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里闲人 | 当年乡村的那些口袋匠和石匠

 新用户06868399 2023-07-28 发布于内蒙古

第 2257 期

文|张书亮   编辑|王成海

口袋匠

     
我说口袋匠,现在的年轻人会说我瞎说,口袋还有匠吗?

     
有,他和其他匠人一样,当年也是少不了的匠作。

   
早些年,无论乡村还是城镇,装粮食等物大都用口袋。而口袋又多是毛口袋,极少有麻袋、布袋。特别是布袋,不论什么布本来就不多,所以用布袋就很少。口袋匠制作口袋是用牛马驴等动物的毛制作。牛毛还可以擀毛毡之类,马毛、驴毛又短又粗,除了制作口袋好象没什么别的用途。羊毛除了擀毡还可制作衣物等,用途广泛,所以不用来做口袋。

     
我记得村里常来的口袋匠姓高,人们叫高口袋,也叫高师傅。高师傅个子不高,精干秀气,为人也和气,衣裳也齐整干净。他一年四季在外面跑,据说他常住集宁,好象没有家室。因为后来常在我们村住,问别人家的房子,年啦节啦就来住一段时间。

     
高师傅做口袋时先是用个毛挖子把毛梳出来。毛挖子,村里人这样叫。就是两块七八寸方圆的木板子,上面有半寸长的细钢丝,背面钉一根一尺来长的木把。用时把驴毛、马毛或牛毛放一把在有钢丝的木板上,一手拿一把木板,钢丝面对钢丝面来梳毛,人们也叫挖毛。当然这些牛、马、驴的毛都短而且粗散,很容易梳好。梳好毛了,就在一架手摇的纺车上纺成毛线,一坨一坨地放在那。线子纺好了,就在院里架起两个一尺来高的木架子,来织口袋。先在两个木架上拉起上下两层线,就算是经线吧。然后呢用一个木制的弓,把上下两层线吊上。向前一推,底层线上来,向后一拉,顶层线又上来。推一下,用梭子穿一下纬线,再用一把二尺来长的笨砍刀往紧里砍几下。如是反复,便织成了毛线片子。再用毛线缝上,就是一条口袋了。我说得繁琐,其实和织布一样。

我记得那时的口袋做小一点的是三斗大的,也有四斗大的。意思是说几斗大的口袋就装几斗粮食。过去一斗小麦大概四十斤。

     
高师傅是个好人。可是他经常在外面做活,见的事情多。便时常跟人们叨啦些闲话。就这一多嘴,险些坐了劳改队。那年搞运动,来了工作组。就有人给工作组汇报说高师傅说过什么什么话,好象是反动的。于是工作组说先把他抓来审问审问。派了两个民兵愣后生,一根麻绳把高师傅捆来了。我那时才六七岁,跟着看热闹。高师傅个子小身子又单薄,一绳捆得象猴一样了。忘了是谁的家了,反正家里一伙人。

     
那工作组的人是个侉子,问他说:“你就叫高口袋?”他说“嗯”。那工作组的人说:“高口袋,瞧你这名字叫得,糕口袋。你能吃几口袋糕?”高师傅哭声挠痒的说:“咱们姓高,就是一口袋匠,人们叫咱们高口袋。咱们还能吃几口袋糕。”工作组人说:“谁和你咱们了,姓高了?”高师傅说:“咱们说得是咱们,没说您和咱们姓高。”一屋子人笑得一塌糊涂。他说他自己的时候不说“我”字,就说“咱们”,而且发音往往是达们。

     
后来好像也没问出个甚来。反正第二天高口袋又在人群里立着,还说着什么过往的话,继续咱们、咱们……


石匠

     
旧时代的石匠我没见过,就知道我们大队的石匠刘雨老汉。老汉在弟兄们里边排行老四,大概他大哥叫狗娃,所以人们都叫他四狗娃。你说狗娃这名字好听不?我觉得挺好听,你想他父母肯定给他起过正式的名字,可叫他狗娃一是为了能长命好养活,另外叫着也分外亲。比方现在人们养个狗还叫成儿子,因为亲呀!

     
四狗娃儿老汉生得浓眉大眼,身材高大,这是外表。关键是聪明能干,在庄稼人里头是一等人。至于当石匠,据说从来就没有投师学艺,只是见过人家石匠做活儿,就自己干开了。咱这地方不缺的就是石头,弄上斧子、錾子,再加上智慧和力气,便是石匠了。人们说他是柳生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学成才。

     
在我的记忆中,老汉在周围三五十里当石匠,很有名气。村子里都有碾、磨,每年都请他来砍碾磨。至于人们用的猪食槽、碌碡、拉砘轱辘子、拴马石、大门口的接耳石等等普通石器都能做,还不误种庄稼。那几年生产队打大井用石头砌井,他也是技术工。很受人们尊重。只是他砍出来的石器都比较粗糙,比不上南方的细石匠。人家能雕刻石狮子、门墩等各种细活。再说咱们口外也没有上档次的建筑,也用不上那细石匠。老汉手艺不高,但也忙了一辈子,养活一家人,光景也过得挺滋润。

     
老人性格豁达和善,勤于劳作,享得高寿,无疾而终。

     
要说细石匠,我还真见过一位。那是一九六八年,村里来了一个老石匠。五台县人,是个瘦猴子,能说会道,一口五台话。可没少给村里砍碾磨。据说那几年山西因为文革也不做细石匠活。这老汉只好提上斧子走口外,打闹点生活。

这老汉一干活儿,先叫队长给买两斤酒,一边干一边喝酒。他砍的碾磨果然不同于四狗娃老汉。他一上手就把碾磨的旧槽全改变了。砍得渠又深,棱又窄,人们看了觉得不对头。

     
有人说,你这砍得啥碾子,跟我们这儿的石匠砍得不一样。他问你们这儿谁砍的?说,四狗娃儿。他说,啊,我(men)这碾子砍完了,谁也干不成了。四狗娃儿,八狗娃儿也不顶了。还说,你们这碾子是白沙鹅毛石,啊,真正的好石头呀,就是没有好石匠。我这碾子砍得是串粮不烂,推面烂。我这回做完你们能好好儿地用个三五年。我走了不来了,这碾磨也完了。谁也做不了了。

     
人说,过三五年你再来了?咦,三五年……我回去了也死球了,咋砍哩?

     
他说这话时倒还平静,听得人却感到一阵悲凉!老人六十多岁了,瘦骨嶙峋,精神尚好,但谁知道呢?老石匠却想得通透。

     
果然,又过了二三年,队里买回了柴油机、万能磨锥形磨……石头碾磨的命被革了。

     
数年前村里全覆盖,建设新农村,盖新房,修新路,推土机把石头碾磨全推到沟里了。我回去了,想找找当年用过的碾磨、碌碡,也不见了踪影。

     
唉,时代……历史的车轮……了不起……

作者介绍:张书亮,网名山里闲人,男,内蒙古察右后旗人,大半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现已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