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欣赏

 寂寞红山 2023-07-28 发布于北京

古时候的新疆称作西域,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多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各国人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地带。新疆的气候环境特殊,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这就为历史文物遗迹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正是如此,新疆被考古界誉为“文物的天然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收藏着新疆地区已发掘的历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5万余件。以丝毛棉麻织物、文书、简牍、木雕、泥塑俑像及纸绢本人物画等为特色,此外,还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尸标本等。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381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基本陈列中有《新疆历史文物展》、《新疆革命史料展览》、《新疆民族风情陈列》、《新疆古代干尸展览》、《瀚海霓裳——西域服饰的记忆》、《永远和祖国在一起》。

《新疆历史文物展》由“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辽宋金时期”“元明时期”“清朝时期”七个部分组成,集中展示了先秦时期至清代的各时期精品文物。

馆藏文物

距今约4300~3200年 双耳彩陶罐 哈密市天山北路墓地出土

距今3800年-3600年 双耳彩陶罐 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

彩陶罐为夹砂红陶,器形简单,做工精致。陶罐口沿内侧及器身外壁按照不同部位满饰黑色的菱格网纹、菱格三角纹、交叉宽带纹,线条细密规整,美观大方。

欧亚东部地区彩陶文化向西传播的线路,被称为“史前彩陶之路”。哈密盆地跨天山南北,东接河西走廊,西连吐鲁番,是这条彩陶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有“新疆门户”之称。这件彩陶罐的纹饰风格明显受来自甘肃地区彩陶文化的影响。

距今约3000~2500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是春秋时期的文物,用夹砂红陶制成。它通体红色罐身的肩部被涂成黄白色,自罐口而下以深红色绘出三组不规则的网格纹,内填圈点,寓意阡陌纵横的田园;居中一组枝叶卷曲的葡萄藤蔓纹,柔丽多姿,为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陶罐添上一抹新颖俏皮的生活气息。目前国内,绘有田地与葡萄纹饰的彩陶罐仅此一件,它的出土表明,在公元前5世纪新疆地区已开始种植葡萄。另外,从简单的田地纹不难看出,对当时这一地区的人们来说,农业生产已成为生活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正因对农耕和土地的依赖,当时的先民们才会在生活用具画上这些带给他们美好期许的事物。

距今约3000~2500 五羊纹彩陶壶

五羊纹彩陶壶约出土于沙湾县博尔通古牧场山坡上一个游牧部落集体墓地,海拔2000米,牧草茂盛、雨水充沛。初步判断,该墓葬群年代为春秋时期至西汉初期。这件五羊纹彩陶瓶颈部分由菱形、三角形几何图案构成,瓶身部分是以一只跪卧状的盘羊、一只小羊、三只站立的大羊构成。彩陶造型别致,图案精美,五只羊体态健壮,昂首仰望,整体画面以静为主,采取静中有动的艺术形态和手法,勾勒出该游牧部落的生活场景。为新疆首件发现的饰有动物图案的彩陶壶。

距今约2500 双腹耳网纹彩陶罐

双腹耳网纹彩陶罐为战国时期文物,1982年哈密巴里坤南湾墓地出土,陶罐夹砂红陶。通体施赭红色彩绘,有菱形图案、宽纹带、梯形框网格纹。

南湾墓地位于巴里坤盆地东部,出土陶器器形较大,双腹耳陶罐是其最为流行的器类。


新疆彩陶与其他地区的彩陶相比显得比较粗糙,应该与新疆地处沙漠戈壁地带,缺乏黄土地带的纯净细腻的黄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清洗陶土的手艺有关。

双口单耳彩陶罐

距今4000~3000年 彩绘牛头

距今约2500~2200年 翼兽对视铜环

距今3000年 刮削器

距今约3000年 雕花骨梳 哈密市五堡墓地出土

距今3000~2200年 钻木取火器

钻木取火器,是古代先民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用钻木摩擦技术而掌握取火的工具总称;这类用具取材容易,携带便利。新疆发现的钻木取火器,分布地域广、使用年代久、数量类型多、保存状况较好。这一时期新疆各地已经普遍掌握了钻木取火技术。

