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武:【热点时评】从穿衣戴帽谈起

 新用户5331MFnj 2023-07-29 发布于山东

据大象新闻报道,近日,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要求高一新生入学缴纳4000余元校服费,其中男生校服费为4033元,女生校服费为4043元。每个学生的校服共30-31件,包括春夏秋冬装、礼服装、运动装等。新闻披露以后,迅速引起网友的热议。高一新生交这么多的校服费是否合适?要求统一的穿衣戴帽是否符合审美规律?参见下图:

据西部决策报道,该校工作人员称,校服收费经教育局和物价局审批,“是合理收费”。该工作人员介绍,一套衣服包括上衣、裤子、袜子及鞋子,“冬天还有外套、背心、卫衣、风衣,质量还是可以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们不妨反思如下:

一、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学生一次交4000多元的校服费,客观上将会给每个学生的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浪费。

在现实中,人们可以买当下需要的衣服,即使大富翁,也不会一次购买三年穿的衣服。不仅如此,高一新生的年龄大多是少年,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年龄,不仅身高会长高很多,就连身体的肥胖也难以定数。特别是买鞋子,尤其需要根据脚的大小,通过试穿,感觉合适才能购买,量体裁衣,量脚买鞋,这是基本的常识。很遗憾,该中学相关人员似乎忘记了这些基本的常识。如果高一新生真的一次购买了4000多元的校服,最后就一定会造成极大地浪费。

当然,高一新生缴纳这么多的校服费,全体新生的校服费总额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对于学校相关人员来说,是否还有经济利益做推手?

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从人的本质和天性来看,追求自由,释放个性,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是人的本质和天性。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是符合审美经验和审美规律的,只要学生的穿衣戴帽不出格,学校就应该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衣服的自由和权力。如果高中三年完全穿统一的校服,就意味着学校不遵循审美的基本规律,也意味着抹杀和压抑了学生正常的审美需求和自由穿衣戴帽的基本权利,客观上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审美趣味。

中学毕竟不是军校,更不是军队,在衣着打扮方面,没有必要绝对的整齐划一,应该允许百花齐放,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学生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从审美视域来看,整齐划一固然是一种美,但把整齐划一定于一尊,这在本质上是反审美的,因为只有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才能更好地体现丰富多彩的美。

此外,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体型、相貌和个性可谓千人千面、各有特色。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对于这些学生是美的,而对于其他学生就不一定是美的,美既有共性,也因人而异,具有审美个性。基于此,这种整齐划一的校服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恰恰不符合审美规律。

三、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

中学要求高中生校服统一,看似规范、秩序、甚至整齐划一,但实际上极难操作,因为学校不能盯着学生每天都穿一样的衣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学阶段正是高中生形成精神个性和创造力的最初阶段,学校过于追求穿衣戴帽的整齐划一,客观上不知不觉地就会束缚了学生个性的正常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不经意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形成比较单一的精神个性,甚至僵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可以设想,学校利用权力强求学生用自己的钱购买这么多的校服,这完全违背了法治精神。学生可以叩问:学校有什么权力要求我用家里的钱为自己购买这么多的校服?谁给了学校这样的权力?学校有剥夺学生自主选择衣服的权力吗?说严肃一点,学校强求学生购买校服,本质上就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压抑和异化了学生的主体性。

令人欣慰的是,在网络发酵的影响下,东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4000多元的校服风波,立即组成专项工作组赴学校开展调查。初步调查发现,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在校服采购程序、落实学生自愿购买校服方面未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有关规定。对此,市教育局责成学校立即整改,健全完善校服采购程序,严格落实学生自愿购买校服的规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为东莞市教育局的整改意见点赞。请把穿衣戴帽的权力归还学生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