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译辅行诀中的五味除五证(痞、烦、燥、滞、痉)的真义(廿五味药精经法图)

 书山虫医海龙 2023-07-28 发布于浙江
破译辅行诀中的五味除五证(痞、烦、燥、滞、痉)的真义(廿五味药精经法图)这个廿五味药精经法图中,每两个五行相生的味可以除五证(痞、烦、燥、滞、痉)中的某一证,即:酸苦除烦;苦辛除痞;辛咸除滞;咸甘除燥;甘酸除痉。我们先要弄清楚五证(痞、烦、燥、滞、痉)的性质是什么?似乎还未见有人详细透解分析过。五味对应五行,之前我说了,辛味对应木,咸味对应火、甘味对应土、酸味对应金、苦味对应水.这个概念一定要有,与内经不矛盾,反可以解内经经文。我们先来看一个方子小泻脾汤(及伤寒论的四逆汤):干姜、炙甘草、附子。初看这些药有人会觉得这不正是补脾肾的吗?为什么还叫小泻脾汤?把小泻脾汤改为小泻土汤就好理解了,因脾对应土。辅行诀说味辛皆属木,所以木辛克土以泻土,五行用形象的运动态势去理解就好了,木主升发的态势,木辛升发而泻土之均匀墉滞,因为土为均匀和缓或者雍滞的态势,辅助行诀中(看第一个图)干姜辛为木,为木中土,木升中有土微带降意,土能升能降,附子味辛属木,而又苦属水或者说能降,为木中水,也能升能降。木升而水收藏,小泻脾(土)汤,其实是言其辛木制土之墉,灸甘草味甘属土,故为小泻脾(土)汤,还不是全泻,此泻其实是制约的意思。这个图,我看了两三次就记住了。为什么?因为找到了规律。什么规律,详看后文。辅助行诀中的五味对应的五行才是真解,虽前面文章提过了,但是还要提一下。苦味多收藏,故苦属水、辛木,咸火、甘土、酸金。其实其中咸不是入肾吗、为什么还属火,这里一定要打破固有思维和懂人的先天,婴儿在每腹内,开始是头朝下、脚朝上,那么火上炎入脚,而当出生后,到走路,身体倒转,脚下头上,但是,阳气与火还有朝脚与下焦的惯性,先天惯性,所以我们的阳气也可以下潜于下焦的,所以咸火可火下纳入肾(后天站立的人),这个观点一定要有,不然你就难以深解其妙和人体先后天气机。这很关键,然后很多东西一下了解,我们的脑袋还是先天状态,脑髓肾所主,但在人体上焦,头在母腹内,头朝下,母体肾精所化。咸火能调动肾气,敛阳又升阳,补下焦之阳,所以我们天天要吃盐,咸火,在你伤口撒盐会更辣痛,药,五行中还有五行,很有意思,药五行中的五行,找到规律好记,体为味,用为性气。和药性都很对应的上,全有规律。比如枳实,味酸属金,能收,而气辛能升,属木,故为金中木(味道酸金而闻起来性气辛),能升能降,故能开滞,一收一升如一拉一扯,滞被拉开。所以那天我看了一下,找到规律就很快记下来了。其中有个别难点,比如大黄,咸可降,又带辛味又可升,大黄火(咸)中木(辛),能升能降,又入血分,所以可以开淤滞活血,但是降多一些,因为味道很厚浓郁沉,大黄我尝过多次,通大便,咸能降这里要用到我刚刚说的先天婴儿了。苦中带咸(火),还带辛(木),木为曲直,郁发之木。大黄味很厚,苦中带咸,能降,闻起来微带辛又能升,一升一降如一拉一扯故能活血,降多,故可以通大便泻肝浊(肝与大肠相互别通)。咸又能软坚,为什么,因为咸火能克坚金,所以芒硝咸火,而寒凉水,为火中水,咸软坚而寒清热,大承气用之。上图中的芒硝为火中水,为什么,因为芒硝咸为火,火能克坚金,软坚,但是芒硝又性寒凉为寒水,火为其咸味,水为其性寒,所以辅行诀说的火中水和芒硝的性味完全对应的上。在比如图中的黄芩为水中木。黄芩味道苦,为水,但是辅行诀中又把黄芩归到绿色的木,这个木是何意?苦寒的黄芩难道还带木的升意,为什么,有的人估计在这里卡住了。这里可以用到我的特殊理论,即之前我文章中的导引体证气机论,黄芩清肺热清肺气以升肝木,肺热为郁火(为肝心包下收敛之阳火转而升到肺上之阳火)而肝浮于心包之火为浮火,他都能清,但是以清肺(胆)之阳气与火为主,肺之阳热一降,肝木自升,而且李东垣的师傅张元素也说黄芩清肺火肺气,辅行诀对应的上,黄芩为水中木,而少阳病多郁火。肝下敛之郁火转个弯升到了胆和肺上,故用柴胡散郁、黄芩清里火(下郁于肝,转升到胆肺,郁在里的胆肺之火)。而银花几乎相反,银花,善清肝心包营分之浮火,这很关键啊,本来不说的,这是可以区别同样是寒凉药,但是有凉上凉下,凉营凉气凉血凉卫之区别,如果以为寒凉药,全寒,卫气营血全寒到,就是粗工,不知道药的鉴别与走势,硬记方证而已。刚刚说了银花,善清肝心包营分之浮火,在里之肺卫气稍清一丁点,虽可两清,但是以清上焦清分为主,苦中带甘·苦中稍带甘有补意,甘,能升能降·银花偏清营分之表,黄芩偏清郁在里之气分之热,同是凉药,但是有表里营卫气血之别,不可不区分,不然徒记药物成为书虫,囫囵吞枣。银花一清浮火,有时反等同于敛阳,微带补意,但是又有些许清气分,也等同于微微升,也不是极敛,所以我有时候喝王老吉,因其中有银花,不是很凉,有时候反清后敛阳,味甘,当然治病,要辩证,这是最入微的区别,辨别入微的东西,本来不说的,所以同是凉药有凉上与凉下的区别,有区别就能精准,而非徒记方证对应,不知所以然。