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埋没两千年的的粉刺大师:白头翁汤

 一飞图书馆 2023-07-26 发布于江苏
导读

    作为半表半里证中的芩连剂,大家对白头翁汤的固有印象是治疗下利、痢疾,在全面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用来治疗粉刺,拓展了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


大家好,白头翁汤这张方子,是我最近才学会用的,从汉朝张仲景年代距今2000多年。
咱们学全面辨证,或者说学经方经常能给咱们带来惊喜,就像以前说的那首被误读了千年的一首经方——根芩连汤一样在李老师的解读下,我们知道它是一个表证和半表半里证,治风热感冒常用的一张方子属于连剂里边有黄芩、黄连。
我们今年四月份祭拜胡老的聚会里王玉亮师兄跟我分享关于白头翁汤治疗粉刺效果特别好,我最近这两三个月,就开始关注白头翁汤方子里有黄连、黄柏、白头翁和秦皮很简单的一个方子
以前在咱们教材里,总感觉它是治痢疾方子,就没往治粉刺上想。我经过近三个月的实践,发现确实是一个被埋没的治疗粉刺大师
白头翁汤确实是名副其实白头翁,不管脸上或者头上看到这种白色脓头的,效果特好,这字面上理解但是它远远不是咱们理解的那么简单,所以我把最近这两三个月临床使用白头汤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也扩展了咱们半表半里证的地图。接触到白头翁汤之后,我对什么是半证以及芩连剂有了更多的认知。
咱们本次分享主题就围绕着什么是半证,什么是半表半里证以及芩连剂在半表半里的特点,表现出哪些特点我们选择黄芩、黄连这两味药。
当然咱们临床上甭管是经方或时方,只要学中医的同道,对黄芩黄连太熟悉了,但我总感觉它们除了咱们常用的这些临床指征以外,还有好多可拓展的地方。另外黄连经常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些别是什么?咱们带着问题开始咱们今天的分享,一起共学,毕竟践行的时间不长
“热利下重者,白头主之。”条文很简单。《伤寒论》里有好多这种方子,论述极简,比方说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太简了。可能是伤寒论在成书年代,当时白头翁汤、芩连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时是有共识的,或者说叫默会知识当时的人对这些方子家家都会用,就像咱们现在说蒸馒头包饺子蒸米饭一样,家家都会用,有一些不用说的东西。有时比方说老王家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发现内有久寒者用它效果更好,然后就把它写下来了,反而是更常用的治疗虚寒的这些症状没有记录,反而散失了,或者说反而不被我们重视
同理,当看到由里热半热导致的热下重用白头翁汤效果好,是在其他更常的这些基础症状群以外出现的热利下重,所以记录下来了咱们要读到无字之处去体验这些真理这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传递的感受。
我今天把白头翁汤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汤这两张方子大家做一个分享。另外除了白头翁汤,我找了四个方子,从四个不同角度跟白头翁汤作鉴别这里贯穿六个案,只有用医案这种生动的使用场景才能还原给我们使用经方的感受咱们过去讲这些经方,或者咱们一起共学传递经方感受的时候,经常讲枯燥的理论,学习效果不好如果用医案讲解可能大家会收获更多,通过全面辨证也好,通过学习方证也好,可以得到更多的收获
我先讲三个医案,或者说我一个老患者的三次就诊过程。脸上起粉刺,以前没有给他治特别利索,老是差点意思,其他的病都治好了,但是脸上、头皮上时不时地起疙瘩,就好不了,脂溢性皮炎的患者。
这是2022年的一个医案,比较早期的。后面有最近两个月,就是通过连剂的变化,看到一些疗效的变迁,所以我相信这三个医案大家能看到咱们全面辨证和方使用熟练程度