距今约2500~2300年 弓箭与箭筒

距今2500~2200 蹲跪铜武士俑 (镇馆之宝)

蹲跪铜武士俑1983年出土,高40厘米,中空,用红铜合模铸成。该俑深目高鼻,头戴顶附弯钩的高顶遮沿帽,上身赤裸,腰间系短裙。左腿屈起,右腿下跪。双手环握,拳心相对,手中各有一孔管,原应为弓箭一类的武器。全身肌肉发达,双目凝视前方,显得威武有力。战国墓殉葬武士俑并不鲜见,一般为陶质和木雕,青铜铸造武士俑则极为罕见,其应是战国时期在伊犁河流域活动的少数民族塞种人男子形象。

公元1000年 草原石人像

公元10-13世纪 石面具 新源县出土

敦德布拉克岩棚画——人类滑雪之起源

敦德布拉克岩棚画,位于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河上游沟谷,是在一组岩棚岩画中发现的滑雪狩猎人物岩绘画。考古学家研究认为,其时代距今约1万年,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年代最早的滑雪狩猎的珍贵资料。

战国 对虎纹金泊带 阿拉沟墓地出土

对虎纹金泊带、虎形圆金牌与狮虎形金箔饰三件金饰件皆用金箔模压锤搽而成。

对虎纹金泊带虎形态生动,立体感强,制作工艺精湛,是战国时期最富特色的黄金饰物。

战国 虎形圆金牌 阿拉沟墓地出土

虎纹圆形金牌饰为草原丝绸之路上最典型的纹饰,其上有凸起的老虎纹样,整体卷曲成圆形,肩部和臀部装饰螺旋纹,饰有飞翼,后肢朝上翻转,极富动感。

战国 狮虎形金箔饰 阿拉沟墓地出土

东汉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镇馆之宝)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1995年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三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三条残断。

此锦为古代射箭时所用护臂(射構),护臂所用面锦色彩绚烂,纹样诡异神奇。图案为云气、瑞兽、吉祥语、星纹的精巧设计,在祥瑞气纹样间,有序织出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大瑞”的瑞兽图案,并依次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祥小篆。文字及圆圈纹表现的“五星”图案;织锦织造以白、青、黑、赤、黄五色丝线见出,对应“五星”的吉祥语和星纹设计,呈现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密切关联,鲜明地昭示出汉代阴阳五行思想深刻地影响到奢华织锦的创制,表达祈佑祥瑞的寓意。

经纺织考古专家鉴定,“五星”锦是五重平纹经锦,汉代典型织锦基本都是经向显花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织造非常厚实,经线密度大。这些文字和上面这些鸟兽的图案、云纹的图案,都不是绣的,也不是彩绘的,是织出来的,文字是典型的中国小篆文字。小篆文字在吉祥的云纹,祥瑞图案间巧妙设计,织造出来,显现出汉代织锦设计制作的匠心独具和技艺上乘。

此织锦此汉锦采用的青赤黄白绿五色,皆为秦汉以来发展广泛的植物染料所得,在一块方寸不大的织锦上把阴阳五行学说表现得如此淋漓酣畅,实属罕见。织锦上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星占用辞,是古代先民观察五大行星运行变化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占辞术语,即出现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军国大事有利。科学史家推算出,在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

此织锦织造工艺非常复杂,为汉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一经发现即引起轰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国宝级文物。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北约100千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末端,是中国历史上古精绝国所在地。1995年10月,一件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的织锦出土,其非凡的意义轰动了全世界,将历史上的新疆与中原紧紧连在一起。出土的织锦是一幅护臂,是汉朝皇帝特地赏赐给驻扎在西域的将士,以鼓舞士气,求得国土平安吉祥。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文物中含“中国”二字年代最早的文物,而“中国”在古代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织锦上的祥云、瑞草、珍禽、吉兽等组合图案,以青色为底,采用青、红、黄、白、绿等五色织成,对应着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而五色圆圈图案又分别代表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等五大行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出土,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实物见证、历史见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锦

