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台二十八将

 院长室 2023-07-30 发布于河北

历史源起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大封功臣,将张良萧何韩信并列为三大人杰,后世称为“汉初三杰”,这种荣誉表彰功臣的方式,后被汉宣帝继承。[8]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刘询为表彰辅佐其实现中兴的功臣,于麒麟阁绘制大将军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等十一人的画像,被称为“麒麟阁十一功臣”。[9]
东汉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追思跟随其父光武帝刘秀一起打天下的中兴功臣,便于洛阳南宫的云台绘制以邓禹为首,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祜、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肜、銚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二十八将的画像。此后再添加功臣王常李通、窦融、卓茂的画像,一共三十二人,而马援因外戚的身份未能被列入。[2][1]

人物简介

高密侯邓禹

邓禹(2-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年少时游学长安(今陕西西安)时与刘秀相交。更始元年(23年),刘秀前往河北时倾心追随,并力劝刘秀招揽英雄,开创基业。随刘秀击败王郎[a]、平定铜马,平定河北,后以前将军之职统率二万大军西取关中。建武元年(25年),于安邑(今山西夏县)大破更始军,平定河东,同年刘秀称帝后,被授予大司徒之职,爵封酂侯,食邑万户。后再破更始军于衙县(今陕西白水),招募降众,所部号称百万,赤眉军攻入长安,更始政权灭亡时,邓禹见赤眉兵锋太盛,长期避敌等待时机。曾一度攻占长安,后屡次被赤眉军击败,仅率24名骑兵返回宜阳(今河南宜阳),并辞去大司徒之职,数月后再拜为右将军。[10][11]
高密侯邓禹
建武四年(28年),与邓晔、于匡大破延岑,建武十三年(37年),东汉统一后,被封为高密侯,食邑高密等四县,后因朝廷罢免左右将军,加封为特进。明帝刘庄继位后,晋升为太傅,最终于永平元年(58年)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谥号为“元侯”。永平三年(60年),明帝刘庄排定云台二十八将时,以邓禹为首。范晔在《后汉书》中认为,邓禹徒步投奔刘秀,可谓是慧眼识人,统兵西取关中,虽然未能成功,但也弘扬了刘秀的道义,进退有据,不被刘秀猜忌,成就古代君臣美好相处的典范。[10][11][1]

广平侯吴汉

吴汉(?-44),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吴汉年轻时家贫,担任亭长之职,后因宾客犯法,逃往渔阳郡(今北京一带)避祸,以贩马为生,于更始元年(23年)出任安乐县令。王郎之乱时,劝说渔阳太守彭宠归附刘秀,率部南下攻灭王郎,被刘秀拜为偏将军,爵封建策侯,后被授予大将军之职,征调幽州十郡兵马出征,先后斩杀幽州牧苗曾、尚书令谢躬,击破青犊、铜马等起义军,平定河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被任命为大司马,进爵舞阳侯,次年统兵平定邺东、邺西、南阳等地农民军及更始军,后获封广平侯,食邑四县。[12][13]
广平侯吴汉
建武三年(27年),统兵于广乐(今河南虞城)大破刘永十万部众,协助盖延攻克睢阳(今河南商丘)。此后征讨董宪、围困隗嚣,后于建武十一年(35年),与岑彭等将领攻打蜀地公孙述,岑彭被刺杀后,率众攻克成都、平定蜀地。此后率部北击匈奴,南平蜀郡守将史歆之乱,建武二十年(44年),病逝,谥号为“忠侯”,刘秀按照大将军霍光的丧礼安葬吴汉。范晔在《后汉书》中认为,吴汉跟随光武帝刘秀以来,常位居上公之位,始终得到刘秀的宠信,因其质朴简单却又强大有力。[12][13]