男,41岁,就诊时间:2022年11月7号,这是其中一次就诊。
主诉:右胁下疼痛为主--我们一般先把它理解成至少是一个半证,先定下来是个半证
本次问诊:
食欲还可以,但是需要控制,吃完之后有一些心下痞的感觉我记录的是多少有一点消化不动,有点饱胀感,但是并不疼--这是典型的里虚寒
睡眠还规律质量还挺好的
夜尿一次这上面看不出来有什么不舒服的
小便偶尔有尿无力的现象--有一些血证的可能,或者是所谓的肾气丸,或者再多找一些证据有没有
大便规律略成型不太顺畅吃辣的会拉肚子--也可以归到里虚寒
出汗偏多,他人比较好运动,早晨起来有汗--定不了,他平常体质还好,不是很容易感冒,也定不了虚,算是正常吧
寒热有一点点怕冷
喝水喝水偏多--至少有个水证,是虚是实再说;
口苦吃多了嘴苦偶尔早起口苦--这是半热
食冷:可以少吃,吃多了也不成--是里虚寒;
烧心反酸很少有,他以前是有的--所以说里虚寒是可以定的,因为他的体质是这样的
孔窍:嘴唇内有破皮,鼻塞有黄浊涕量少,面部起粉刺--是半热
心烦:略急躁--半热;
手足:手脚凉;皮肤:身痒,晚上会严重一些--算一个表证,定不了虚实因为总体来说精气神还可以
:略微有点齿痕,苔薄白;
脉象偏沉偏细,略略有点缓他老运动,我接触好多运动的人的脉并不是很冲,沉也不算细,稍微有点缓,跳的不是很剧烈。
有师兄问他喝水偏多,他这人口渴吗?这患者平常在办公室工作,就爱喝水,不等渴,他就喝了。一般我觉得应该是渴的,应该是有水虚的,也就是说他经常喝水喝的还不少而且运动也多出汗也多                 
咱们从全面辨证的角度来看,本身是经常起粉刺的一个人,但是这次,是以右下疼痛为主诉来找我们的,有里虚寒、半热,下疼痛疼痛也不是很严重,但是肯定是影响他的生活状态
大家如果学过咱们全面辨证的,大家看看什么方子?有师兄说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的,至少半热和里虚寒都兼顾了一张方子,还有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黄连解毒汤、四逆散等。
好,下面揭晓答案。
病理辨证:里虚寒、水虚、水实、半热;
处方:
葛根芩连汤 5份 --脸上的热加上有表的趋势
左金丸 1份 --其实就是小号的吴茱萸汤和黄连解毒汤,是六份的黄连一份的吴茱萸。有的人对吴茱萸汤特别敏感,吃完就起半热,而且它的口味也刺激所以我这里就用了一份左金丸兼顾里虚寒;
茵陈五苓散 6份、茵陈蒿汤 3份--他主要是右胁下疼痛,又有水证。咱们上学都知道茵陈是治肝胆系统的药物,所以对胁痛的这种水效果非常明显
薏苡附子败酱散 7份--皮肤的问题
四逆散 1份
甘草泻心汤 5份-- 嘴唇内有破皮,半热。
服用10天后,胁痛很快就好了,肠胃也改善了,口苦等这些半热都好转。但是头面部粉刺反复发作,有时会起脓头
接下来就诊时间是2023年5月19号。
主诉:乏力、懵--不清醒不清爽
本次问诊:
食欲:食欲好,食量多,食后腹胀--里虚寒,虚寒状态很难纠正,每个人内环境不一样;
睡眠:入睡正常,睡醒后仍疲劳--多少有一点半证,多少也沾一点点阴证;
大便:1天1次,大便粘,吃辣腹泻--里虚寒;
小便:夜尿1-2次--里虚寒,这患者小便不是太顺畅,上一诊小便无力这也是属于这块的机能不足有肾气丸证;
汗出:易出汗,饮水后易汗出,吃饭易出汗--里热,这人里热跟里虚寒是同时存在的;表虚也可能,但这人很少感冒,但一感冒就以阴性的症状表现出来;
口干:爱喝水--水虚证;
食冷:能吃凉的--半热或者有里热的成分存在
头晕:头不清爽--水证;
烧心反酸:反酸--里虚寒;
喜忘:记忆力下降--可能是个血证
孔窍:湿耳--不是中耳炎,痒,半热;
心烦:焦虑,阵发性心烦--半热,也有阴性证的可能
欲寐:易疲劳;无力:精神不佳,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至少是个阴性证,至于阴证是哪来的?水血气还是在半,咱们再去找
脉诊:浮,大,有力;舌诊:有齿痕,淡红,薄白;
浮肿:下肢浮肿--水实证;
皮肤:粉刺,头面部多见。
这个患者病理又复杂了点,我就揭晓答案吧
病理辨证:阴、里虚寒、半热3、水实3、血实--可以理解患者的阴性是从他的水液代谢来的
处方:
泽泻汤 10份--头很不清爽,针对水证;
白头翁汤 3份--以前就是葛根芩连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
桂枝茯苓汤 1份;
五苓散 1份--水证;
真武汤 1份--比重并不大
柴胡桂枝干姜汤 1份。
我主要还是判断很重,半热很重,所以着力点还在水和半热,稍微带着一点真有患者就是经常这样平常工作比较忙,头绪多心思缜密,很容易思虑多,容易出现所谓的焦虑症也好,或者是阴性,他每次一难受就来就诊,吃了就好。后来我都给他备单一份真武汤就给他每次一两克一包,四五包,我说难受了,冲一包就行,精神头马上就来了。
我用了白头翁汤之后,他跟我反馈说面部还起痘,但是白脓头没了,再起顶多起几个小红点那个头再没有出现过,患者自己就能感觉到粉刺的变化。
咱们前面这张方子用的是葛芩连、甘草泻心汤,份可不少,还有左金丸,这里黄连并不小,但是总感觉反复起来还有脓头。但是这张方子下去之后,他就明显感觉变成小不点的小点了,也没那么痒没那么疼。所以他这次给我的反馈,我就意识到看来玉亮师兄说白头翁汤确实是应该有特征性的地方
玉亮师兄说那时候自己整个头皮起粉刺,后来吃白头翁汤好了,但是自己头皮都发硬,因为时间太久了,就是底下有这种硬根,他还在考虑怎么解后来他跟我说也找到了这种硬根板结的,咱们说斑痕、暗沉、瘀斑,它就是血证怎么去找血证的思路咱们经方里哪血证的方子能治疗师兄说桂枝茯苓丸当归赤豆散大黄蛰虫丸、下瘀血汤等,这都是临床大神
然后咱们接着看,还是这个患者,就诊时间:2023年6月3号。
主诉:乏力、懵
本次问诊:
食欲:食欲好,量偏多,略腹胀--里虚寒;
睡眠:入睡正常--睡眠好,运动习惯好;
大便:1天1次,大便粘,不顺畅;小便:夜尿1-2次;
汗出:易出汗,饮水后易汗出,吃饭易出汗;
口干:量多,爱喝水;
食冷:吃冰无不适--天热也有关系,他里虚寒,吃冰的又无不适,一般咱们都说是吴茱萸汤证,热和里虚寒同时存在,甚至也可能有一点点里热,表虚完全有可能
头晕:头不清爽--水证;
烧心反酸:反酸一点点;
喜忘:记忆力一般;
孔窍:面部少量粉刺集中在鼻唇沟;心烦:焦虑,偶尔心烦;
欲寐:易疲劳;无力:精神不佳,神疲乏力,精神不振--阴性证;
脉诊:浮,大,有力;舌诊:有齿痕,淡红,薄白--齿痕不重;
浮肿:下肢浮肿一点点;皮肤:粉刺头面部多见,前胸后背有。
病理辨证:阴性,里虚寒、半热、血实、水证
我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一些转化,我这回方子跟原来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关注到患者有一些血证的趋势,我把血证提上来。在全面辨证的基础上,上次吃完特别好。
这次变了我没有用白头翁汤,也没有用其他的连剂
处方:

黄连汤 5份;

肾气丸 1份--在咱们体系里,有阴证、水实、血虚,是综合的,在这些病理基础上,如果看到小便的问题、肢体麻木这些问题是可以选择肾气丸的;

防己地黄汤 2份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血证当看到皮肤上有变化,有血证水证同时存在,防己地黄汤就特别对症

薏苡附子败酱散 3份;
真武汤 1份;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1份--里虚寒。
后反馈粉刺好很多恢复到基本上跟正常人差不多,而且他吃完这张方子精力充沛。
这就是这两三个月我治疗这个患者的变化,除了半证的变化,从葛芩连治粉刺转换到白头翁汤,效果又有了,再后来我仔细辨,他还有黄连汤比如大便粘不顺畅,吃完了有腹胀这其实挺符合他的“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
另外防己地黄汤一般咱们说有精神躁狂才用到咱们仔细看这张方子的组成其实在水证和血证的同时比方说皮肤痒也会引起人抓狂的那种现象,有水证、血证,我们要考虑到有防己地黄汤的可能,我也给他用了两份。
因为怕碍胃,所以我把左丸给换成了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但一般阴性证的人或者相对来说比较弱的人,或者肾不太好的人,这张方子慎用,因为有的用完之后确实人更没劲。所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久寒还得有一些观察吧,这是我最近的一些观察。
