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题带文——家乡的风俗

 小学生作文 2023-07-26 发布于北京
题目:“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如果是写自己参加的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解题:题目要求如同老太太的裹脚布,但仔细归纳其实要求分为两种方案任选其一,一种方案是介绍一种风俗,属于说明文,但里面要适当加入你的实际体验,也就是还得稍微写点事;另一种方案是写事,但要求也是参与风俗活动的事,但还得穿插点特点来历,也就是加点说明。两种方案都要求有介绍有参与,但重点不同,你的文章重点是介绍性质的说明文还是活动记录性质的,一定提前想清楚!

思路与结构:凡是又臭又长的作文题目,先找第一个问号,把这个问题弄出一堆答案准没错!“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先了解什么是风俗习惯,我网上查了一堆资料,分别摘录如下: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指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

   用我们能看懂但不是很准确的话来说,风俗包括婚丧嫁娶的习惯做法、特定日期要做的事(传统节日民族节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特定的做法和对某些事情的特定看法。

   建立一个可以写的风俗数据库,选一个自己知道、参与过的、

风俗

做法

解释

春节

吃饺子、放鞭炮、祭祖、守岁、贴春联


元宵节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正月初二

回娘家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清明节

祭祀


冬至日

吃饺子


龙抬头

理发


正月

不理发


腊八

吃腊八粥,泡腊八蒜


挂门帘

结婚日由女方弟弟侄子挂


安床


安床是安置婚房新床的意思,一般在结婚前,找一位身体健康、配偶健在、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的全福人来铺床,然后再找两个健康可爱的孩童在床上翻转,寓意“早生贵子”。最后再由全福人撒上花生、红枣、核桃等好意头的干果。

抓周


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在现代,也有些会放鼠标、牙刷等现代物品,或者以图像卡片代替实物让婴儿抓取。

走会


走会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歌舞表演,主要集中在春节灯节前后,在北京亦称香会1949年后改称花会。每逢年节或遇喜庆大典以及山坛庙会,它便成为最有组织、最为热烈的街头歌舞表演。走会的主要表演形式有:开路、秧歌、五虎棍、旱船、中幡、小车会、高跷、杠箱、狮子、十番、太平鼓等。

中秋节

吃月饼、赏月


    风俗有很多,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提供的这些,凡是特定日期(一般为阴历、农历)要做或不能做特定的事,或者要吃特定的食物都是,婚丧嫁娶等事情中特定的仪式(婚礼现在受西方影响较大,很多不是我们的民俗)都是风俗,都可以写。

    下面开始构思具体作文写作

1.先确定你要写具体的风俗,比如我现在确定要写“正月不理发”这一个风俗。

2.再次确定习作要求:是介绍为主还是参加为主?根据我选择的风俗,参加确实太多内容可写,别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以介绍为主,参加为辅。

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3. 如何介绍一种风俗:在介绍任何一种东西的时候都可以参考以5w1h写作法,5W分别为who\where地点\when时间\what事件\why为什么\how怎么样。结合这5个关键词找出可以介绍风俗的几个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

风俗是什么

正月不理发

什么人和什么地方遵循这种风俗

我家乡的人(严格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这个是题目不好写的地方,总结会提到

风俗的时间

正月

为什么要遵循这个风俗

正月理发死舅舅

风俗的历史

思旧,与历史有关(搜资料)这个是该风俗的重点,别的实在没什么可写。

风俗要求我们怎么做

正月不理发,很多理发店歇业

风俗带来什么影响

正月理发店歇业,年前理发店排队

5w1h介绍东西未必全都用上,以后会专门安排几次讲5w1h

     题目还要求要适当写写自己的实际体验,这个字数不能太多,但正月不理发有什么体验可写呢?我想无非这么几种情况:

①正月不理发,头发长不舒服。

②年前排长队理发,理发店还趁火打劫涨价。

③正月理发被批评(有报道正月理发被舅舅发现揍了一顿)

④正月理发店歇业,理发师在家休假

以上四条仅第二条能写,其他都不好写。

4. 收集资料

以下资料来自网络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个民间习俗:正月不能理发。

究其原因,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正月理发对舅舅不好,大家一定都听过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头发和舅舅,风马牛不相及,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正月剃头死舅舅?

正月里不理发的一个说法,源于清军入关后。当时清廷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这场头发的变革惹恼了很多汉人,遭到了民众的反对,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损伤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

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思旧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由此可见,正月剃头这事跟舅舅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民间附会谐音罢了。

一个有趣的说法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十分贫穷的剃头匠,他很爱自己的舅舅,可是过年的时候却没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物,这可愁怀了剃头匠。

给舅舅拜年的日子到了,剃头匠灵机一动,便挑起剃头挑子赶到了舅舅家,精心地为舅舅剃头刮脸,等舅舅出现在酒席上的时候,亲朋好友们无不赞扬剃头匠外甥的手艺高超,纷纷说舅舅年轻了很多岁,舅舅也很高兴,让外甥以后每年正月都要来给自己剃头。

舅舅去世后,这个剃头匠每到正月就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自己再不能向舅舅尽孝而伤心欲绝。后来,这里的思舅之说就被人传成了死舅

黄帝内经的说法

    一种传播很广的说法,认为正月不理发是有据可凭的,论据就是《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中的一段话: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春天的这三个月,应该让头发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应该让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该扎得太紧。违反这个规则,就会伤肝。

从五行方面讲,人的头发属木,如果与肝胆对应的木气,也就是生发之气不足时,这个人就会表现出较深的暮气,不愿去发展、创新,思想比较保守;或者人生出现了较大的阻力,事业受挫。

                  范文

               正月与理发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大家都遵守的风俗——正月不能理发。

    因此,每逢过年前,理发店就成了生意最红火的地方之一。年前理发不仅要排队,甚至有些理发店还临时涨了价格,平时理发1520元,年前的两三天甚至涨到50元,即使大年三十当天还有不少人。因此,每年在过年前我都要有半天左右的时间花在理发店里,主要是排队。

   为什么正月不能理发呢?开始我以为是理发店过年要放假,但后来才知道,这是风俗,传言正月理发死舅舅。虽然大家并不相信这个是真的,但不管是否有舅舅,基本都遵守这条风俗。为此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下正月不理发的由来。

   正月不理发有三个说法,一条是《黄帝内经》中的说法,我认为属于迷信并不可靠。第二条是理发师给正月给舅舅理发,后来舅舅去世了,理发师思念舅舅,“思舅”与“死舅”谐音,被误传为正月理发死舅舅,所以大家正月不理发,作为一个故事没问题,但一个理发师对舅舅的思念变成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风俗,这个就不太可信了!我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死舅”是“思旧”的谐音。

为了避免正面与清政府对抗,人们用正月不理发来“思旧”也就是怀念明朝的统治,后来,思旧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现在我们的科技文化教育如此发达,可能很少有人相信“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个说法了,但作为一个风俗,我们绝大部分人还是遵守着,这点从正月里大部分理发店关闭歇业就能看出来,即使个别理发店开业也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总结:这个要求写家乡风俗的题目有些问题,因为风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身在其中可能难以感受到。只有当你离开家乡后,看到其他地方的风俗后才能有所感受自己家乡风俗的不同,对于10岁左右的小学生如果太过于关注家乡二字不是很合理。如果某些学生真的写自己家乡的风俗,阅卷老师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风俗。作为阅卷老师,一般不会在这个风俗是否是家乡的而纠结,确定是风俗就可以得到选题项目的分数。

    另外,风俗很多甚至包含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注意选材尽可能积极向上,至少不能传播封建迷信思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