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难治病临证心悟 第二章 医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钻会员 2023-07-26 发布于广东
叶某某,男,54岁,已婚。初诊:200224日。胃脘部隐痛6年余,加重3个月。3个月前,患者因饮食不当出现胃脘部隐痛,胀闷不适,伴嗳气、纳呆、少食、泛酸,胃中嘈杂,以夜间为甚,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就诊时,见患者面色萎黄而垢,形体消瘦,神疲纳呆,短气乏力,大便干结,31行,舌嫩红,无苔,脉细数无力,68次/min.胃镜示:胃窦部黏膜片状红白相间,充血肿胀,有少许出血点。病理切片检查示:胃窦部腺体萎缩干燥,黏液量少。活检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重度),伴肠上皮化生。证属脾胃气阴两虚,兼气滞血瘀。拟消食导滞,升清降浊法。太子参10g、佛手10g、郁金10g、炒白芍15g、炙甘草10g、白豆蔻10g、砂仁6g、炙鸡内金10g、焦山楂15g、法半夏10g、厚朴10g、枳实10g,10剂。
二诊:2002214日。诉胃脘部隐痛及胀闷好转,纳增,胃中嘈杂明显减轻,面色淡黄,仍短气乏力,大便已解,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72次/min.予初诊方去白豆蔻、砂仁,加黄芪30g、山药10g、麦冬10g、竹茹10g,10剂。
三诊:2002225日。诉胃脘部隐痛及胀闷明显好转,面色较前红润,气力增加,纳增,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80次/min.予二诊方去炙鸡内金、焦山楂,加三七10g、三棱1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9230g,10剂。
四诊:200236日。未诉明显不适,面色红润,纳可,二便调,舌谈红,苔薄白,脉细,74次/min.复查胃镜示:胃窦部黏膜较前改善,色泽族红,有充血及少量渗出,血管显露不明显,未见溃疡及新生物。活检提示:胃黏膜轻度炎症,固有腺体未见萎缩改变,属慢性浅表性胃炎,未见肠上皮化生。予三诊方续服30剂。
随访:2005626日随访。诉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按语
患者每因情志不调,或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或嗜烟、酒、浓茶等,导致脾胃通降功能失调而发病。若胃炎反复发作,久病不愈,则久病必虚,久痛入络,出现胃阴不足,胃络瘀塞,或脾胃虚寒,瘀血阻络,故虚和密是其基本病机。临床上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之证。家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中焦不运、脾胃两虚、纳化无权、后天乏源致正虚为本,以气滞、湿浊、火热、寒邪、瘀血等邪实为标。气郁日久可化热,气虚、气滞可致血瘀。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选用调气、祛湿、清火、温寒、化瘀等法加减药物。因此,本病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之重症。脾胃虚弱是病之本,外邪内阻、气血郁滞是其标。故治宜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初诊方用太子参补脾益气,健运中州;佛手、郁金行气活血,祛瘀消肿;炒白芍、炙甘草其味甘酸,酸甘化阴,濡润胃腑,缓急止痛;白豆蔻芳香化湿;砂仁、炙鸡内金理气开胃;焦山楂入血分,既消食化积,又活血化瘀;法半夏、厚朴、枳实消积导滞。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胃,清热除湿,理气消胀,解毒化瘀之效。二诊中加黄芪补中益气,补脾生血,既补气又化瘀,祛腐生肌,补而不腻,温而不燥;山药健脾益气;麦冬生津养阴;竹茹降逆止呕。三诊中加三七活血理气,使气行血活,毒解瘀化,滞消塞通;三棱、莪术活血而不破血,化瘀而生新,为治疗萎缩性胃炎必用之药;白花蛇舌草以防病进,取阻截癌变之效。
西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盖因年迈之人生理功能渐衰,胃黏膜变薄,腺体萎缩,分泌胃酸与胃蛋白醇原能力降低,故在诊治过程中以调整胃酸分泌为立。其中胃和提据害表现为胃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充血、水聊、糜烂出血或伴有脓体其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等。其基本病变是胃黏膜固有雕体的苟缩。在冻秀上应把握两大原则最为关键:一是固本,园胃黏膜脓体的英缩是却正气道弱所致,应用扶正固本法,促进胃黏膜和腺体的生长与再生;二是治标,应滴除致病因素,抑制胃黏膜炎症,阻止腺体萎缩的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