薏苡附子败酱散,咱们李老师治疗血证,包括有一点点局部阴证的方子。还有肾气丸在这里患者反馈特别理想
咱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半证主题,关于白头翁汤,被埋没两千年的粉刺大师,另一首被耽误两千年的一首经方我先用一个患者三次就诊的医案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的诊疗过程,捋出最近治疗粉刺的思路的变化,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好,继续学习被埋没两千年的的粉刺大师--白头翁汤,方子看上去朴实无华
组成: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散剂推荐比例白头翁2黄柏3黄连3秦皮3
从治疗角度上来说一般三黄黄芩黄连、黄柏,上中下偏于中下焦的思路
条文比较简,“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我们如果做方证敏感度训练的话,看到热利下重、下利饮水、有热从里就挖这些东西最后落实到白头翁汤
胡老讲白头翁苦寒,收敛作用,本草既治痛又治血,针对脓血便,收敛消炎、止利止血。这是在胡老文稿里提炼出来的,用于热利,脉数下利,热重而且下重,下重其实就是咱们说的里急后重老想拉又拉不痛快拉不出来。或者渴而下利,热导致津液不足,或者下利导致水液的丧失总之是水虚并且有热的痢疾,血便、赤痢,胡老原话叫血汤子,只有血,没有便。为什么里急后重,应该是有破溃,有这种下坠感,总想拉,但是拉的不是有形的东西,是以血和热为主所以说才会有这种热利下重看古人的话就非常的精炼热利下重可以说把这张方子所有核心的感受全写出来了。
胡老也说下重,就是里急后重了,可以加大黄, 白头翁应该搁三两。大黄在这不是为了泻下,我一直认知大黄就是个雇佣兵跟大力士一样,谁给钱跟谁走,是半证就跟着半证是表证就跟着表证;是阴证跟着阴证。谁雇佣我推着我的主人走所以在这里,白头翁、黄柏、黄连加上秦皮,就跟着这些半证的东西,推着这些热往外走,里急后重,不是拉不出来,就把这些热就推出去了。这是加大黄的道理在胡老的医案里确实是加大黄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是胡老的一个个人经验。
饮水多,就是指下利而渴,不象白虎汤的渴,跟白虎汤的那种欲饮水数不解渴(饮水数升,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或者白虎汤口干的这种渴还不太一样,它这种渴纯就是一个失水性的,可能热蒸发了一部分水分,再排泄一部分水分,和这种里热还是要区别的。下利渴欲饮,这是热的关系,不光口渴,还有下利烧灼感,烫屁股的灼烧感
李老师讲,热利下重论述的实际上是两个证,这个“热利”不仅仅论述了白头翁汤证的一个主要症状是下利,同时还阐明了这个下利的病理有里热和半热我理解,如果说有里热,顶多是一份但是半热可能得达到三是这么个比例,它们是掺杂在一起的。“下重”,是一种急迫感,患者在下利的同时还伴有里急后重。就是有明显地下坠感。这是白头翁汤证的一个特征性的症状反应,叫特异性症状
临床实际当中它的症状还要复杂,我们要发现除了热利重之外的东西,像发热、腹痛这一类的症状。如果说人又热又渴又拉肚子,拉血沫子的话,他的肚子肯定是会疼的,而且一般应该会伴有发热,甭管是感染性的还是这种反应性的,实际发生频率比下重要高,下重应该是结果,在下利之前应该会有腹痛、发热。
再说葛根芩连汤,同样是芩连剂,发热、腹痛这一类症状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本身也有下利的可能但是这种下利就是单纯夏天拉肚子流热稀便的这种下利和白头翁汤的里急后重、下脓血又不一样,这是它们细致的区别。这也是咱们今天要讲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关于黄芩和黄连、黄柏之间治疗上的细微差别。葛芩连的热相对白头翁汤更偏上一些在膈肌下,肚脐上胃或者说十二指肠这个部位,其实也是属于半证吧