在同一墓葬里,出土了一件与'五星'锦图案风格完全相同的织锦制品,锦片最大残宽7.7厘米,织出有“讨南羌”小篆文字和云纹、羽人、星纹。发现之初,考古人员仅凭直觉就判定它应当与“五星”织锦一样,两者是使用同一类锦料或从同一匹锦料上裁剪下来的。此后,在研究织锦上的文字时,在文献里找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讨南羌”两段文字先后连句关联使用的具体史事资料,织锦文字可以连读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而两块织锦制品应是使用了同一类锦料,或裁自同一块锦料。再与图案纹样对称的突破点呼应起来,织锦的整幅图案就可以完整复原。

汉代 八龙纹金带扣 焉耆县金疙瘩遗址出土

金带扣方尾圆首呈马蹄形,扣孔窄小,扣舌较短,靠近前端有环孔,并装有活动扣舌,用以扣住腰带。金质模压捶揲成型,设计繁缛,制作精湛。这件金带扣应是汉朝封赏赠赐给西域城郭王公贵族的礼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政治上分裂割据、社会动荡、民族迁徙融合的时期。三国曹魏政权继承汉制,在西域设戊己校尉。西晋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管理军政事务。327年,前凉政权首次将郡县制推广到西域,设高昌郡(吐鲁番盆地)。

448年,北魏设鄯善、焉耆镇。从460年到640年,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了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高昌国,历阚、张、马、麴诸氏。塔里木盆地周缘有鄯善、龟兹、于阗、焉耆、疏勒等绿洲城郭;北疆地区主要有乌孙、嚈哒、悦般、高车、柔然、突厥等游牧政权勃兴更替。

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迁徙,物质和技术的交流传播,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绿洲经济的发展。来自中原和河西地区的移民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水利、农耕、养蚕)不断地带至西域地区,吐鲁番盆地逐步成为了西域政治、经济的重心,推动了中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拓展,加强了西域诸绿洲与中原、西方的联系以及文化艺术的交融,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这一时期,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荟萃、多宗教并存的文化面貌显著。公元前1世纪前后,佛教文化传入西域;4世纪至6世纪,佛教文化在西域广泛传播与发展,并传入中原,对古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魏晋 佛头像

晋朝 坐佛壁画

南北朝 彩绘陶罐

北朝 鸟龙卷草纹绢绣

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代印度,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入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各地高僧辈出、寺塔林立,以佛教经典的诠释、翻译和寺院建筑、雕塑、壁画为内容的佛教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几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丝路北道有:巴楚、龟兹、焉耆、高昌等;南道有:于阗、米兰、鄯善(楼兰)等,构成了繁盛的塔里木盆地佛教文化环形带。西域的佛教艺术极富多元性,既融合了古代印度、波斯及中原文化中的精粹,又有强烈的西域文化特点,并对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文学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地区。大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4一10世纪,佛教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伴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和东渐,形成了鄯善、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多个佛教文化中心。新疆拥有我国时代最早的石窟及佛寺,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等中原石窟深受新疆石窟艺术的影响。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艺术在新疆地区完成了本土化的重要历程,并在交流中不断发展,丰富了中华艺术的形式与内涵。道教在吐鲁番盆地的传播,对北朝时期高昌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北朝 舍利盒

唐 佚名 《伏羲女娲图 》(镇馆之宝)

《伏羲女娲图》出土于196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

“阿斯塔纳”是现代维吾尔语,意思是“京都”,自西汉统一西域后,高昌便是屯田重地。从公元460年到公元640年,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了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高昌国。在公元5世纪中期到7世纪中期,高昌国曾经扼守丝绸之路的要冲。

