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茶寿眉的茶梗是不是废物?看完才知道,作用原来这么多

 小陈茶事 2023-07-27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寿眉是很多老茶友的口粮茶,但新手第一次喝它的时候,很多人会纳闷。

怎么它的茶梗这么明显啊?

连着茶梗采下,对白茶寿眉有什么好处?

先前就接触过一位外省茶友,他从来没见过茶山,并且当地也不产茶叶,所以对制茶过程充满好奇与遐想。

某次在喝寿眉时,那位茶友突发奇想,提出了一个假设。

“为什么你们在采寿眉时,要连着茶梗一齐采啊?能不能只采叶片,不要茶梗呢?”

呃,呃,呃。

短时间内,还真的不好组织语言。

按个人了解的情况,除了一种名为“六安瓜片”的绿茶,采茶时,只采叶片外。

有芽头有叶片的茶叶里,连着茶梗采茶才是常态。

这与采茶过程,息息相关。

《2》

打个比方,空心菜是很多人熟悉的绿叶蔬菜。

但大家在菜市场买菜时,总没有见过,有谁是将菜叶子单独摘下来卖,不要菜梗的吧?

且不说,把菜梗去掉后,叶子没一会就脱水蔫吧,卖相不好看,难以保持新鲜度。

这样做,多么费人工啊。

本来在采茶时,采寿眉,连梗带叶采下一芽三叶、四叶。

采茶工们仅需轻拗一下嫩梗,立马能完整采下。

换成只摘叶片,不要茶梗的方式。

光是人力耗费,同样的“掰叶子”动作,就要多付出3-4倍人力。

同样的采茶人力付出,收获还更少,十分不划算。

如果是按茶青重量来计算采茶工的工资,多采多得,多劳多得。

肯定是连梗带叶采茶,才更有性价比。

换成只要叶、不要梗的做法,估计茶青还在路上,没能来得及送进茶厂加工。

这批鲜叶就蔫了、皱了、没法再做茶了。

所以,这样脑洞大开的假设,可一点也不现实。

《3》

白茶散茶的加工,制茶步骤以萎凋、干燥为主。

看似简单,实际上有不少学问。

要在反复制茶实践里,逐渐摸索尝试,才能提升制茶技术。

从做茶角度看,白茶寿眉不能没有茶梗。

要是按照上述设想,哪怕不计采茶人力耗费,只采了叶片回来,后期也不好做茶。

原本,白茶寿眉是采一芽三叶、一芽四叶。

叶片与叶片之间,有着茶梗保持距离。

行话称为,叶间距。

叶片之间的适合间距,对白茶寿眉的萎凋,有着重要意义。

茶友们可以尝试着代入,手洗了一大盆衣服后,湿衣服湿哒哒的, 水汽很重,要搭在衣架上隔开,才能更好地晾干。

如果将湿衣服全部堆在一块,简直不像样。

白茶寿眉的茶青鲜叶,虽然不像湿衣服那样,表面都是水,但至少也是水灵灵的状态,鲜叶内部含有不少水汽。

要是没有茶梗扮演“衣架”,撑起适合的叶间距。

叶片与叶片之间堆叠在一起,没有顺畅透气与散热,很容易将茶青沤坏。

轻则严重破坏茶味的鲜爽、爽口感。

重则是萎凋不畅,甚至是出现沤味、闷味、沤青味,品质严重下降。

《4》

白茶里,寿眉的茶梗为什么这么明显?

这得从茶树的生长规律,还有采茶要求说起。

白毫银针,只有粗壮芽头。

代表特征是“一旗一枪”,紧实粗壮的茶芽,是“枪”。芽身表面紧贴着的壳状物,名为叶壳、小叶壳等,是“旗”。

旗枪合一,类似旧时的红缨枪,是白毫银针的标准写照。

整体上,白毫银针没有叶片,几乎没梗子。

而白茶白牡丹,原料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

即便带着茶梗也是很细嫩的,梗子比较短。

但寿眉就不同了,寿眉要采茶树嫰梢的三叶、四叶。

而茶梗是连接叶片与叶片的脉络通道,叶片数量多了,茶梗自然更长。

不过,春、秋寿眉里,茶梗表现略有区别。

春寿眉的梗子,比起秋茶更细。

认真看一看颜色,是绿褐色,里面的纤维没有秋寿眉粗壮。

到了秋寿眉这,茶梗会更长一截,颜色也更偏深。

配合着秋茶更为舒展、偏宽的叶片。

整体上,秋寿眉的梗叶外观会更蓬松、外表不羁。

《5》

不过,大家别小看寿眉的梗。

看似其貌平平,但寿眉的茶梗是有用处的。

因为茶树在生长时,茶梗是养分运输通道。

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暂存在茶梗内,等待分配。

茶树根部吸收的水分与养分,通过茶梗,传输到枝梢叶片。

采茶时,连梗带叶采下,才能不错过嫩梗内部积累的养分。

里面包括可溶性糖、天然胶质等。

也正因为寿眉的茶梗“深藏不露”,盖碗冲泡时,才能为茶汤的甘润饱满提供一份力量。

喝白茶寿眉,如果只留下叶片,舍掉茶梗。

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注定是不完整的。

所以,大家可别嫌弃寿眉的梗。

它虽丑,但能让茶汤更好喝。

最后,悄悄透露一点圈内秘密。

得益于寿眉的梗叶舒展,将散茶压成饼时才更轻松。

白毫银针,全是芽,没有梗,压银针饼很考验技巧。

用力太重会破坏养分,但用力不足,压出来的茶饼很松散,不能成型。

而寿眉不一样,将散茶装入布袋内,根据压饼规格进行称重。

接着,再用热蒸汽适度“蒸一下”,让干茶恢复部分韧性,再趁热包揉一番。

包揉的动作,有些类似和面,布袋内的寿眉梗叶会因为摩擦力,部分破裂,流出内在可溶性茶味物质。

当包揉结束伸手摸一下里面的茶叶,你会发觉,微微有些黏手。

这些黏手的物质,来自梗叶内部部分析出的可溶性糖、胶质物。

下一环节的压饼定型环节,这部分物质能发挥“天然胶水”的作用,帮助茶饼的定型。

所以,对比白毫银针,寿眉压饼的过程会更轻松。

《6》

白茶寿眉的茶梗能发挥出来的作用,远不止如此。

前面已经提到,茶梗内部积攒着不少可溶性胶质、可溶性糖等天然茶味物质。

压饼期间,通过包揉、定型等环节,寿眉梗叶内部的茶味物质,已经提前析出部分。

经历烘干后,这些提前析出的可溶物,再次凝结固定,附着在茶饼里外。

从而,能让寿眉饼获得更成熟、更沉稳、更醇厚的风味。

这是清新原味的散茶,所不具备的特点。

同时,也因为寿眉的梗叶发育成熟,内部积累较多可溶性茶味。

优质寿眉在压饼后,才拥有陈化出枣香的机会。

如果是白毫银针饼、白牡丹饼,因为它们的原料细嫩,内部积累的茶味有别,不具备寿眉饼的特色枣香!

从甘醇茶味提供,到帮助茶饼成型,再到促进枣香生成。

寿眉的茶梗虽然不起眼,但能默默发挥不少用处。

白茶是白茶,绿茶是绿茶。

寿眉是寿眉,瓜片是瓜片。

喝白茶寿眉,没必要照搬六安瓜片的特殊采茶法。

做好自己,发挥本色,才更可贵!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