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知识 | 远离焦虑 家长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sunjinxi 2023-07-29 发布于河南

孩子厌学,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沉迷网络,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有不少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过大、父母过于严厉、缺乏家庭关爱、遭受校园霸凌等,都可能使孩子陷入抑郁。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青少年度过困难时光、解决心理上的问题?2023年4月18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专家席海龙。

孩子出现这些情况 家长要注意

席海龙介绍,青少年在长身体的过程中,心理的耐受力和弹性都不稳定,容易出现情绪变化。由此遭遇应激事件或者遭受压力时,不像成人有那么好的承受力,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充满好奇,有时候缺乏完整的、理性的判断力。学习压力大,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懵懂的恋爱,这些事可能对孩子都有影响。如果家人、学校不给予正确指导,或足够包容,甚至再施加额外压力,青少年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青少年最常见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很多是遇到一些压力变得焦虑、抑郁、愤怒,变得对很多事情不理解,个别还容易产生一些极端事件。不论年纪大小,青少年都会有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最简单的是沉迷网络游戏或视频。还有一些是有精神疾病,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是抑郁症、焦虑症,或和老师、同学、家长沟通时出现问题。

从医学角度来说,青少年有没有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表现来判断,如“吃喝拉撒睡”是否正常,学习功能或者社会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孩子有问题,应及时找专业人士评估。

爱的表现要适度 多或少都可能造成问题

席海龙介绍,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开始,尽量让孩子正常睡觉,不要熬夜。如果睡不着就找医生,让医生来处理。早晨到点要起来,每天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

健康的人需要到社会上去、到外面去,和周边的人交流。所以孩子一定不能窝在家里,一定要出去。如果不愿意与人交流,可以从简单的散步、走路开始,然后到跑步,到和别人交流。建议每天有一个小时体育锻炼,千万不能长期耗在家里。

父母要尽量和孩子平等相待,不要给孩子过多溺爱,比如好吃的就只给孩子吃,大人不吃,这就不平等;或者大人可以大声说话,甚至可以骂人,孩子就不能大声说话,这也不平等。尽量对孩子平等,给孩子自己思考、成长、锻炼的独立空间,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忽视和过分溺爱都是不科学的。

爱的表达要适度,过分和缺少都有可能造成问题。要有一个合理的、融洽的、恰到好处、长期的表达爱的方法。父母在孩子面前少玩游戏,不要长期看视频、看手机,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这样的孩子将来沉迷电子产品的概率会减少。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青少年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其个性、人格、素质,对社会、对同伴的同理心、包容心以及担当等。如果家长都能这样想,就可以从多方面来帮助、锻炼孩子,孩子健康成长的概率就更大。(南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渊博)

(原载于2023年4月20日《南都晨报》3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