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爆剧《消失的孩子》:有这样的父母,孩子如何不消失?

 新用户8546LsRJ 2023-07-28 发布于广东

     

点击箭头处 “蓝字”,关注莓芝味不迷路呀

最近一部网剧《消失的孩子》火爆全网,趁着空闲时间,我也加入了追剧大军。

这部剧讲述了一个永不过时,且永远烫手的话题:原生家庭

有人说,一个人幸福与否,看TA的原生家庭就知道了。

深以为然。

原生家庭的幸福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可以抵达的人生高度。

看着剧中三个孩子的境遇走向,我不得不发出一声感叹:

有这样的父母,孩子如何不消失?




01

一直被学习的杨莫,罹患的何止多动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杨远一家三口看似幸福美满,但也暗藏伤痛。

儿子杨莫罹患多动症给杨远这一家带来巨大的压力。

妈妈陶芳犀利能干,却疏于对孩子的关怀。整天就威逼着儿子莫莫学习,挤不出一点时间来跟儿子出去外面透透气。

就连儿子莫莫很喜欢的一只小狗,也被妈妈陶芳无情地驱出门外。爸爸杨远说儿子已经跟小狗产生感情了,他喜欢这只小狗。妈妈冷漠地反驳道:

儿子也喜欢不上学,那你让他不上学去啊!

长时间身处在无尽的争吵中,感受不到爸妈更多呵护的莫莫,这才暗自生发出想要自己去外面玩,给爸爸准备惊喜的念头。

最令人伤感的是,父母再怎么对孩子百般疏忽,孩子却还能报之以歌。

莫莫认领了一只小狗,名字就叫莫远。只因为爸爸叫杨远,他叫杨莫。

莫远莫远,不要走远。

所幸莫莫最后没有出什么意外,否则他爸爸妈妈真是一辈子都难以完成自我救赎。

钱是赚不完的,父母间的矛盾更不应该影响到孩子。纯粹以父母的身份陪伴孩子,关心孩子,永远是必要且必须的。

倘若上不好这一门课,那莫莫还是会消失的。

换做其他孩子,也是会消失的。




02

心细如发的许恩怀,最令人心疼


说实话,三个孩子中,我最心疼许恩怀。

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一起生活的许恩怀,一点也不曾感受到过家的温暖。

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开始锻炼她照顾自己。

我无法忘记,乳臭未干的恩怀踩在凳子上给自己做饭的画面。

如果说妈妈只是为了培养恩怀的独立能力尚也不为过,但如果说是为了尽早让许恩怀自我存活,她好趁早脱身的话,这将是我见过的最差劲的原生家庭之一。

爸爸终日忙工作,早出晚归。于恩怀而言,爸爸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即便如此,恩怀的成绩还是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是却从来没有人,跟她庆祝过她学习上的荣耀。

直到她爸爸坐牢,他才让警察给恩怀捎话:桌子上的奖状,我看到了。

可当恩怀听到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心中毫无波澜。

因是未成年人,爸爸入狱后,恩怀就只能去许久未谋面的妈妈那里住。

在一个饭桌上,妈妈,后爸,恩怀三个人,无一不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后来,恩怀还是决定回到爸爸家。

还好杨远一家收留了恩怀,以家人之名照顾她,让她拥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归属。

可现实生活中都会是这样的结局吗?我不敢想更多。



03

巨婴袁午,是全剧最大的悲哀


袁午,真是爸妈宠溺孩子,把孩子宠废了的典型。

我很想说,袁午的爸妈是非常迂腐的。你可以宠爱孩子,但一定要宠爱有度,而不是无上限。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袁午找对象都是他妈妈一手操办的。就连跟女方的对话,也是他妈妈一句一句教他说的。

起初女方可能只觉得他耿直,憨憨的,殊不知,袁午还真不是憨,而是就是一个丝毫没有自理能力的巨婴。

袁午所有的人模人样,都是他爸妈一手包装的。

等到他妈妈离世,再到他爸爸离世,他所有的不堪都一览无遗。

袁午虽是名牌大学毕业,可社交能力基本为零,一等一的高分低能。面试失败一次之后,就再未敢踏入职场。

从小到大,他习惯了在父母呵护中成长,辜负了父亲给他起的名字,没有活出正午阳光下的男子汉。

因为赌博恶习、社恐、神经官能症的袭扰,一步步失去了婚姻、失去了孩子监护权,失去了母亲。

不得不说,袁午真的成了生活的旁观者

当父亲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的动力和依靠时,父亲却突发疾病,撒手人寰。

表面看袁午藏尸动机是为了冒领退休金,实质揭露的,是他失去最后一个关爱他的亲人的恐惧,他力图通过藏尸达成与父亲依然共处一室的虚幻亲情,逃避如其梦境中围观者的指责。


可这一切,是袁午的错吗?袁午确实也有错,没有挣脱父母的怀抱长大成人。可我认为真正的原因还是出在他的父母身上。

袁午父母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什么都得帮着,替着他去做。

久而久之,袁午也适应了不用自己动手的这一切,甚至把这个视为理所应当。

可他父母忘了,他们会有死去的一天,且极大可能是先于袁午死去。

他们企图找到另一个替代他们去照顾袁午的替身,可终究还是失败了。

袁午的前妻在离开袁午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没办法像你妈妈一样,把你当成另外一个自己。

我很理解袁午妻子的决定,她不是圣人,她要嫁的是一个丈夫,而不是一个毫无作为可言的巨婴。

人是可以忍耐的,但忍耐从来都是有临界值的。

遗憾的是,哪怕抵达临界值,袁午依然毫无改变。

从一而终,袁午的爸妈才是毒害袁午一生最大的毒瘤。

这样的原生家庭,真是细思极恐。


04

写在最后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领路人,呵护人。

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扣好人生前面几颗纽扣,那孩子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把人生这一排纽扣归位、重组。

轻则孩子病了,重则孩子消失了。

是谁的错呢?

我们都要有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