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肯定有让你更痛苦的事情

 新用户8546LsRJ 2023-07-28 发布于广东

最近,在看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名就叫做《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心理咨询师洛莉。

这本书,单看书名,就已经非常吸引我了。

因为我深知除却独处自省,跟除自己之外的人聊一聊,是有多么的重要。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没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岛。

深以为然。

生而为人,你可以不擅长聊天,但你一定需要聊天。

翻开书页,登堂入室。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果真没有令我失望。

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的心理学书,因为你会发现,就连心理咨询师自己都要求助心理咨询师。

这个视角,很独特,也很真实。

正如我们总是看医生治病救人,但却忽略了医生本也是平凡人,他们也一样会生病受伤,需要打针吃药。

虽然这本书我目前只看了四分之一,但就是这四分之一,就已经让我记下了满满的笔记。

01

问题一直存在,只是你们都在逃避

作者洛莉身为心理咨询师,也遇到了自己的人生难题。

本已经跟男友要准备开始谈婚论嫁了,谁知男友突然来一句:

我不允许我未来10年里要跟孩子在一起。

这句话简直给了洛莉当头一棒。

他们俩最开始谈恋爱的时候,男友就已经知道她有个儿子。

如果他不能接受孩子,那为什么不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来,而非要等到现在?

这个问题,就像一块大石板压得洛莉喘不过气来。

洛莉深感痛苦难忍,百思不得其解。

再三权衡之下,她托朋友给她找了个跟她没有任何关联的心理咨询师——温德尔进行咨询。

幸运的是,温德尔确实是那个可以帮助她走出迷雾的人。

经过前两次的沟通,洛莉才在温德尔的引导下,注意到了她自己一直都没有注意过,或者说是她一直在逃避的问题。

那就是,她其实从来都没有给过男友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只要他们俩每次一聊到敏感的话题,就会有意无意地绕开。

正应了那句话:

大雪来临之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切离开,都是蓄谋已久。

一味地逃避问题,只会让问题在暴露的时候,让双方痛苦加倍。

02

还有比分开更令你痛苦的事情

洛莉和男友的分开,确实是让她饱受苦痛。

她发了疯似的去监视男友的一切动态。

企图找到是不是只有自己在痛苦,男友在快活的证据。

她向温德尔抱怨吐槽男友的一切。

为此,她写满了好几页纸。

她还大哭。

当然,温德尔也引导她放肆大哭。

在落泪痛哭的上一次咨询中,温德尔就已经向洛丽提出了一个最关键的命题:

相比于分手一定还有让你更痛苦的事情。

不容洛莉否认,她自己堆砌起来的,与男友有关的未来土崩瓦解这个事实,才是最让她悲痛欲绝。

说简单点,洛莉已经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未来,而完全忽视了过去以及当下对未来的影响。

她认为她的生命已经走完一半了,她已经完全没有时间再去处理,一切不在她意料之内的突发事件。

她忍受不了重来,她忍受不了就要到来的将来功亏一篑,所以她痛苦。

真正让她痛苦的,并不是分开这一事实。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洛莉的一个咨询者约翰的身上。

约翰自认为身边的一切人都是蠢蛋,都只会不停地向他索取。

他怨恨周遭的这一切。

但经过洛莉几次的沟通,洛莉发现最让他痛苦的事情,应该是源于他的童年。

但他却一直回避去谈论自己的童年。

不过相信在萝莉的努力之下,约翰会在后面吐露自己的心声,获得属于他的救赎。

我也期待着约翰的重生。

03

写在最后

这本书我仅看了1/4,我已经有种冲动,想要把这本书一读而尽了。

我知道,我也相信,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一定还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

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经历痛苦的最初阶段,人们总是倾向于抨击他人或自己,让怒火向外或向内转化。

深表认同。

向外,无非是无尽的抱怨。

向内,更多是自我否定。

《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还有一个很发人深省的举例,就是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咨询者抱怨最多的不是他不爱我,而是他不理解我

所以你知道比我爱你更浪漫的话语是什么吗?

“我懂你”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值得一看,也期待后面跟读者们有更多交流,分享。

点个在看,与读者们共勉。

感谢你通过阅读,送了我一份礼物。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