从20世纪初至今,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过数十幅《伏羲女娲图》。这些《伏羲女娲图》主要出现在夫妻合葬的墓中,一般用木钉钉于墓顶,画面朝下,少数画被折叠包好,放置于死者身旁。

此图纵184厘米、上宽85厘米、下宽75厘米,绢本设色,以白、红、黄、黑四色描绘,人首蛇身,画面上女娲发梳高髻,两腮涂红,额间有花钿,右手执规;伏羲头绾方巾,斜插长簪,左手持矩。两人头部上方绘日形,蛇尾相交之下绘月形,日月各有11颗大星环绕;男女形象四周,也有大小不一的圆点,或散布、或以短线相连,勾画出星宿排列之状,充满神秘色彩。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人类的始祖。以《伏羲女娲图》作为随葬的习俗,最早兴起于汉初的中原地区,东汉时达到鼎盛。以伏羲、女娲为主题的砖画、石刻及随葬品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现,魏晋至唐时,这种丧葬习俗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地区。

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他们手持规矩,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就是一幅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因其与人类生物遗传结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线结构非常相似,题名为“化生万物”。

此图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义,展现了千百年来中原和西域文化交融荟萃的历史,曾入选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节目,国宝级文物。

唐 戴帷帽骑马仕女俑

戴帷帽骑马仕女俑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为唐代手工泥塑彩绘俑。仕女发束高髻,额间花钿,上身穿白色小花纹襦衣,下穿黑色树叶纹图案的绿色长裙,裙上端高及胸部,足穿黑靴,骑在鞍马上,形态典雅,再现大唐贵族妇女的雍容华贵。

唐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

骑马女俑出土于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为唐代手工泥塑彩绘俑。仕女骑着一匹红马,头挽高髻,戴方锥形黑色垂纱高帽,纱笼半遮半露,颇有风韵。

唐代手工泥塑彩绘俑的发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唐王朝的政令在高昌地区得到全面推行,也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让人们更立体直观地领略到唐代女性的精神风貌和大唐盛世的气息。

唐 木身彩绘泥塑鸟髻仕女俑头像

唐 彩绘木雕仕女俑

唐 绢衣彩女舞木俑

此木俑出土于1973年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206号,唐代西州豪门张氏家族的张雄夫妇合葬墓中。张雄夫妇墓出土木俑七十多件,除唐绢衣彩女舞木俑,还有绢衣彩绘长裙女舞俑与彩绘木胎舞蹈女俑,是众多木俑中保存最完好的三尊,这三尊是高昌古国的木俑。

唐代 绢衣彩绘长裙女舞俑

木俑制作方法十分独特,其形象与一般殉葬的俑有所不同。据研究人员分析,其外形与唐朝文献中记载的木偶(古代称木偶戏为傀儡戏)基本一致。

木俑的上衣用的是绫,裙子是用绢和绫拼合而成的,腰带用的是缂丝面料,披帛用的是罗。

缂丝的发现,将缂丝起源于五代,改为至少在初唐时期就已出现。

据张雄墓志记载:张雄字太欢,河南南阳人,是高昌王麴文泰的左卫大将军和都管曹郎中,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显要人物。张氏家族是高昌地区的望族,与高昌王麴文泰互通婚姻。张雄妻子出身于高昌王族。她的祖父先后袭任宁朔将军、横截太守。张雄的姑母为高昌王的太妃。贞观初年,高昌王麴文泰妄想分裂割据,对抗唐朝中央政令的施行。张雄积极主张统一,对麴文泰的分裂行径不满,向麴文泰进行规谏。“规谏莫用”,他便“殷忧起疾”,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去世,终年五十岁。当时,他的次子张怀寂才一周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陈列展厅里,有张雄左卫大将军的古尸展览。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一举平定了高昌小王朝的反叛,并在此设置了西周都督府。从此,唐王朝中央政府的一切政令、制度都在此得到贯彻执行,中原地区的风尚习俗也在此逐渐流行。由于张雄主张统一,所以在唐王朝平定高昌后,他的两个儿子都受到了重用。长子张定和任前延府折冲都尉,次子张怀寂则历任宫中散大夫、行茂州司马、上柱国。

