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主战坦克为什么大都是滑膛炮,而不愿意用精度更高的线膛炮

 小飞侠cawdbof0 2023-07-28 发布于北京

摘要:滑膛炮和线膛炮是现代火炮的两大类,在性能上各有利弊。为什么二战以后的主战坦克绝大多数都采用滑膛炮,而不愿意采用精度更高的线膛炮?

图片

        滑膛炮和线膛炮是现代火炮的两大类,在性能上各有利弊。为什么二战以后的主战坦克绝大多数都采用滑膛炮,而不愿意采用精度更高的线膛炮?

       火炮问世之初期,不论是前装炮还是后装炮,都是滑膛炮。但是人们逐渐发现滑膛炮存在精度差、射程近的缺陷,为了改变这些不足,加上火炮技术、铸造技术的发展,在炮膛内壁上打造膛线。

       膛线,也叫来复线(所以早期就将有膛线的步枪叫作来复枪),又由于膛线截面形状类似风车,又称风车线。膛线被誉为是枪管(炮膛)的灵魂, 膛线的作用主要就是赋予弹丸头旋转的能力, 使得弹丸在出膛之后, 能够保持既定的方向,从而大大提升射击精度,同时还能增加射程。

       正是有了膛线,这才使得火炮分为滑膛炮和线膛炮两大类,有膛线的是线膛炮,没有膛线的是滑膛炮。一般的榴弹炮、加农炮、山炮、野炮、高射炮都是线膛炮,而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臼炮则是滑膛炮。

图片

       滑膛炮和线膛炮,可以说各有利弊,滑膛炮炮口初速比较大,威力也相应更大一些,同时炮管使用寿命较长。线膛炮的优点是精度高,射程远,但是炮口初速相对较小,威力自然也小一些,同时因为有了膛线,炮膛磨损加快,使用寿命要比线膛炮短得多。

       在二战时,各国主战坦克的坦克炮都是采用线膛炮,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线膛炮精度高。至于线膛炮炮口初速小的不足,由于当时坦克的装甲防护还不太强,对穿甲的要求还不太高,所以这个缺陷有意无意被忽略了。

       二战集束之后,1950年代主战坦克还是延续了二战中的惯例,继续采用线膛炮。一直到1960年代,情况出现了转变。因为随着装甲防护技术的提升,线膛炮炮口初速小,穿甲威力不足的弊端逐渐开始显露。

       1964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种可以通过炮膛发射的反坦克导弹MGM-51“橡树棍”导弹。苏联也紧随其后,很快研制成功了可以通过炮管发射的3M6“野蜂”(北约代号AT-1“红鲷鱼”)反坦克导弹。

        炮射导弹毫无疑问只能通过滑膛炮发射,所以滑膛炮在坦克上迎来了转机。

图片

       而且还不止炮射导弹,还有一种全新的弹种问世,更是进一步奠定了滑膛炮在坦克上的地位。这就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rmor Piercing Fin 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字母缩写APFSDS)。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从常规的穿甲弹发展演变而来,而穿甲弹的威力取决于炮弹击中目标时的动能和炮弹材料的物理特性,动能主要是速度和质量,物理特性主要是材料的硬度。由于穿甲弹在出膛之后,弹丸的飞行速度会受到阻力和重力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速度,就要采用减小阻力的气动外形,根据物理学原理,细长的外形阻力更小。

       这样就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也就是为了让弹体更细长,弹丸直径比火炮口径要小,但是这样射程和精度都受到很大影响。于是炮弹专家想出了用一个弹托把穿甲弹弹体夹在中间,弹体可以很细长,但通过托的与火炮口径一致,当弹体出膛之后弹托自动脱落,弹体则继续飞行,这就是“脱壳”。

       有了可以脱壳的弹托,弹体细长化的发展就没有了后顾之忧,逐渐发展到弹径和弹长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25,简直就像是一根长杆。但是这样细长的外形在飞行过程中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主要侧风)影响,所以就在弹体尾部采用四片十字形排列的尾翼,以保证飞行稳定性,这就是“尾翼稳定”。

图片

图片

       同时,在弹体材料上,采用密度较大,较为坚硬,并且能够耐受高温的合金制成。这样可以保证弹体在击中目标,与装甲的碰撞时不容易弯折,碰撞时产生的热能也不会降低弹体的强度,以确保穿甲能力。目前通常是采用碳化钨和贫铀制成的合金,其中,贫铀的密度更大,而且撞击过程中依然保持尖锐,是最理想的材料,不过贫铀虽然是经过了贫化处理,还是有一定的放射性,所以饱受争议和诟病。

       在现在的各种穿甲弹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穿甲性能最强的,所以很快就成了最主流的穿甲弹。虽然滑膛炮线膛炮都能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但相比之下,还是滑膛炮更合适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样一来,从1970年代以后,坦克炮的滑膛炮和线膛炮之争,基本上尘埃落定,滑膛炮以绝对优势胜出。

       线膛炮固然有精度上的优势,但是坦克炮更主要的是强调穿甲性能,打得再准,无法穿透装甲防护,那还是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穿甲能力够强,即便精度不高,一发没打中,那就再来第二发、第三发,只要命中就能摧毁目标。

       所以,除了在军事装备上历来比较保守的英国,还继续采用线膛炮,其他国家在1970年代以后的主战坦克上几乎都采用了滑膛炮。而在陆军压制火炮方面,不用考虑穿甲性能,更注重精度,所以自然就基本上采用线膛炮。归根到底,需求决定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