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晓光 | 那些渐行渐远的民俗器物

 新用户06868399 2023-07-30 发布于内蒙古

第 2259 期

文|邵晓光   编辑|王成海

01、汤婆子

汤婆子又叫"锡夫人"、"脚婆"、"锡奴",是旧时家中的取暖用具,宋代始具,延续至今。

汤婆子有铜制、瓷制、锡制,以铜制居多。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鼓腹。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圆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为防止渗漏,盖子内有厣子。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这样晚上睡觉便十分暖和。

汤婆子的使用应以南方居多。北方到了冬天,多有火炕。被窝里寒气不重。而南方则不同。一到冬天,空气潮湿,房间内阴冷。特别是到了夜里,被窝冰凉。汤婆子当然就可发挥作用了。

"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汤婆子兴于何时,已不可知。但从一些古代留下的文章典籍里可知其始于宋代。如《清稗类钞》记述﹕"铜锡之扁瓶盛沸水,置衾中以暖脚,宋已有之。"由此可推断最晚宋代汤婆子已经进入到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这大概是目前对汤婆子最早的记述。宋代人们的生活追求雅致,出现了许多追求舒适安逸生活的器物。如汤婆子、竹夫人等器物即是。

汤婆子也有称锡夫人。在元人所作《东南纪闻》中有这样的记述:"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暖足,因目为汤婆,亦曰:锡夫人。"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也说到汤婆子:"袭人回家奔母丧,晴雯便忘了为宝玉暖被铺,说,'终究暖和不成,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 "

汤婆子的制作在宋元时期可称为高科技。先是人工将铜板锤打成两个半球体,并在一个半球体中心位置上开孔作流,然后再进行精密焊接,使两个半球体严丝合缝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系列工艺就是在今天也不是轻意完成的。考究一些的汤婆子还会在器物的表面錾刻出各种吉祥纹饰。其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及至现代,人们的取暖方式多样化,特别是电褥子、空调出现后,汤婆子才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退出,进入到民俗收藏行列。目前在收藏市场上,一件品像中等的汤婆子大约在八百块钱左右。若品像上乘,保存状态良好,价格可能会更高一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市场价格还会不断走高。

进入到21世纪,国内兴起怀旧风潮。采用现代工艺制作的汤婆子重现市场,其造型准确,工艺精湛,吸引了不少市民消费者的目光。人们追捧的目的不是使用,而是追寻一种久远的记忆。还有一些年轻人将汤婆子作为喜庆吉祥的"洞房饰品"

02、鞋拔子
 

如今,当你走进任何一家古玩市场,在民俗器物摊位上一定能够看到鞋拔子的身影。鞋拔子似乎成了民俗收藏的当家花旦。这说明:一是这种器物虽已离开了人们的主流生活,但尚未走远;二是这种器物还有较大的存世量;三是这种器物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鞋拔子又叫鞋溜子。过去穿家做中式布鞋时,把鞋拔放入鞋后跟,只要踩一下,就可以轻易、快速地把鞋子穿好,简洁、方便。鞋拔子的使用主要限于中式布鞋,包括单鞋、棉鞋。为了让鞋更为跟脚,中式布鞋往往在制作时鞋口略小,穿着时过于紧凑,使用鞋拔子后,便于提鞋。自西式鞋样成为人们足上主打之后,鞋拔子的使用空间大大缩小,进而成为了一种文化收藏品了。鞋拔子除了穿鞋时使用外,还有一个衍生的用途,就是过去姑娘出嫁,娘家的陪嫁物品中一定要有一只鞋拔子。

鞋拔子离开大众视野的时间并不久远。现今六十岁以上的人大都使用过鞋拔子。笔者儿时穿奶奶给做的棉鞋,轻便且暖和。但小孩子脚长得快,往往是今年过年做的新鞋,来年冬天再穿鞋口就过紧,这时就必须使用鞋拔子了。

鞋拔子的造型都是下端弧状,下部仿鞋跟形,形似“牛舌”,上窄下宽,上端有柄,柄长短不一,柄的顶端一般有孔,经孔穿绳便于悬挂,有的鞋拔子顶处雕刻成鹿首、佛首或是孔雀形状,寓意着吉祥如意。表达老百姓的审美追求、幸福观。