胶东侯贾复

贾复(?-55年),字君文,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年少时喜好读书,学习《尚书》,新莽末年担任县掾,后趁天下大乱聚众起事,自号将军。更始元年(23年),率部归顺汉中王刘嘉,担任校尉之职,更始政权内乱时,劝说刘嘉脱离刘玄自立,后经刘嘉推荐前往河北投奔刘秀,得到赏识。贾复跟随刘秀破王郎,平铜马,作战勇猛,诸将折服,先后被授予破虏将军、偏将军、都护将军等职。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被拜为执金吾,爵封冠军侯,此后接连攻打洛阳、南击郾(今河南郾城)、东降暴汜,又南平召陵(今河南郾城东)、新息(今河南息县)。建武三年(27年),晋升为左将军,率部于新城(今河南伊川)、渑池(今河南渑池)大破赤眉军,又与刘秀会师于宜阳,降服赤眉军。建武十三年(37年),进爵为胶东侯,获赐食邑六县,一生征战未尝败绩。后朝廷罢免左右将军,以列候归乡养老,加封特进。建武三十一年(55年),贾复病逝,谥号为“刚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认为,贾复为人刚毅,品行正直,拥有高尚的节操,归乡养老后,闭门谢客涵养自身的气度。[14][15]
胶东侯贾复

好畤侯耿弇

耿弇(3-58年),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新莽上谷太守耿况之子,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耿弇少时好学,善于骑射,喜好将帅权谋之略。更始政权建立后,21岁的耿弇代父前往长安归顺刘玄,途中遭遇王郎之乱,侍从选择投奔王郎,耿弇不从北上拜谒刘秀,返回上谷劝说耿况归顺刘秀,统率上谷、渔阳骑兵南下攻打王郎、收复涿郡等二十二县,攻破邯郸,被刘秀任命为偏将军。不久后,耿弇被任命为大将军,与吴汉征发幽州十郡兵马,跟随刘秀攻打铜马、赤眉、青犊等起义军,平定河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耿弇被封为建威大将军,后爵封好畤侯,食邑二县,率部大破延岑、攻灭渔阳彭宠。建武五年(29年),耿弇率部征讨张步,以“围点打援”之术大破敌军,平定济南,后又连战连捷,降服张步及其十万部众,彻底平定齐地(今山东)。[16][17]
好畤侯耿弇
此后耿弇西拒隗(kuí)嚣,又跟随刘秀进军陇右,收复陇右大片疆域。建武十三年(37年),主动上缴大将军印绶,以列侯身份列席朝会。永平元年(58年),耿弇病逝,终年五十六岁,谥号为“愍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认为耿弇一生平定四十六郡,攻克三百城池,未尝败绩。刘秀认为耿弇平定齐地的功劳,难度要超过韩信当年平定齐国[16][17]

雍奴侯寇恂

寇恂(?-36年),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人,东汉开国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出身于地方豪强,初仕为郡功曹,深受上谷太守耿况器重。王莽新朝败亡后,寇恂说服耿况连结渔阳,斩杀王郎使者,投奔刘秀,被刘秀任命为偏将军,封为承义侯,后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刘秀平定河内(今河南武陟)后,被任命为河内太守,负责运转粮草,供给军资。后与偏将军冯异大破苏茂、贾强两万更始大军,并斩杀贾强。建武二年(26年),重新启用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与侯进平定颍川严终、贾期等人之乱,后获封雍奴侯,食邑万户。历任汝南太守、执金吾,跟随刘秀征讨隗嚣,智取隗嚣部将高峻,后于建武十二年(36年)病故,谥号为“威侯”。东汉名将邓禹评价寇恂,认为其文武兼备,有管理百姓治理天下的才能,认为河内富足,非寇恂无人能够镇守。[18][11]
雍奴侯寇恂

舞阳侯岑彭

岑彭(?-35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新莽棘阳县长,曾率众坚守宛城抵抗绿林军,后举城归降,被封为归德侯,隶属于刘縯(yǎn)。刘縯被杀后,归属于大司马朱鲔,因功历任淮阳(今河南周口)都尉、颍川太守,后归降刘秀,拜为刺奸大将军,负责监察各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任命其为廷尉,代行大将军之职,后劝降朱鲔归顺刘秀。建武二年(26年),岑彭率部攻打荆州,后南方大乱,吴汉率部劫掠乡里,逼反邓奉,岑彭率部降服许邯,晋升为征南大将军,与耿弇等人征讨邓奉,跟随刘秀平定邓奉,彻底解决荆州等地割据势力,因功爵封舞阴侯。[18][15]
舞阳侯岑彭
建武八年(32年),刘秀亲征陇右,岑彭率部攻取天水,并与吴汉于西城围困隗嚣刘秀认为不应该得陇望蜀,后因汉军粮尽,岑彭等人烧毁辎重,率部返回。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与吴汉等人发兵六万征讨公孙述,刘秀命令征讨蜀地公孙述以岑彭为主,后岑彭派遣部将鲁奇等人抢攻浮桥,大破蜀军,因汉军军纪严明,百姓纷纷归降,刘秀又任命其为益州牧。岑彭率部抵达江州后,连克平曲、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派遣部将攻至广都(今四川成都),岑彭攻下武阳后,率部绕到延岑大军身后,驻扎在彭亡,后被刺客诈降刺杀,刘秀赐予其谥号为“壮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认为,东汉开国中兴名将中,唯有岑彭和冯异在函谷关以西,方城以南建立独当一面的战功,是诸将中军功最大的名将。[18][15]