唐 彩绘木胎舞蹈女俑

这三件木俑保存完好,身上精美的服饰,历经千年时光仍旧鲜艳如新,再现了初唐时代的流行风尚,是目前发现的唐代的唯一的一批穿衣俑,非常珍贵,国宝级文物。

唐代 彩绘泥塑戴面具舞蹈俑

唐代 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镇馆之宝)

丧葬习俗:隋唐时期西域地区文化多元,多民族聚居,丧葬文化也呈现多源性和多样性。汉唐时期,大量汉人迁至天山南北,中原地区丧葬文化也传播到西域地区,并留下深深的痕迹。考古研究揭示,吐鲁番盆地深受汉魏规制影响,至唐代一直有着严格的丧葬礼仪制度。西州汉人家族观念强,大都同族聚居,死后共葬一个墓群。夫妻多为合葬,以供子孙祭拜。当地的丧葬习俗完全遵循儒家丧礼制度。每逢元旦,各个家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可见,西州的丧葬习俗体现了中原地区入土为安的人伦情感,更是对儒家孝道伦理主体地位的积极维系。

天王俑在当时作为墓葬“守护神”置于墓室门外,以保护墓主人的安宁,这种葬俗源自中原内陆流行的丧葬习俗。彩绘木雕天王俑,高86厘米,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唐代张雄夫妇合葬墓中发现。

彩绘木雕天王俑双目圆睁,浓眉倒竖,双手微握拳,右臂上举,左臂弯曲,右脚踏一小鬼,一副愤然欲吼的神情,显示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勇士形象,令人望而生畏。木俑头戴橘红色兜鍪,左右护耳向上翻卷,顶立盔缨;

脖有劲胡,颈护以下纵束甲带;胸甲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各有一凸起的绿色圆护;双肩有披膊,披膊为两层,外层作虎头状,虎口中吐出橘红色菱形状的内层披膊;腰带下左右各垂一膝裙,中垂鹘尾;小腿缚扎吊腿,足穿黑色彩绘长靴。足底有一圆柱形榫头,恰好置入小鬼腹部的榫眼中,起到了稳定造型的作用。

全身所披铠甲,用红、黄、蓝、绿、黑等色彩绘制,有流云纹、缠枝花卉纹、宝相花纹等,鲜艳华丽,对比强烈。这些纹饰及色彩都与唐代的纺织品相似。

此俑雕刻精细、刀法流畅,线条优美,装饰华丽,显示出唐朝时期高昌国卓越的木雕技艺,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木雕天王踏鬼俑,堪称古代艺术品中的瑰宝,国宝级文物。

唐 彩绘木雕胡人俑

唐代 生肖兔俑(左) 生肖羊俑(右)

唐代 鸡首人身俑(左)唐代 猪首人身俑

唐代 彩绘骑马文吏俑

唐代 伏听俑

唐代 人首镇墓兽

唐代 彩绘泥塑打马球俑

彩绘泥塑打马球俑出土于197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87号墓。此俑为俑马一体,高37厘米,俑骑于马上,飞奔的白马上男子蓄八字胡须,身穿唐朝流行的圆领紧身酱色长袍,头戴幞头,脚穿黑色皮靴。两目紧盯地面,手臂高挥球杖,做击球状。此俑和马均被刻画得风采神怡形神兼备,令人观后深感震撼,不免对唐代的马球运动的盛行程度遐思一番。

马球,是骑在马上以球杖击球入门的一种运动形式,我国古代称之为“击鞠”、“打球”或“击球”,唐朝时期,马球成为了皇室贵族最喜爱的运动,并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