鞋拔子的材质有较贵重的象牙、牛角、玛瑙、兽骨、金属、红木等。常见的有铜质、铁质、铝质及合金等普通金属,以铜制居多。铜制鞋拔子中以铜较为常见,白铜则更受藏家追捧。

鞋拔子背面是光面,一般无字无图。正面都刻有图案,也有刻以制作的堂号。图案大都比较简单,堂号则相当于今天的广告,也可视为制作实名制的体现。也可以成为研究当地手工业发展史的第一手资料。

鞋拔子起于何时已无可考。就现存考古出土的实物所见,湖北江陵宋墓出土的宋代小头缎鞋,江西元墓和江西扬州明墓出土的尖头弓鞋,乃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后凤头鞋,这些鞋的后跟,大都有多出一块、高出鞋帮的用来"提鞋的物件"。这说明当时尚未有鞋拔子的用场。或可说明鞋拔子的真正问世是清代以后的事了。

民间俗语用"鞋拔子脸"来形容一种造型不受看的人的脸型。还有一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长了一幅鞋拔子脸。但据考证这是清人在有意丑化朱元璋。从朱元璋的子孙的长像来看,朱元璋的长像也不会太差,不至于长成鞋拔子脸。

现今的收藏市场上,由于鞋拔子存世量较多,故价格还不是很高,品像较好的白铜制鞋拔子大约在二百元左右,一般的铜制作的鞋拔子当在一百元左右。有纹饰的要比没有纹饰的价格高得多。一些特殊材质制作的鞋拔子价格就要高得多了。

 象牙制鞋拔子

牛角制鞋拔子

 可折叠鞋拔子

03、糨糊刮子

 可以这样说,“60后”认识此类器物的人已经不多了,“70后”认识此类器物的人大概就更是凤毛鳞角了。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这几乎是每一个农村家庭中必备的物件,城市普通家庭中也可以见到。

要了解这个物件的用场,必须先了解一项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打袼褙。

过去人们穿着的布鞋,无论鞋帮还是鞋底,制作材料都是袼褙。袼褙的制作材料是碎布,把碎布制作成袼褙的过程中,这个俗称为糨糊刮子的物件是不可缺少的使用工具。

在家里打袼褙简单易行,工具有剪刀、袼褙板、糨糊盆、泡面桶、铁锅等,还有就是这个糨糊刮子。打袼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道工序:

01.熬糨糊:先在泡面桶里泡上白面,让其发酵,然后将发酵好的面糊过滤,去除杂质,接着把面糊倒进铁锅里熬制,糨糊的稠度以能用糨糊刮子挑起为最佳。

  
02.撕“铺衬”:就是用手将破旧棉布(铺衬)按面料的纹理撕成布块、布条叠齐待用。


03.做准备:用一块长方桌大小、且平整的木板做袼褙板,把袼褙板用凳子等支撑起来,一边留一尺左右的空间,以便放置剪刀、糨糊盆、糨糊刮子、“铺衬”。  


04.打袼褙:开始打袼褙时,先用糨糊刮子挑起糨糊并均匀地涂
在袼褙板上,然后把大块“铺衬”铺平粘在板上作袼褙底,再将小一点的“铺衬”一块块“压茬”粘在大“铺衬”上,一层铺好后,再用糨糊刮子刷一层糨糊,再铺一层“铺衬”。就这样一茬压一茬地糊,直到最后,用大块“铺衬”作袼褙面。袼褙根据需要一般做成二至六层。这些工序完成后,把袼褙板放在阳光下晾晒一至两天就成了一张既硬朗又富有韧性的成品袼褙。

从上面的袼褙制作过程看,这把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现在遗存下来的糨糊刮子来看,多为铜制。采用的是铜板打制而成。一头留柄,一头制成对称的桃形。不失为一件工艺品。糨糊刮子也有竹制,但收藏价值就远逊于铜制的糨糊刮子了。

据说糨糊刮子也有其衍生和作用,就是服侍婴儿时,当婴儿便在了衣服被褥上,还可以用糨糊刮子来清理宝宝的排泄物。这也算是器物的多功能表现吧。

这种铜制的糨糊刮子市场价格大都在一、二百元之间。价格不高却富有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民俗器物还是值得收藏的。

作者介绍:邵晓光,男,1955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0年初中毕业后,在包头一家砖厂从事烧砖工作。1977年参加高考,进入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从事过宣传、新闻、管理等工作,并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先后担任过报社副总编辑、博物馆执行馆长、民企宣传策划总监等职务。现任中国铁道管理协会编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