲乙经》取穴体例,此处只能取足部临泣穴而不可能取头部临泣穴,而且,《外台秘要》第三十九卷中,该条病症也归属于足部临泣穴下,可见孙思邈该条注文注错了。
在这个问题上,不仅古代临床医家不能明辨,而且校注《甲乙经》的学者也往往混淆,例如《甲乙经》卷十一有云:“癫疾呕沫……承浆主之;其不呕沫,本神及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阳溪、外丘、当上脘旁五分通谷、金门、承筋、合阳主之”。其中“当上脘旁五分”这条注文在宋臣校定《甲乙经》之前已被抄成大字误作《甲乙经》原文。与上述临泣穴问题一样,《甲乙经》中也有两个“通谷”穴,其腹部、足部各一,从此条注文看,注释者认为此通谷为腹部通谷穴,据上述《甲乙经》取穴体例及《外台》卷三十九,这条注文同样注错了。
类似这样的错误,现代医书中也不难见到,例如,现在有的医书中将《甲乙经》中手阳明大肠经的上、下廉穴误作足阳明胃经的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穴,又有的书中,由于对《甲乙经》中手阳明经穴上廉、下廉不能判定,只好将其所主病症分别归于手足阳明二经相应四穴中。

如果我们了解了《甲乙经》的取穴体例,这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解《甲乙经》的取穴体例,不仅有助于判定穴位,而且有利于校勘,例如,《甲乙经》中“少海”穴的主治病症有下列五条:

1、风眩头痛,少海主之(卷七)。

2、疟、背膂振寒,项痛引肘腋,腰痛引少腹,四肢不举,少海主之(卷七)。

3、寒热取……少泽、前谷、脘骨、阳谷、少海……主之(卷八)。

4、狂易,鱼际及合谷、脘骨、支正、少海昆仑主之(卷十一)。

5、齿龋痛,少海主之(该条原与其前条合谷穴合作一条,今据“兰格本”等分出卷十二)。

以上五条文字中前四条,诸本对校,未见异文,似乎没有什么错误,其实不然,这五条文字中虽然只错了同一个字,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字,这就是“少海”的“少”。这五条病症下“少海”均系“小海”之误,由于这一字之差,使得小海穴的主治病症全部误作“少海”穴所主。
何以知之?因为这五条病症的前四条,在《甲乙经》中均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穴主症之后,第五条位于手阳明经穴主症之后,因此,按《甲乙经》取穴体例,这五条病症不可能取手少阴心经少海穴,而只能取手太阳小肠经小海穴。《医心方》卷二这五条病症均归于小海穴下,而且在《外台》卷三十九中,这五条病症也均见于小海穴下,足证这五条病症下“少海主之”均系“小海主之”之误。因此,在现行本《甲乙经》中少海穴主治名存实亡,而小海穴主症却一症未缺。
在《甲乙经》中不见有主治病症的十七穴中,类似这种“小海”误作“少海”者有八穴之多。“小海”误作“少海”之例,在《甲乙经》中还不仅仅见于以上五条,卷三目录中,手太阳小肠经“小海”穴也误作“少海”,此外,其它中医古籍,如《素问》王冰注文及《备急千金要方》等书中,“小海”误作“少海”之例也并非鲜见,可见这类错误在中医古籍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由于《甲乙经》中,这一错误发生得很早,后人又未能及时校正,特别是由于北宋王惟一在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时,也不慎沿袭了其中部分错误,以致后世代代相袭,一直沿误至今。
与其他中医经典著作不同的是,《甲乙经》一书未存古善本而且现只存有唯一的一种异本——明代兰格抄本(有人据《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尚存有一种八卷本,今检《四库全书》本《甲乙经》仍为十二卷本,与通行本《甲乙经》同属一个版本系统),另有所谓“正统本”三卷现均存日本。
因此,校勘《甲乙经》,如果只是进行简单地对校,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必须结合本校、理校及他校的方法进行综合校勘,而了解《甲乙经》体例,熟悉《甲乙经》原文,是运用本校、理校法的前提,也是提高他校质量的保证。
以上举例说明了了解《甲乙经》体例,在阅读与校勘《甲乙经》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其它针灸古籍也同样应当了解其编写体例,否则不仅读不懂原书,发现不了书中的错误,甚至会误引原文得出十分错误的结论,从而影响其研究工作的质量。

汉·郑玄《诗谱》序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于力则鲜,于思则寡”。读书而晓其体例,则于展卷披阅之时若网在纲,每收事半功倍之效。

针灸生:江青云

针灸师:李宝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