这件打马球俑躯体浑圆,前胸宽阔,四肢强健,是一尊唐代泥塑彩绘精品,不仅展现了驰马挥杖强体魄的大唐雄风,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见证。

唐代文物

唐代 彩绘泥塑镇墓兽

唐佚名《弈棋仕女图》屏风

此图出土于197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87号墓,纵62.3厘米,横54.2厘米,为屏风画,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画面以弈棋贵妇为中心人物,围绕奔棋又有侍婢应候、儿童嬉戏等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生活的一组工笔重彩风俗画。此图中贵妇发束高髻,额间描心形花钿,身着绯衣绿裙,披帛,手戴玉镯,做举棋未定、正在沉思状。她举棋欲置的手指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较高的绘画技巧。

此图画面线条流畅,质感逼真,赋彩凝重,带有浓丽丰肥的周昉仕女画风格,画中妇人神态优雅娴静,雍容华贵,极具唐代特色的代表性,为研究唐代绘画技艺、服饰艺术、地方民俗,化妆技术、围棋发展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形象资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唐 人首怒像陶饮器

唐代 点心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出土

点心以小麦粉为原料,经捏制或模压成形,烘烤制成。

表面呈土黄色,分四棱式、菊花式、梅花式等,做工精美,造型别致,体现了当时人们高超的面点制作技艺和审美情趣。而饺子、馄饨等食品的出土则是中原饮食在西域广为流传并备受欢迎的例证,充分证明了新疆地区与祖国内陆在饮食文化方面的不断交流交往交融。

唐代的食物

五代 宋辽金 时期 公元907-1205年

五代、宋、辽、金时期,中国历史发生深刻变迁,西域各绿洲城郭、游牧部落经过重新整合,于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朝、于阗三个我国西北地方政权。历史上的西域地方或割据政权,都有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或认为自己是中原政权的分支,或臣属于中原政权。912年,于阗尉迟婆跋(李圣天)继位为“于阗王”,自称唐朝宗属,随唐朝国姓李,是于阗和中原地区天下一宗观念的体现。938年,李圣天遣使向后晋朝贡,后晋册封其为“大宝于阗国王”。

宋代,西域地方政权与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高昌回鹘尊中朝(宋)为舅,自称西州外甥。高昌回鹘使用唐开元七年的历书(《大衍历》),一直延续到10世纪下半期。喀喇汗王朝多次派使臣向宋朝朝贡;其首领自称“桃花石汗”,意为“中国的汗”,所表达的中国是一个统一体的概念。1132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叶密立(今额敏县),建立西辽王朝,随后征服喀喇汗王朝,控制新疆和中亚,典章礼制多沿袭中原旧制。

这一时期,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生显著变化,多元文化竞相发展,多种宗教并存。高昌回鹘、于阗的佛教艺术依然兴盛;10世纪至14世纪,景教、摩尼教随着回鹘等民族信仰而在天山南北多地兴盛。9世纪末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11世纪初攻灭于阗,结束了佛教在于阗千余年的历史。

宋代 扁壶

宋代的一些器物

元明时期 公元1206-1644年

13世纪元朝建立,规模空前的政治统一局面推动了规模空前的民族迁徙,形成了元朝境内广泛的民族杂居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1206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建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1251年,西域实行行省制。这些军政建制,具体地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广大地域的管辖统治,是汉代以后历代中央政权对天山南北各地行使主权的延续和发展。

1368年明朝建立后,西域各地与明朝间保持较密切的朝贡关系。中央政权设立哈密卫作为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并在嘉峪关和哈密之间先后建立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蒙古、沙州六个卫,以此支持管理西域事务。哈密卫的建立,是自汉唐、元朝以来,中央政府对西域各地管辖的继续。

元明时期,新疆地区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多元文化发生了深刻变迁。随着伊斯兰教的不断传播,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日趋衰落。14世纪中叶,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以战争等强制手段,将伊斯兰教逐渐推行到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盆地和哈密一带。至16世纪初,新疆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佛教、道教等多宗教并存的格局。

