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代前期:龟纹铜罍

 馱夫 2023-07-26 发布于福建

     《诗经·卷耳》云:“我姑酌彼金罍léi,唯以不永怀。”

        罍,是商代至春秋中期常见的酒器,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现已出土的青铜罍中,商代前期的较少,所以极为珍贵。 


        这件商代前期的铜罍整体器壁较薄,造型相对简单,高24.5厘米、口径13厘米,敛口束颈,折肩深腹,圜底圈足。

       腹部饰三组商代最常见的兽面纹。因为兽面纹是主纹,所以这件铜罍一般被称为“兽面纹铜罍”。

       兽面微凸出器表,双目圆睁,大角外卷,四周饰流畅的曲线纹。上下各有一条较窄的云雷纹带。

       圈足有两周凸弦纹,和三个十字形镂孔。这种十字形镂孔在商代前期的青铜器圈足部分常见。


       铜罍颈部上端饰三周较紧密的凸弦纹;弦纹下等距离饰三个龟纹图案;龟纹下饰一周斜角云雷纹带。

       龟纹图案在早期的青铜器上非常少见。这是目前最早的青铜器龟纹。所以我将此铜罍称为“龟纹铜罍”,以突出其特征。

        此图案整体象一只趴着的乌龟。头为桃形,两只圆眼。背近圆形,饰一涡纹。四足张开,呈云纹状。

        与甲骨文“黾”或“龜”字非常相近。



       多数学者认为这一图案是某一氏族的图腾或者族徽。

      也有一部分学者直接认为这就是文字。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前期,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白家庄2号墓,藏于河南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