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谋略那些事 2023-07-26 发布于江苏


《资治通鉴》第五十五卷 汉纪四十七
东汉·汉桓帝延熹九年(丙午,公元166年)

【原文】

太学诸生三万馀人,郭泰及颍川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于是中外承风,竞以臧否相尚,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

【译文】

太学学生共有三万余人,郭泰和颍川郡人贾彪是他们的首领。他俩和李膺、陈蕃、王畅互相褒扬标榜。学生中间流行这样一句赞美他们的话:“天下楷模是李膺,不怕强梁横暴是陈蕃,天下才智出众是王畅。”于是朝廷内外受这样的风气影响,竞相以品评朝政的善恶得失为时尚,自三公九卿以下的朝廷大臣,无不害怕受到这种舆论的谴责和非议,都争先恐后地登门和他们结交。

【解析】

这一段比较敏感,简单说。

时间到上面这段材料,东汉后期著名的”党锢之祸“也渐渐开始累积矛盾。

郭泰、贾彪是洛阳太学生中的领袖人物,影响力极大,直达天听又和李膺、陈蕃、王畅都有不错的关系。

要知道,东汉纸张印刷术尚未普及,能够读书的人少,而读书人更是社会精英。

而某种程度上来,在古代信息环境下,读书人就代表这天下舆论倾向。

读书人或许拿刀不行,但一只铁笔能把黑的写成白的,把香的说成臭的。

得罪了读书人,基本上在史书中不会有好名声,甚至保不齐写几个戏曲来黑一黑。

比如杨家将的潘仁美、包青天的庞太师,就是得罪了一些读书人,甚至更往后,皇帝都不能幸免,比如朱棣、正德、天启、雍正。

东汉当时的政治环境,想要做官没有好名声不行,比如之前提到的为了和袁家联姻的某黄姓名士,就是因为被原配妻子爆出冷料,名声直接臭掉断了仕途。

因此,当这些太学生、读书人还没有形成合力的时候,朝堂官员不太在乎。

可一旦形成合力,就不容小觑,而这股力量也渐渐开始影响朝堂,则说明事情已经开始变味。

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于是中外承风,竞以臧否相尚,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

在这群太学生、读书人推崇李膺、陈蕃、王畅。

而这三人都是和宦官硬刚之人,把他们吹捧的如此之高,反过来就是把宦官们贬的有多低。

另一方面,这些太学生们,年轻、热血,年轻人嘛,初生牛犊不怕虎,特容易觉得自己了不起,聚在一起没事,在洛阳接触信息多,自然就容易针对朝堂政事讨论。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细细品味这东西不一般。

舆论权这个东西伤害太大,因为舆论掌握谁手中基本上就决定了人心走向。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戎是军事,祀是祭祀,但内涵是舆论和思想。

太学生、郭泰、贾彪,还不是朝廷官员,却掌握这种舆论权,是不被朝廷所允许接纳的。

要是他们聚在一起就说学习、论经那还没什么。

但他们一起讨论朝堂、且评论朝廷官员,逐渐形成一股新势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堂,这就不能容忍了。

更何况从政治倾向来说,这些人近亲与宦官对抗的士人集团,自然不会为宦官们所容忍。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这股势力无法被朝堂收编,成为可控,那么未来被处理是大概率事件。

【闲扯】

古语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当掌握着与自己能力、资历、命格等不匹配的力量时,这股力量不会反过来帮你你更强大,只会把你带入一种更危险的环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