白头汤的药证,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这四味药都是寒性的、收敛止利的药,也都有清热除烦的作用,因为热导致的这种热烦。白头翁还有凉血行瘀,治疗腹痛、衄血、便脓血的这一类特殊的功能,对应着咱们刚才说的一点点里热,实际临床应用--凉血行瘀,清热解烦;黄连、黄柏相对来说偏半热;秦皮,也是寒性的,大家可能平常用的也少,在这里,我觉得它就偏表了,或者说表的半热。表的半热就贴咱们今天的主题,治疗皮肤的偏头皮的这些粉刺痤疮效果会好一些,这是我在临床的一个观察。在清热止利的同时还有收敛津液、止崩漏带下,治疗一些目疾,就是说眼睛方面疾病的作用。
咱们全面辨证,或者说经方一般不提倡单味药去解,一般都把它放到方子里,我们最后解释的最小单元叫方子方子的比例,所以说就不把它们单拿出来去解,都放到方子里一块,小团队小分队白头汤分队
这里我摘了一下,董洪坦师兄总结的《皇汉医学》精华录:1.白头翁汤:为消炎收敛剂,治热利下重,渴欲饮水,心悸腹痛者。《方舆輗》曰:白头翁有治痢热之殊效,屡用之而奏效。汤本求真:里急后重,排黏血便,恰如赤痢者,白头翁加大黄汤而速愈;2.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白头翁汤证,而有血证急迫者,如黏血便、血便、子宫出血等;3.白头翁:为消炎性收敛药,有作用于大肠之特能;4.秦皮:为消炎性收敛药。
他们解读也都是从从字面解读,都没有超出拉肚子范畴治疗上也像胡老一样说加上大黄效果更好一点这里都没有提到关于白头汤治疗粉刺的方向,所以咱们现在对方剂的拓展应用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半证在皮肤在体表一定有大有可为的空间。
白头翁汤症状: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口渴、便脓血、呕吐、食欲不振、神疲、形体消瘦、恶心、小便短赤、面黄、畏寒、身倦、失眠、神昏、面赤、大便时有肛门灼热感(特征性症状),这种灼热感要注意跟葛芩连的下利灼热感相鉴别。这些都是根据疾病谱总结出来的一些症状
咱们讲几张跟白头翁汤有对仗的一些方子的理解,帮助大家进一步去理解这里我对仗的是里虚寒,因为都是有下利。
理中汤的下利就是咱们常说那种大便不成形拉肚子,但没有到完谷不化的程度,是里虚寒,可表现为吐、喜唾久不了了、心中痞、胁下逆抢心、胸满、留气结在胸、胸痹、身疼痛、发热,这是理中汤症状,从上到下,最后下面是下利;白头翁汤--半热 3里热1,热利下重,半表半里热为主,影响大便,有治疗皮肤的这种趋势这是跟理中汤的鉴别
我们看下其他治疗下利的方剂对比。
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半热、里热;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甘草、阿胶--里虚热、血虚;
葛根芩连汤--葛根、甘草、黄芩、黄连--表虚、半热、里虚热;
黄芩汤--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半热、里虚--这里芍药甘草汤腹痛应该非常明显,而且它的下利有明显的烫屁股或者不成形的这种现象,只是肚子疼拉肚子,而且有半表半里热,比方说孔窍症状。
通脉四逆汤--甘草、附子、干姜--阴性、里虚寒--这种腹泻就属于完谷不化,四肢冰冷、机能沉衰。
通过这几张方子,这一小视角,咱们在学全面辨证和学咱们体系的过程中用一个点去串串到胡老李老师的讲稿里去学通过时间轴的读法或者从前到后的读法,可能会发现很多细节。  
下面分享一个姜佐景医案:热利下重。
曾治一杨左,白头翁汤证。其脉案曰:利下,色鲜红,日二十行,无表证,渴欲饮水,脉洪大。论曰:热利下重者。又曰: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其药味为白头翁三钱,秦皮三钱,枳实二钱,黄连五分,生甘草钱半,黄芩钱半,黄柏三钱。复诊大效。(《经方实验录》中卷)
