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容易生湿,因为脾主运化,吃进去的水谷,离不开气的推动。要升清,就得脾气升,然后肝随脾升;要降浊,就要胃气下降,然后胆随着下降。如果气虚了,脾气不能升,胃气不能降,运化失常,吃的水谷留在身体里,湿气就产生了。 脾气不升,清气就上不到头面,人就会犯困,犯迷糊,不精神。胃气不降,气上逆,就会呕吐、泛酸、口苦、腹胀。 升降是相互的,它是一个圆,以脾胃为中心,肾是起点,心是终点,肝负责上升,肺负责下降,这个圆要不断地转,要有能量的支持,能量的来源就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人通过吃饭再经脾胃运化提供能量。 所以说湿气重,最原始的来源于脾气虚。所以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就是健脾祛湿的方子,用人参、白术补脾升清,再用茯苓排水,甘草调和诸药,通过补脾气来祛湿。 如果湿气过重,炼结成痰了,加上半夏、陈皮,就是陈夏六君子汤 如果脾胃虚寒呢,将排水的茯苓去除,改用干姜,就是理中汤,用干姜温阳祛湿。 如果还有点腹胀呢,说明气上逆,所以加上厚朴、砂仁,这就是砂半理中汤或者香砂六君子汤 如果手脚麻木,是气血亏虚,用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就是八珍汤。 所以方子的加减,怎么搭配,怎么加减,要看身体的变化,所谓有证才有方。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家庭医生超能团##健康科普大赛##超能健康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