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自己内定一个反对者

 新用户65120Joi 2023-07-30 发布于山西

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

手握资源的一方运用手中资源压制不同于己的批评声音是一种很难抵挡的诱惑。

一篇文章中的两句好有道理的话。感慨见识之不同凡响,多看多思对抵挡一个人的思维定势还是很有效果的。

一个组织架构内,通常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群体组成。使一个组织逐步进化、良性发展的必要制度就是有效、平等的对话与监督。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声音,甚至是批评,而且是来自弱势一方的批评,而且能对批评的声音进行严谨的分析、判断,再进一步做出改进,这个组织就是一个不可能从内部被瓦解的组织,内部强悍了,外部自然也就难以攻破。

对于个体,似乎也不例外。独断专行为啥被反对?是因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再强悍,也有可能正好碰上大脑打了个小盹,开了一会小差而出现思维短路的情况。

个人能达到这种高度,需要的是一种修养。组织能达到这种程度,需要的是制度保证。能让发声者愿意发声的制度,即使批评错了,只要没有“武力”批评就不至于产生任何不良后果的制度。

对于个人,没有制度的约束,对于相比自己弱势一方的批评,反抗、辩解是一种本能。源于本能是一种动物性的体现,说的粗一点、本质一点,是兽性的体现。人和兽的差别中应该有一丁点是理性思考的差别,能思考,说明即使是回击,也不是当下感性的回击。而是一种讲道理、摆事实的理性“回击”。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的“回击”,实质就变为了一种基于事实的平等对话,这就更利于个人的良性发展。

个人的发展中,若没有一种常伴左右的人格平等的“批评之声”,很可能就走向了自我感觉良好的伪坦途了。为了避免陷入泥潭,在潜意识中给自己找一个反对者,犹豫不决时能从正反面三思后取舍,对鞭策自己快速成长是有利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