阳夏侯冯异

冯异(?-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时喜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新莽末年为颍川郡掾,曾率部抵御汉军,刘秀率部攻打父城时,冯异出城巡视,被汉军擒获,后被堂兄冯孝等人推荐给刘秀,并愿意为刘秀招降城池,率部投奔刘秀,被任命为主簿。更始元年(23年)跟随刘秀前往河北,被拜为偏将军,破王郎,平河北,爵封应侯,因冯异为人谦让,诸将论功而不争,独坐树下,也被称为“大树将军”。刘秀平定河北后,冯异担任孟津将军,与河内太守寇恂镇守孟津,抵御更始将领朱鲔等人,后冯异以书信劝说李轶,分化其与朱鲔的矛盾,趁机率部攻取北攻天井关(山西省泽州),攻取上党郡(治所今山西长子县)两座城池等地。采用离间计令朱鲔刺杀李轶,趁机渡河大破朱鲔,追至洛阳围城一周后班师。[18][15]
阳夏侯冯异
建武元年(25年),冯异力劝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邓禹率军未能平定关中时,冯异代替邓禹率部西取关中,于华阴(今陕西华阴)招降赤眉部将等五千余人,后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建武三年(27年),邓禹兵败逃回宜阳后,冯异收拢汉军,于崤底(即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大破赤眉军,后率部平定关中。建武六年(30年),光武帝刘秀派遣冯异征讨陇右,于栒邑(今陕西旬邑)大破隗嚣部将行巡,迫使北地投降东汉。建武九年(33年),祭遵去世后,冯异代理征虏将军之职,隗嚣死后,部将王元、周宗改立隗纯为主,继续对抗东汉,冯异率部斩杀赵匡等人,次年,汉军攻打落门(今甘肃武山)时,冯异病逝于军中,谥号为“节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认为,东汉开国诸将,只有冯异和岑彭建立独当一面的战功。[18][15]

鬲侯朱祐

朱祐(?-48年),字仲先,南阳宛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年少丧父,后随母前往外祖刘氏家居住,与刘縯刘秀相识,跟随刘縯、刘秀起兵。初随刘縯担任护军,刘縯死后追随刘秀镇抚河北,后从平河北,常常力战陷阵,立下奇功,被授予偏将军,封为安阳侯。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朱祐被任命为建义大将军,次年改封堵阳侯。从征邓奉,兵败被俘,后率部攻取新野(今河南新野)、随县(今湖北随县),于东阳大败延岑,阵斩张成。建武四年(28年),取代岑彭统率侯进、耿植于黎丘(今湖北宜城)围困秦丰,斩杀张康,后降服秦丰,又击败延岑余部,收复三座县城。建武九年(33年),屯兵抵御匈奴,后于建武十三年(37年),改封为鬲侯,增加食邑至七千三百户,两年后返回京师洛阳,上交大将军印绶,参与议论朝政。建武二十四年(48年),朱祐去世。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朱祐,认为他为人质朴正直,崇尚儒学,统兵作战,以攻取城池为根本,不允许部将滥杀无辜及劫掠百姓。[19][20]
鬲侯朱祐

颍阳侯祭遵

祭遵(?-33年),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时喜好经书,为人恭敬俭朴,刘秀昆阳之战大败王寻后路过颍阳时,祭遵追随刘秀,担任门下史。后追随刘秀转战河北,担任军市令,因执法严明,晋升为刺奸将军,从平河北后被授予偏将军,爵封列侯,后晋升为征虏将军,爵位定为颍阳侯。曾与景丹等将领攻打箕关(今河南济源)、弘农等地,活捉张满,大破邓奉之弟邓终。建武四年(28年),涿郡太守张丰联合彭宠反叛时,祭遵耿弇等人讨伐张丰,后祭遵率部抵御彭宠并平定其地。建武六年(30年),率部与耿弇、盖延等将领从天水征讨公孙述隗嚣阻挡汉军通过,后祭遵多次击败隗嚣,建武八年(32年)平定隗嚣后,刘秀前往祭遵军营犒劳士卒,次年病逝于军中,谥号为“成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祭遵,认为他廉洁谨慎、克己奉公、将其获得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卒,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18][21]
颍阳侯祭遵

