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法国留学生活是这样的

 Evelyne悦记 2023-07-26 发布于法国
大家好,我是Eve。

这是一篇唠嗑文,关于我过去一个多月的法国留学生活。

不知不觉,来法国已经一个多月了,最大的感触就是:日子过得太快了!每天都觉得时间飞快地流逝。现在的生活状态基本是周内上课,周末放松休息。正如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桦泽紫苑(著)中提到的“互补休息法”,一到周末就借此机会休息身体,恢复大脑。平时努力工作学习,到了假期就适当切换环境,好好休息。

生活·日常

入境后必备手续到法国后,首先要处理一些必备的文件,像是注册居住信息,办理社保卡,购买手机卡,银行卡等,在处理这些事情过程中,最要学会地就是—有耐心!个人感觉法国的办事效率总体不太高,当然,这也与个人经历有关,具体依情况而定。像自己网上申请社保卡就只花了一周,但是申请BNP银行的银行卡却耗时一个多月,这要在国内估计不会发生。直到今天,我都还没收到银行卡。这里办理银行卡的手续有点繁杂。首先预约,预约成功后,在银行填写信息;之后等银行寄信,寄信又分为两步:先寄银行卡,再寄密码。而在国内,很快就可以在柜台处理完毕。但入乡随俗,只能尊重这边的办事方法。

日常生活:我所住的法国小镇不大,附近有公园,小树林,环境比较清净,娱乐活动不多,更多地是亲近大自然,在附近散散步。但镇上每周日会有集市,能买到新鲜食材,这也是感知当地人生活方式的绝佳机会。

(集市的新鲜食材)

(集市卖的鲜花)

生活购物方面:还挺便利,附近有家乐福超市,Casino超市。在超市的亚洲食品区可以买到一些亚洲食材,像是冰冻饺子,调味料,河粉,面等,货品种类还算多,但唯一缺点就是贵,像是一瓶老抽和一瓶生抽差不多是60元。镇上也有各式餐厅,出乎意料地是还有家中餐厅,不用担心吃不到中国菜,但味道不如国内正宗,凑合还是可以的。好在自己每天做饭,厨艺大增,还是能养活自己。因为离瑞士很近,平时都去瑞士最大的连锁百货商店Manor购物,遇到打折季,折扣挺大,价格会较亲民。但瑞士的超市就去不起,真的太贵!买两个三明治就100多人民币,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在法国超市看到很多瑞士车;住在附近的瑞士人会来法国采购日常生活用品。但因为边境有警察管控,瑞士人也不能一次性大量采购,需要在边境检查站报税,否则被警察抽查到就会面临高价罚款。

(露一手厨艺)

(超市购买的调料)

(中餐厅的外卖)

(超市里的泰国食物)

(家乐福超市的青岛啤酒)

(Manor的万圣节装饰)

交通方面:尽管有公交车,但还是不像国内那样便利,出行多靠步行和私家车。

疫情防控方面:总体觉得不严。自己所处的区域,疫情基本没有,还挺安全的。在户外都不需要戴口罩,但是去超市,商场,博物馆和饭店等户内场所都需要戴口罩,这些场所都会提供免费的消毒液;去饭店和博物馆会额外要求出示类似国内的健康码。自己还没拿到健康码,所以无法在饭店堂食,也没办法去博物馆。在这边拿健康码需要注射两针欧盟认证的疫苗,而国内的疫苗暂不包含在内。如果想拿健康码,需要在这边再次注射疫苗(免费),但因为担心疫苗混打会带来副作用,我还是有点犹豫。如果是核酸检测,一次检测费就是25欧左右,人民币是185元左右,真的太贵了。这么做估计是迫使人们都赶紧免费打疫苗吧。

语言·学习

平日里去超市购物,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看似不起眼的事,无形中占据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所以在做家务时,都会趁机听听英语和法语,或者听“樊登读书”,“得到”获取知识。

因为上的是语言私校,我和学校商量暂时在家上网课。每天的学习任务还挺重,周内基本是全力以赴学习状态,上午上完课,下午得完成作业。老师的一些语言训练方法,我挺喜欢的,而且亲测有效,学习语言的小伙伴们可以借鉴。(之前提过的一些方法,可以参考这篇:语言的教与学(留学感悟)

看视频,写故事概要

最近的课上,老师会布置一项作业:看无字幕视频(10分钟以内),写出视频讲述的内容。

自己写作业时,先看一遍视频,大致理解视频含义;再看第二遍,这时看一段,停顿,把故事描述出来。先自己组织语言,如果遇到不会的词汇和表达,再搜词典补充。第二天课上,老师会让学生交替讲述写作的内容,口语表述出来,并且纠正错误。这样的训练方式,全面锻炼了听说读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看视频),写作能力(写出故事梗概),口语能力(口述故事)和听力能力(听懂其他学生表述的内容)。

举个例子,下面这个视频就是作业中训练过的视频,你可以试试用英语/法语,写下视频内容,再尝试用口语表述并找朋友修改,适用于水平在A2-B1.