问:这种方法我们以前都没学过,根本不会区分。答:这是我一直在区别的,比如,同样是寒凉药,黄连黄柏 知母等苦寒药,他们肯定有区别,所以仲景用他们时候,会区别对待。我们要细细体会隐藏在伤寒论中的药性区别,是后话。我们接下来破译五证(烦、痞、燥、滞、痉)的真实义。继续破译上图,你会发现大秘密,夸张了。不知道书的传承者有发现。找到规律整个图一下记完,稍用心就行。但似未见其他书上写过。你会闻所未闻。喜欢挑战破译最经典中最难的。比如两味相合而除五证,发现沒有把五味化五行后,每两味所能除的某个证都是五行相生的。如 酸苦除烦,酸苦一化五行,金水除烦,烦是什么·烦是心火上炎才烦,金水正好制火,说到这似乎已很有道理了,但我发现·更严谨的规律。就是我们多深入思考一下,很多人正是缺这么一点深入,酸苦金水除烦·能除,则金水必能克之,金水克什么,克木火,也就是说可以把烦看成木火,木火上炎当然烦,然后我发现其余也以此规律完全对应。那接下去,刚刚说了酸苦(金水)除烦(木火)那么接下去是,水木,水木除(克)火土,五行代入五味,水木(苦辛)除火土(痞),也就是苦辛除痞。那么我们看痞和火土对应不,痞,为饮湿与火夹杂,想想伤寒论治心下痞的半夏泻心汤。半夏除湿,芩连清火,完美对应,也就是痞的病机是火土,饮湿土与火互结。那么我们用水木去克火土,水克火,木克土。水木是什么味,水为苦,木为辛,所以苦辛除痞,发现了吧,是否如数学题一样严谨,完美对应。刚说了苦辛(水木)除痞(火土)再接下来,到了木火,木火克土金,代入五味。辛咸(木火)除滞(土金),那么我们看滞与土金相对应不,滞为壅(土)滞·土壅金收,收敛停滞了,所以用木火去除土金之壅滞,即辛咸除滞。其实完全用五行就可解。刚说了木火,接下来要说火土了,火土克金水,代入五味和五证,咸甘(火土)除燥(金水),看燥对应金水不?金水是秋冬,秋冬天气干燥。也完美符合。对吧?太严谨了。说了火土,接下去该说土金克水木了,代入五味,甘酸(土金)除痉(水木),看看痉与水木对应不,水为寒,朩为风,寒闭体表,阳不得舒郁发产生风,所以伤寒论治刚柔痉都用了酸的芍药和甘草等滋津液,虽有风除用风药外,主要以用土金之药为主了。所以五味除五证,五症,可如数学化地去对应,完全可转化成五行。我总结一下酸苦(金水)除烦(木火)苦辛(水木)除痞(火土)辛咸(木火)除滞(土金)咸甘(火土)除燥(金水)甘酸(土金)除痉(水木)完全如数学公式一样严谨,从中我们又知道了古人所说的,烦痞滞燥痉到底是什么,属于什么五行,什么特征,反推了出来,而且又合理,所以《辅行诀》应该是本好书,但除二十五药外,其他药如何归类,需我们实践或去品尝了,以上推演时我没看过图,纯五行相生克一步步推出,即推演时候我没看这个图,但是退出后和此图完全对应,和此图中,哪两个味除烦痞滞燥痉,完全对应大家对五行加深理解,看一篇文章“五行对应五味及阳火为何可以下行”不单五行,我们一定要把五味在脑中成象,不难吧?至于图中的每两味化成某一味,也破译,更有趣,以后再讲了。找到规律后,一个看似繁杂的图,立马变简单。当初对五运六气口算发,对气运千年疑难南北政的破译,也是如此,任何一年的五运六气,几秒内立马口算出来,现在一些书上六十甲子六十几个图罗列,真是多余,因为找到了规律后任何一年的五运六气排列图,已经装在心中,随调随用,几十上百图已记完,闭百度查软件查书还快的多,而且当今流传的气运排列图有的还在五运的排列上有错误。另,有人说内经的五脏苦欲补泻和辅行诀有差别?我看来,其实无差别,内经和辅行诀中的五味完全相通,辅行诀反而很好验证了内经五味的正确。用脚指头都可以想到的是,酸收本来就属金才对,后来看了辅行诀果然如此。所以五味和五行一定要在脑中成像,一定一定要成像,轨迹化,有轨迹可循,而不是死记,重要的事说三遍。形象了就简单了,看内经的五味也就看得懂了。内经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用辛补之,辅行诀说辛属木,用辛补之,正好补肝木。酸属金,金收克木辛,所以酸以泻之。所以辅行诀完全可解释内经的五味。完满地对应。有人问,心,为何甘泻之,而不是苦泻之?答:很简单,火生土,土泻火之气,子使母虚,苦火泻心火也可以。心火用咸补之,也完全和辅行诀对应。辅行诀说咸属火。内经反而证明了辅行诀的一定的正确性。又有人问,内经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为何不是辛泻之(辛木克甘土)?答:脑袋一成象就知道了,苦收藏的状态制约甘和缓均匀的状态。如以生克论,甘土克苦水,也会消耗力量。也就是说,克自己和自己去克,自己去生,都能消耗泻耗自己的生气,四柱也是同样的道理。财官耗自己的气,食神伤官也会泻自己的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