栎阳侯景丹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临潼)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时曾游历长安王莽主政时招揽人才,景丹被征召担任固德侯的相国,后晋升为朔调连率副贰[b]刘玄的更始政权建立后,归顺“玄汉[c]”,担任上谷长史。王郎之乱时,景丹与上谷太守耿况归附刘秀,后与耿弇寇恂等人统兵支援刘秀,被拜为偏将军,封为奉义侯,从破邯郸,平定河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被授予骠骑大将军,次年改封为栎阳侯,后与吴汉、耿弇等人击破五校农民军,降服部众五万余人。后陕西农民军攻破弘农时,刘秀派遣患病的景丹出征,十余日后病逝于军中。汉光武帝刘秀认为,景丹为北边的大将,确实是担任大司马的合适人选。[20][22]
栎阳侯景丹

安平侯盖延

盖延(?-39年),字巨卿,渔阳要阳(今河北丰宁)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盖延身长八尺,以勇力著称,早年出任郡列掾、州从事,后任渔阳太守彭宠营尉、行护军之职。王郎之乱时,与吴汉谋划归顺刘秀,率部南下跟随刘秀从平河北,被拜为偏将军、爵封建功侯。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被任命为虎牙将军,后进爵为安平侯,先率部攻克敖仓(今河南荥阳)、酸枣(今河南延津)、封丘等地,又征讨刘永,于睢阳大破刘永部众,并平定沛、楚、临淮三郡。建武三年(27年),睢阳(今河南商丘)复叛,盖延率部攻克睢阳,刘永被部将所杀,次年,又击败苏茂周建,并征讨董宪。建武六年(30年),屯兵长安,随军征讨隗嚣,后攻取陇右街泉(今甘肃秦安)等地。建武十一年(35年),与中郎将来歙(xī)攻打河池(今甘肃徽县),未能攻克,后因病返回京师,被任命为左冯翊,后增加食邑至万户。建武十五年(39年),盖延病逝。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盖延,评价他勇猛有力,建功于睢阳。[23][13]
安平侯盖延

安成侯铫期

铫期(?-34年),字次况,颍川郏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期容貌不凡,矜持有威严,刘秀经略颍川时,听闻铫期的忠孝之名,于是征召他出任贼曹掾[d],后跟随刘秀镇抚河北。王郎之乱时,刘秀等人逃至信都郡(今河北冀州),铫期被任命为偏将军,率部平定真定(今河北正定)、宋子(今河北滦城)、乐阳(今河北石家庄)等地,又与钜鹿(今河北平乡)大破王郎部将,王郎覆灭后,因功被被任命为虎牙大将军,又率部征讨铜马等农民军,平定河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被封为安成侯,食邑五千户,出任魏郡太守,镇抚地方,后历任太中大夫、卫尉等职。建武十年(34年),铫期病逝,光武帝刘秀追赠其为卫尉、安成侯,谥号为“忠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认为他重视信义,担任将军以来,攻取城池,从不允许部将劫掠百姓,他在朝堂之上时,忧民忠君,还会犯颜直谏。[18][21]
安成侯铫期

东光侯耿纯

耿纯(?-37年),字伯山,钜鹿宋子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出身于官宦之家,早年游学长安,后被王莽任命为纳言士[e]。更始政权建立后,耿纯归降,后被任命为骑都尉,持节安定赵氐和魏地。后结识镇抚河北的刘秀王郎之乱时,率领宗族宾客二千多人跟随刘秀征讨王郎,被任命为前将军,封为耿乡侯,后从平王郎,再破铜马。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封其为高阳侯,后率部攻打刘永、破定陶,真定王刘扬欲反叛时,耿纯持节赦免幽州、冀州,并斩杀刘扬兄弟三人,因功被授予东郡太守,镇抚地方。建武四年(28年),率部降服东平太守范荆,又平定泰山、济南等地农民军,次年因受牵连被免去东郡太守之职,后随刘秀征讨董宪。建武六年(30年),改封为东光侯,后辞职返回封地。建武八年(32年),因东郡、济阴起事,刘秀因耿纯在卫地极具威望,便任命其出任太中大夫,随同李通、王常等人率军征讨。耿纯入境后,招降农民军,大军不战而胜,后复任东郡太守。建武十三年(37年),耿纯去世,谥号为“成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耿纯,认为耿纯、刘植兴义兵,率部抵抗王郎之乱辅佐刘秀建立东汉[24]
东光侯耿纯

