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北魏的“汉化”与文字及书法

 三个小布丁 2023-07-29 发布于河南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我们一般情况下说的拓跋魏、元魏、后魏,指的都是北魏。北魏自公元386年建国,到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历一百四十九年、十四帝,相对南北朝时期的那些短命王朝,这算是立国时期较长的朝代了。

(拓跋珪像)

拓跋魏建国之初,定都在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平城。平城作为北魏的首都长达九十六年(198-494),在此期间,由于“分土定居”的原因,北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社会形态由氏族制跃入封建制,各地人口不断迁入平城,使平城成为朔北最大的都会。

(北魏建国之初)

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并挥师南下,经略江淮,兵锋直抵今江苏六合的瓜步。北魏强盛之时的版图,北至大漠,西渐新疆东部,东北达辽河,南抵江淮,前后与江南的宋、齐、梁三朝对峙,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其实力已经压倒了南方。

当然,这个实力指的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至于文化方面,主流仍在南方,这也是我们说起南北朝书法,先南后北的原因。

(迁都洛阳时的北魏)

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的名义迁都洛阳。然后以洛阳为都凡四十年(494-534)。在洛阳汉化改制更加彻底,完成了北魏的封建化历程。

汉化

拓跋氏是草原民族,他们在马背上得天下,当其君临封建关系早已确立的中原地区后,其统驭之术不得不发生变化,开始了“汉化”的历程。甚至我们可以说,北魏王朝的历史,就是一部汉化的历史,由不自觉的汉化到自觉的汉化。我们来看一下:

(北魏在平城时期的汉化历程)

到公元489年北魏在平城立孔子庙为止,实际上,北魏王朝实际上表现出统治者服膺汉族文明的态势。

到孝文帝南迁后,汉化又得以快速推进。举国尚武风气大衰,转而崇尚儒业。至此,鲜卑人以武力征服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国家政权,但他们在文化方面却归附汉人士族所代表的儒学传统。

但北魏的“汉化”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北魏统治者与汉人士族的合作,不仅有着“利用”汉人士族的一面,也存在着被汉人士族拥有的儒学传统“同化”的另一面。汉化就是同化,于是就有了“汉化”与“反汉化”的较量,这是两种文化的较量,其中最典型的是“崔浩事件”。

崔浩事件

对于北魏,崔浩这个人很重要,所以,“崔浩事件”必须说一下:

崔浩(381-450)和他的父亲崔玄伯(?-418)进入北魏政权,备受礼遇,明元帝(北魏第二帝)时,“每至郊祠,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而清河崔氏是当时北方第一盛门,最为著名的儒学大族,崔浩“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崔浩画像)

明元帝读经时,崔浩是老师,明元帝南征时,崔浩是“谋主”,太武帝(第三帝)经略中原,对崔浩也是言听计从,甚至在一次宴会上盛赞崔浩“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前后克捷,皆此人导吾令至此也。”并敕令尚书“凡军国大计,卿等所不能决,皆先咨浩,然后施行。”

依我们所知的历史常识,崔浩当然活不得了。有意思的是,崔浩在太武帝朝官至司徒,而下令诛杀崔浩的,正是太武帝。

450年,崔浩被诛,株连五族。《资治通鉴》记载:

帝命允为诏,诛浩及僚属宗钦、段承根等,下至僮吏,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

被株连的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都是儒学大族。可谓杀得干干净净!

杀崔浩的理由呢,是崔浩所著《国记》(即北魏历史),崔浩秉笔直书,结果行文“备而不典”,“讪鄙国化”,说白了,就是历史中记载了北魏建国历史中的不能直书之事,说了北魏创业史的实话(坏话)。

仅仅是这个原因就会被诛五族吗?当然不会,“崔浩事件”的实质是“汉化”与“反汉化”的较量,这导致了崔浩的悲剧。崔浩想恢复儒家的政治理想,建立高官和儒学合一的贵族政治,这实际上触怒了据有政治地位而无学术文化的鲜卑贵族阶层,这些既得利益者当然不干,于是,崔浩死了,被诛五族。

说简单点:北魏前期,鲜卑人的汉化是不自觉的,而当“汉化”触犯到他们的特权时,他们抵制汉化却是自觉的。

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北魏的“汉化”是挡不住的历史必然,到孝文帝时,北魏基本达成了全盘“汉化”,汉化彻底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禁止胡服和袒裸之俗;变鲜卑人籍贯,规字“代入南迁者,悉为洛阳人”并且规定“死葬洛阳,不得还北”;改变语言为汉语单音为“正音”,改变姓氏为汉人姓氏;与汉人通婚等等……

还有,使用汉字。

北魏的正字

鲜卑人汉化的基础是汉字。他们使用汉字,大概始于参与中原内战的西晋末年。到太武帝时,下达了整齐文字的诏令,并“颁下远近,永为楷式”的“新字千余”。这其实借鉴于东汉的《熹平石经》和曹魏的《三字石经》。

(回忆一下《三字石经》)

我们要知道,古代正字的学者往往是当时的书法家。由于正字工作兼有学术性和技艺性,当时有能力承担这项工作的只能是北方士族中的学者。

公元439年,北魏平定凉州,一批在西晋末年避乱西州的学者东归平城。其中包括文字学家江彊(文威),他的曾祖江琼学于著名书法家文字学家卫觊。

北魏迁都洛阳之后,还进行过一次大型字书的编辑工作,发起者就是江彊的孙子江武,没用的体制,是《说文解字》,只是这本定名为《古今文字》的书,编了九年之后,因江式的去世没有完成。

北魏流行的字书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北魏时期一直是以《急就篇》为课本,即标准的字书。甚至北朝后期仍然流行《急就篇》,而到了那个时候,南方已经开始流行梁朝新编的字书——集王字《千字文》。

(《急就篇》北魏写本)

我们知道,《急就篇》是将常用字按类别分章,编成韵文以便记诵的识字书,那时的一切书籍的传播要靠人工抄写,学童读的《急就篇》,也同时是习字的范本。所以书法家的写本最受重视。唐末学者记载的《急就》古本,几乎都是是著名书家的写本,汉魏有张芝、锺繇。两晋有索、卫夫人、王羲之,南朝是萧子云,北朝呢,就是上面所说的崔浩。

北魏后期,南方的字书《小学篇》传入北方。不用说,《小学篇》的书写体势一定比《急就篇》要新妍,大概北魏后期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贵族子弟就是根据这本《小学篇》取法南方的书法。

北魏朝廷任用的书法家

北魏君临中原地区以后,任用的汉族士人多供职于中书省、中书学(后期改为国子学),从事制礼乐、拟诏令、授经业,帝王的诏令往往由“工书”的士人书写。

北魏初年,朝廷文告多出自书法家崔玄伯笔下。再稍后,就是崔浩了。崔氏父子是北魏时期第一流书家,帝五将他们引置左右,不仅借重其社会声望、学问、文才,也看中他们的书艺。

再有就是崔衡、谷浑等儒士。跟上面的崔氏父子一样,他们作为书家是兼善书艺,而不是以书法为专业。他们司事诏令之类的文秘工作,近似于东汉的“待书御史”。

到了北魏后期,一些专以工书而无儒学背景的书手也被引入宫禁。比如沈法会。他任东宫“侍书”,这表明,在北魏宫内,也已经和南朝一样重视书法的传习了。

下一篇,我们读平城时期的北魏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