这是最典型的痢疾,这里加了枳实、黄芩。临床上看不到么标准的规规矩矩按条文得病,没有一个是不复杂的虚实错杂、寒热错杂,都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是倪少恒的医案。
张某,女,25岁,1960年7月9日初诊。
初起畏寒,继则蕴蕴发热,腹中急痛,便下赤白,里急后重,便后灼肛,神志昏糊,胸闷不适,舌苔黄腻,脉濡数。
祛湿清热,投以白头翁汤
白头翁15克北秦皮12克川黄连9克黄柏3克
结果:1剂病略减,2剂热清神爽,痛痢皆减,再服1剂获愈。
大家能看到至少有热,有里热,有出血,有里急后重白头翁汤,就是纯纯的一张白头翁汤,结果两三剂好了也是一个利利索索的白头翁汤的医案。
我检索历代的文献,还都没看到关于白头翁治疗皮肤医案,可能数据量也不太够
下面讲讲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组成:白头翁二两 黄连  柏皮  秦皮各三两  甘草二两  阿胶二两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辨证要点】白头翁汤证又见血便、粘血便而虚乏少气者。
散剂推荐比例:白头翁2黄连3黄柏3秦皮3甘草2阿胶2
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加了甘草和阿胶各二两,这里肯定有急迫症状,有出血的症状了,并且有虚乏少气的。
有一次我们大师兄袁雷师兄那,几个人老在一块吃吃喝喝的在外边休息没那么方便平常我早就是满脸疙瘩了,我吃了几天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就明显感觉真的是不一样那两天还真没有脸上起疙瘩,打那之后我才开始注意到这张方子才开始用的
金匮要略》条文: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我们把产后可以扔到一边,好些时候就不用拘泥男女,核心就是下利虚极,虚极肯定是拉的,要么就是日子久,要么就是比较剧烈,而且急迫,所以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胡老解释本方:产后本虚,复病热利下重益觉虚弱,故谓虚极也。热利下重,法宜与白头翁汤,因气血俱虚故加甘草、阿胶。阿胶不但止血便,以其味甘与甘草协力亦缓中补虚也。本方为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故治白头翁汤证其人虚惫甚,下黏血便,或血便,或有其他出血证者。本方常用于产后或孕妇痢疾便脓血,男性见白头翁证又见血便,黏血便而虚乏少气者,也宜应用。
胡老还认为,妇人在妊娠的时候,下利凶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阿胶对赤痢非常好,同时加甘草,只要有里急后重加大黄没问题的,没有里急后得加甘草、阿胶,这个方子最常用了。
我在读文稿的时候,发现胡老这句话,这就是咱们整个全面辨证的启发。大家看仲景的书,最后全是方证,就是方剂的适应症,最后非到地方不可。所以一般研究仲景书的人,认为经方不好使,不知道哪个方子治什么病,仲景是让你辨证,方子都有一定的适应证候,如“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桂枝汤主之”,用别的方子不行,非常严谨,辨到最后,最尖端就是方证。咱们现在辨证,这个虚的,那个实的,到这个顶点,顶点就是方证,太阳病发汗的方子有二十多个,随便拿个方子发汗行吗?绝对不行,都是有自己的使用场景和自己的病理趋势。太阳病法当发汗,怎么发?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可不是麻黄桂枝那么简单
这是胡老在这个条文后面的一个解释,要不说有时候咱们读书读的不细,我相信这文字在那可能至少得三四十年了,今天才认识到它,我相信李老师肯定就是在这些细枝末节找到了咱们全面辨证的启发
讲一个胡老的医案
女性31岁,诉腹泻便红白粘液,日二三次,夜七次,腹痛里急后重,恶心,纳少乏味,发冷溲黄,服西药无效,现孕已七月,有血吸虫病史。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滑数;