朗陵侯臧宫

臧宫(?-58年),字君翁,颍川郏县(今河南中牟)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曾为县亭长,后加入农民军被任命为校尉,跟随刘秀出征,以勇武著称,跟随刘秀北上镇抚河北,被授予偏将军,从平河北。建武元年(25年),臧宫被任命为侍中、骑都尉,后进封为成安侯。建武三年(27年),与征虏将军祭遵大破更始部将,后又统兵攻取江夏郡(今湖北新洲),因功晋升为辅威将军,进封期思侯。建武十一年(35年),跟随岑彭吴汉等人征讨蜀地公孙述,后率部大破荆门(今湖北宜都)、沈水(今四川射洪),击败公孙述部将延岑、公孙恢,逼近成都,与吴汉一同攻破成都,消灭公孙述,因功被授予广汉太守,镇抚蜀地。建武十三年(37年),臧宫改封为酂(zàn)侯并增加食邑,后回朝以列侯身份参与朝政,并改封朗陵侯。建武十八年(42年),被刘秀任命为太中大夫,次年率部平定单臣、傅镇等人的叛乱,最终于永平元年(58年)去世,谥号为“愍侯”。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认为他勤劳而少言,恭谨诚信而质朴,所以经常受到重用。[25][13]
朗陵侯臧宫

杨虚侯马武

马武(?-61年),字子张,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武加入起义军,后进入绿林军中,被任命为侍郎,曾与刘秀一起在昆阳大败王寻,后刘秀镇抚河北时,跟随尚书令谢躬攻打王郎。谢躬被杀后,马武率部归顺刘秀,跟随刘秀征伐河北,马武经常担任先锋破敌。东汉建立后,被任命为侍中、骑都尉,封为山都侯,后晋升为捕虏将军。曾与盖延征讨刘永,大破庞萌,西击隗嚣,后于建武十三年(37年),被改封为鄃(shū)侯,增加食邑。因杀军吏获罪,马武前往洛阳,交还将军印绶,被刘秀削减食邑五百户,改封杨虚侯。建武二十五年(49年),曾率部征讨武陵(今湖南常德),汉明帝时期,统兵大破西羌,后增加食邑七百户,增至一千八百户。永平四年(61年),马武去世。范晔在《后汉书》中认为,马武嗜酒,但豁达敢于直言,有时醉酒后,面对刘秀也敢于直言,没有避讳。[24]
杨虚侯马武

慎侯刘隆

刘隆(?-57年),字元伯,南阳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汉朝宗室,王莽摄政时,其父刘礼与安众侯刘崇起兵诛杀王莽,因事情泄露被杀,刘隆因年少而幸免。曾游学于长安,新莽时出任骑都尉,后追随刘秀,被任命为骑都尉,因与冯异抵御朱鲔李轶,致使妻儿被杀。建武二年(26年),被刘秀封为亢父侯,后担任诛虏将军,征讨李宪。建武十一年(35年),出任南郡太守,两年后改封竟陵侯,增加食邑。后因垦田不实罪,被免为庶人,一年后复封扶乐乡侯,跟随马援出征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因功封为长平侯吴汉死后,晋升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后以列侯身份参与朝政。建武三十年(54年),改封为慎侯,三年后病逝,谥号为“靖侯”。明代学者陈实在《百问策》中评价刘隆,认为他与朱祐刘植等人,或拥有汗马功劳,或拥有运筹帷幄之功,虽然功劳不同,但都是东汉政权的护卫者。[24][26][27]
慎侯刘隆