 (以上视频资源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相关权利人联系删除)

每周小测

每周五,老师都会给我们进行一次小测,包括听力(听一段日常对话,回答题目),口语(就一个话题交谈),语法(重要语法点)和写作(写一篇短文)检测是学习重要的环节,通过测试可以查漏补缺,了解学习内容里那些没学透的内容。其实本人过去很怕考试,因为国内大部分考试,不是单纯地测试知识掌握情况,还涉及了排名,无形中背负了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但现在自己换个想法看待测试,更加了解测试的重要性,对待测试的结果也更坦然了,这样学习起来思想包袱也不那么大,更能激励自己攻破不熟悉的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若能正面看待测试,在测试中少一份畏惧感,能助你取得更大进步。

 除了老师教授的训练方法,自己还有两个实用的语言学习方法推荐给大家尝试。

写双语日记

现在已经写了两周的英法日记,感觉学习效果很不错。每天晚上先写一篇法语日记,紧接着用英语把相同的内容再写一遍。最初写英法日记时,会混淆两种语言,有时把法语写进英语,但慢慢地,大脑似乎适应切换两种语言的节奏,基本不会混淆。写法语时会比较慢,有些表达需要借助词典,但写英语就会很流畅。就同样的事情,写双语日记,无形中我将两种语言进行对照,促进了较弱的语言的学习;同时,我也没落下训练已掌握的语言。

写完之后,过几天会让男友帮忙检查(他精通数门语,英法都是母语级别),特别感谢他的帮助!如果没人帮忙检查,可以自查。隔几天再修改之前写过的日记,千万不要马上修改!写日记还有个好处,就是每天记录的事情基本类似,像是“流水账”,这样可以反复训练巩固同一表达。像我有几天的日记反复写到“我吃了饺子”(j'ai mangé des raviolis chinois),男友读到这个内容后笑我,每天都吃饺子。而我现在对于“吃饺子”这个表达就牢记于心了。

(我的双语日记本)

专属单词本

建立自己的VIP单词本,把不会,不熟悉的单词抄写在单词本上,并且附上常用表达和例句。之后再把这些单词录入Quizlet或Anki。 关于quizlet,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听歌,顺便学点英文(最强学习App攻略)

为什么要把同一件事做两遍呢?第一遍手写,第二遍录入APP呢?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如果很久不写汉字,再在本子上写汉字,就会有很多汉字一时想不起来。经常打字其实对字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手写过会加深印象,尤其是法语有很多音符符号,像是闭口音符,开口音符,如果是打字,电脑和手机都会自动改正,而手写就没办法,必须得自己牢牢记住。而把单词再录入到APP,适合平时刷刷单词,利用APP的记忆曲线功能和发音功能记单词。这么做两遍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却很有效。学习不是容易的事,不付出努力怎能获得收获,no pain, no gain, 不是吗?

(我的单词本) 

周末·旅行

周内认真学习,周末旅行,劳逸结合。来到法国后,短暂的一个多月时间,和男友已经去了近30个地方,拍摄了上千张照片。自己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在Google map上标记出来,也会写好旅行清单,附上地点和图片,这样自己看到图片就能立刻想起该地方。

 (Google map标注的旅行地)

(旅行清单)

(旅行清单)

(旅行清单)

除此,旅行时和男友摄影,充当他的模特。自己也会拍摄视频,并学着剪辑视频,不仅是给自己留作纪念,也是在自媒体时代,多学一门技能吧。在视频号分享旅行的美景,在小红书上(静静子_Evelyne),分享简单的游记,介绍旅行过的地方。每次写游记,会先搜索旅行地的资料,这样让旅行更有意义,在旅行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

回顾在法国的一个多月,细想起来,自己真的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感谢自己,也特别感谢身边的他。(附男友摄影作品,未修照片)

最近很喜欢的句子:

Don't judge each day by the harvest you reap but by the seeds that you plant. 别以短期的收成来评判你的每一天,而要看你为未来播下了多少种子


1.法国留学行前攻略(非常详细!)
2.停更时,我做了这件事
3.法国留学首次面签通过!--经验贴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