元代钱币

元代陶罐

元代 《农桑衣食撮要》(书籍影印本)原件现藏国家图书馆

明代

明代 青玉镂雕花鸟蟠枝葵花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

明代“金榜题名”铜镜

明代 铜鎏金金刚总持造像

清时期 公元1616-1912年

清朝是我国近代疆域最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的时期。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1755-1759年,清朝政府在先后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后,于1762年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新疆地区最高军事行政官员,代表中央政府有效实行对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帕米尔广大地区的统治和管辖。为了维护新疆地区的政治稳定和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全,清朝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府体制,通过政治、军事、经济、边防、民族、宗教、文化等一系列更加系统的治理政策,加强了对天山南北的统治,密切了与全国各省份的联系,新疆经济文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近代新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疆域等格局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1884年,新疆地区正式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1912年新疆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在新疆的统治,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中华民国时期。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奋起反抗、共赴国难,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

清代 雕花木印

清代 爱西塔勒

清代 瓷器

清代 青玉泛舟图山子

青铜展厅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设立“国博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在本馆外设立的常态化举办精品展览的专业展厅,在全国也是首家。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器160余件(组),其中一级品34件。藏品整体时间跨度长、门类丰富、器型多样,以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工艺技术、锈蚀表现为纲,系统梳理了这一中华文明代表性物证的发展历程。

商晚期 子蝠盉

西周中期 晋侯簋

西周早期 镂空衡末矛 1956年征集

此器中脊两侧各有一排连续的蝌蚪状镂空纹饰,纹样造型简约、朴素,有效改变了整件器物的装饰风格。

春秋早期 瓦纹酃

距今2500~2200蘑菇状立耳圈足铜鍑

春秋早期 秦公壶

春秋中期 鸟形瓠壶 2002年征集

这件青铜壶的壶身造型可能取像于瓠瓜或水囊一类软质的贮水器物。此类器物主要流行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三晋地区,其壶身造型、顶盖上的鸟以及连接壶身与器盖的提链都是颇具特色的造型元素。有学者认为它的造型来源于北方草原地区普遍流行的皮囊壶,是三晋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交流的产物

战国时期 错银鎏金云纹鼎 2012年征集

错金银是更新期新出现的装饰工艺之一,起源较晚。其工艺流程大体包括三个步骤:铸槽,填金丝(片)或银丝(片),错石打磨。

鎏金与嵌、错等装饰工艺不同,属于器表外部的装饰工艺,不需要预制凹槽。其工艺流程大体包括三个步骤:先炼制金、汞合金的膏状金汞剂,然后将金汞剂涂抹在青铜器表面,最后烘烤加热使汞蒸发而黄金留于器表。

这件青铜鼎的造型典雅,在更新期颇为常见。但器表通饰云气纹,并综合运用了错金、错银、鎏金三种装饰工艺,呈现出富贵华丽的艺术风格。

战国 四叶纹镜

这件青铜镜的装饰纹样看似十分繁缛,实则构思简单。它的纹样可以明显划分为十余个相近的重复纹样单元,中间两层为十个完整的竖置长方形单元,这两层的两端及其上两层被圆形打破,不构成完整的长方形。这些纹样单元以凸起的弦纹分割,正是单元纹样范拼合浇铸后形成的范线。镜背中心的四叶纹样,则是在拼合后的整体纹样范上压塑得来,只是对纹样单元的局部进行了重新构图。

战国 嵌孔雀石钫 2012征集

战国中期 鹰首形盖提梁壶 2013年征集

西汉 彩绘雁鱼缸灯

秦汉时期,青铜器的礼仪功能减弱,实用功能增强。因此,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有着极大的造型创作自由,并立足于实用价值的设计构思。雁鱼缸灯堪称反映这一时代背景的翘楚之作。

