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历史典故:北宋时期的“乳山寨兵变”事件

 胶东故事会 2023-07-29 发布于山东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在古代虽非陆战要地,但却具有海防意义。唐宋之际,朝廷就已在此设立相应防御机构(注:唐代在登州和莱州分别设有东牟守捉和东莱守捉,兵各千人)。到了明代,半岛更是成为卫所分布的一个密集区。如今胶东区域内的不少地名,都与上述历史有关。现乳山市的乳山寨镇即是一例。

乳山寨地处乳山河入海口附近(注:古今海岸线多有变化,过去的乳山寨距海应该更近),控扼乳山湾西北区域,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北宋时即在此设寨驻兵。“乳山寨”之称呼,就来源于这段历史。

对此,《宋史·地理志》记载道:“登州,县四,蓬莱、黄、文登、牟平(有乳山、阎家口二砦)。”当代的《乳山市志》也说:“乳山寨,北宋初年,在此屯兵设寨,因位于大乳山北,故名。”

(▲乳山寨的位置示意)

由于史料有限,北宋时期乳山寨的详细情况已难以考证。不过,发生在当地的一场兵变事件,却是有明文记载。

此事具体见于《宋史·赵滋传》中,内容也相对简略,称:

“(赵滋)后为京东东路都巡检。富弼为安抚使,举再任登州。乳山砦(寨)兵叛,杀巡检,州将诛首恶数人,不穷按。滋承檄验治,驰入其垒,次第推问,得党与百余人付狱,众莫敢动。”

也就是说,赵滋(开封人)曾任京东东路都巡检,后来得到安抚使富弼的荐举,执掌登州政事。他在任期间,乳山寨发生兵变,乱兵将寨中主官巡检杀害。登州驻军将领得知消息后,只诛杀了为首数人,而对其他乱兵采取息事宁人态度。赵滋奉命前去调查时,则毫不姑息,将参与兵变的百余人全部下狱,被视为治军严整的案例。(注:兵变的原因,暂时不得而知,多半与军士待遇有关。)

这场兵变发生的时间,在史书中虽无详细记载,但可以通过富弼、赵滋的任职时间进行推断。根据《宋史》的记载,富弼出任京东东路安抚使(驻青州)的时间为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左右,赵滋就职登州在此之后,乳山寨兵变的时间大约相仿。

此外,当时乳山寨的驻防兵力也可从兵变过程中管窥一斑。北宋之际,普通军寨的驻防兵力多在百人至千人之间(西北地区因防御西夏压力较大,人数相对较多)。而参考赵滋逮捕百人下狱的情况来推断,乳山寨的驻军可能在两三百人左右。因为,如果乱兵占比较少,很难兴风作浪;而占比太高,又有法不责众的考量。综合推断,下狱的百人,占全寨驻军的比例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较为合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