证属湿热滞下,伤及血分,治以清热凉血,兼以祛湿导滞;
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10克,黄连5克,黄柏3克,秦皮3克,甘草10克,阿胶10克(烊化)
结果:服二剂后,大便未见脓血,稍带粘液,每日二次,上方增黄连为15克,黄柏为6克,加茯苓10克,服一剂后腹痛已,大便日二次行仍稀,上方再加焦白术10克,服三剂而诸症愈。
大家看就是用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服两剂之后大便脓血就好了,带粘液,增加黄连、黄柏的量,加上茯苓十克,有水证,或者是帮把浊水散一散,服之后腹痛已,大便仍稀,再加上焦白术就好了多么细致,有时候咱们看这些方子不会用
最后总结一下咱们辨证体系涉及到的治疗粉刺的经方。
表--葛根汤、桂枝汤及其类方、葛芩连、麻附辛--见到粉刺,符合这些方证的很常用我用过麻附辛,有表但陷阴证,效果不错。
里--理中丸、白虎汤类方、承气辈--理中丸是李老师经常举的一个例子,人有粉刺,能不能用理中丸?只要有理中丸证是可以用的。
--泻心汤类、黄连解毒汤、白头翁汤、乌梅丸。
水--五苓散、泽泻汤、茯苓泽泻汤--只要是见到的,尤其是傍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 薏苡附子败酱散、防己地黄汤、肾气丸、赤豆当归散、大黄牡丹汤、当归芍药散、温经汤、芎归胶艾汤。
--橘枳姜汤。
-- 真武汤、附子汤。
好,这就是我总结的治疗粉刺的一些经方,也是所谓的个人经验,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启发。
最后,说说芩连证、黄芩证、黄连证。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细微的区别?
黄连:主治心中烦悸(心脏触诊有热、精神不安),兼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李东垣:凡眼爆发赤肿,不可忍者,宜黄连、当归;宿食不消,心下痞满者,宜黄连、枳实--这是后世时方的一些启发黄连一般认为在中焦,在肠胃里会好一些。
黄芩:主治心下痞,兼治胸胁满,呕吐,下利--程度或者部位趋势相对黄连来说是不一样的,一般偏上,比如头面部
黄连、黄芩:皆治疗“充血或炎性机转”诸证,如心下痞、腹痛、吐利、出血等。--一般都把它们放在一起用
大家看葛芩连和白头翁汤,它们之间的区别恰恰就在黄芩和黄连的区别,这里好多细微的差别,希望以后在学术上成为咱们共同研究的一个议题
另外我在这给大家串一下啥是全面辨证,用一句话就是水、血、气的虚实在表、里、半的趋势表现出的阴、阳、寒、热的特征,而且水血气和表里半是并列关系没有层级关系
另外我理解的半表半里的本质,就是咱们五脏六腑的一个合力就是一个配合就是抵抗力本身,最后是跟里形成的空间做能量交换。内环境,所谓从口腔到肛门,整个里面微生物组生存的环境,这里的寒热虚实,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是被动的只能通过半表半里去做调整
表就是外环境甭管是温度湿度压力这些东西只能去被动的适应,还是半表半里去适应,所以说半表半里一会处理里的不好,一会处理表的不好,所以说是个趋势
然后在这里面、血、气正常的话是咱们的资源,是能量。如果多与少,所谓的虚与实都会变成一种病理状态,分布不均,就会表现出来阴、实的特征,这时候身体就需要我们去解读,去翻译给它相应的帮助这不就是经方吗?这就是咱们所谓的找到经方
这就是我对咱们今天开头说那三个问题的一个解答吧。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小小的启发谢谢大家。

                                                                     编辑:王小艳  李晶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