这件雁鱼缸灯由雁首及长颈、雁身及雁足、灯盘、灯罩四部分组成,表面施以彩绘,勾画出翎羽、鳞片等。缸灯通过调整灯罩来控制亮度和光照角度,烟尘则通过雁首及长颈引入雁身,溶于水中。雁鱼红灯既长于审美又宜于使用,是造型艺术和实用功能完美统一的青铜器佳作。

带流觚

带流的青铜觚目前仅见此一件,是同类器物中的孤品。然而,二里头文化中发现有相同造型的陶器,可以看作是陶器与青铜器冶铸工艺关系密切的典型例证。

兽面纹单柱爵

青铜爵为酒器,以口缘前部有长流、后部有尖尾为主要特征,流近口缘处的两侧多有两个立柱,其造型渊源应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爵。这件青铜爵虽然铸工比较粗糙,造型古拙,但在育成期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堪称精品。其特别之处在于口缘仅置一单柱,与一般规制不同,比较少见。

虎形足器座

这件器座盘面镂空,四足构思为向盘面攀爬的虎形,四虎与盘面先分铸成型,然后从虎口部位焊接而成。

《瀚海珍衣——新疆古代服饰精品展》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特殊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赋存,使得这里拥有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该展汇聚了先秦时期至清代新疆古代居民使用过的各类服装、鞋帽和装饰品,是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新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服饰文化的重要资料。从朴素衣裳之初具到服饰文化礼制规约之创成,荟萃出新疆古代服饰文化的通古博今,绚丽多彩。

距今4100~3200年 绿松石项链

距今约3000~2000年的金饰

距今约2300年 铁路格夹金腰带

夏 女性毛织腰衣

夏 毛织斗篷

距今约3000-2200年的彩色编织带

汉代 漆篦 洛浦县山普拉5号墓地出土

该漆篦排列均匀,密而不繁,制作非常考究。漆篦两面的图案各不相同,都以黑漆为底,一面饰有红、黄的云气纹;

漆篦造型美观,显得精巧华美,是典型的汉代器物。其造型和装饰风格,与楚文化的漆器相似,很可能是中原地区传入的物品。

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

鸡鸣枕,是由一块“延年益寿大宜子孙”文字锦缝缀而成,中部是鸡身,两端作鸡首相背状,还细致地缝制出了鸡的头部特征等,枕芯为植物茎杆。鸡鸣枕实物在营盘、阿斯塔那等墓葬中有较多发现,显示出了中原地区丧葬文化习俗在西域地区的传播和显著影响。

汉 树叶纹鞍毯

汉晋 半袖绮衣

汉 碳精项链

东汉 玛瑙项链

汉代 各色串珠

西汉 金箔饰

汉晋 镶宝石金戒指新疆昭苏夏台基地出土

唐 珠饰 阿斯塔纳墓出土

唐 金花形饰

唐 铜片串珠耳饰

唐代 宝相花纹云头锦鞋

唐代 蒲鞋

唐 铜眼罩

宋代的帽子

清代 锁子甲

清 绣金线巴旦木棉布 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

清代 民族服饰

清代的一些玉石饰件

《逝者越千年——古代干尸陈列馆》

新疆是世界上出土古尸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鄯善县北火焰山中的苏贝希古墓、哈密五堡古墓、罗布泊等地都有大量古尸出土。新疆的古尸均为自然形成的干尸,与埃及的木乃伊不同,木乃伊是非自然形成的干尸,它经过了人工防腐处理。新疆的干尸是在干燥、无菌、高温的特殊环境条件中自然形成的,是大自然的杰作。古尸对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1980年在罗布泊附近的楼兰古墓中,出土了一具3800年前的女干尸,她全身皮肤呈红棕色,睫毛又长又密,眼睛大而有魅力,下巴尖削,棕黄色的长发披肩而垂。这里的古尸有楼兰美女、哈密贵妇、且末汉子、东汉情侣、唐代高昌王国左卫大将军张雄等。

楼兰美女复原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