全椒侯马成

马成(?-56年),字君迁,南阳棘阳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为县吏,后归顺刘秀,被任命为安集掾、郏县(今河南郏县)县令。刘秀镇抚河北时,弃官投奔,跟随刘秀平定河北,东汉建立后,被刘秀任命为护军都尉,后晋升为扬武将军。建武四年(28年),率领刘隆等人围困李宪,经过十六个月的围困,一举攻克舒城(今安徽庐江),平定江淮,后因功被封为平舒侯。建武八年(32年),从征隗嚣,出任天水太守,次年代替来歙(xī)统兵破河池(今甘肃徽县),平武都(今甘肃成县)。建武十四年(38年),屯兵常山(今河北元氏)、中山(今河北定县)防备匈奴,修筑鄣塞,十里一候,后晋升为中山太守,上将军印绶。建武二十七年(51年),改封全椒侯,并辞官返回封地,最终于建武三十二年(56年)去世。明代学者陈实在《百问策》中认为,马成善于修筑鄣塞,曾于战争中受到重伤。[26][20][28]
全椒侯马成

阜成侯王梁

王梁(?-38年),字君严,渔阳要阳(今河北滦平)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为郡吏,后被渔阳太守彭宠任命为狐奴(今北京顺义)县令,王郎之乱时,与盖延吴汉等人统兵支援刘秀,被拜为将军,随军攻破邯郸、从平河北,被赐爵关内侯,出任野王县令,与河内太守寇恂一起南拒洛阳,北防天井关。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因谶语被刘秀授予大司空之职,爵封武强侯。次年,与吴汉等人出征,王梁不奉诏令,擅自出兵,后被刘秀下诏斩杀,因宗广不忍心诛杀,送往京师,被赦免担任中郎将。率部击败赤眉、五校等农民军,大破苏茂、败庞萌等割据势力,因功晋升为前将军,后兼任山阳太守,镇抚地方。建武七年(31年),遭受弹劾,奏请辞官归乡,后被刘秀任命为济南太守。建武十三年(37年),改封其为阜成侯,并增加食邑,次年病逝。范晔在《后汉书》中认为,王梁和孙咸因为名字对应谶语,这才登临高位。[29][20]
阜成侯王梁

祝阿侯陈俊

陈俊(?-47年),字子昭,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时担任郡吏,更始元年(23年),担任太常将军刘嘉的长史。刘秀北上镇抚河北时,因刘嘉的推荐,投奔刘秀后被任命为安集掾,跟随刘秀于蒲阳(今河北完县)击败铜马军,因功被任命为强弩将军,后大破五校农民军,并斩杀其主帅。五校农民军余部退入渔阳郡,陈俊统率骑兵追杀,彻底消灭五校农民军余部。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陈俊被封为列侯,后晋升为强弩大将军,进封新处侯,率部先后攻克匡城(今河南长垣)、顿丘(今河南清丰)、河内、南武阳(今山东临沂)等地,出任太山太守。建武五年(29年),跟随耿弇东破张步,后出任琅邪太守,镇守齐地,曾统兵攻打董宪,击杀反叛的张步。建武十三年(37年),刘秀增加陈俊食邑,改封其为祝阿侯,次年被征召回朝,最终于建武二十三年(47年)病逝。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认为陈俊镇抚贫弱,约束军队,让其不得干预郡县事务,得到百姓的歌颂。[13]
祝阿侯陈俊

参蘧(qú)侯杜茂

杜茂(?-43年),字诸公,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州)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秀镇抚河北,招募人才时,杜茂投入刘秀麾下,被任命为中坚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杜茂被拜为大将军,封为乐乡侯,后改封苦陉侯,率部北击五校农民军,降服广平(今河北广平),再破五校农民军,收复魏郡(今河北临漳)等三郡之地,因功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建武七年(31年),杜茂统兵北上屯田于晋阳等地,防备匈奴,后与雁门太守郭凉攻打卢芳部将,因贾览前来救援而战败。建武十二年(36年),刘秀增派刑徒前来戍边,杜茂大兴屯田,增加运转物资,促使卢芳部将前来归顺,卢芳败亡投奔匈奴,次年,杜茂改封为修侯,并增加食邑。建武十五年,因部将杀人被免官,削减食邑,降爵为参蘧乡侯,后于建武十九年(43年)病逝。明代学者陈实在《百问策》中认为,杜茂和王梁,因应和谶语而率部攻打五校农民军,这是非常勇敢的行为。[26][20]
参蘧侯杜茂

昆阳侯傅俊

傅俊(?-31年),字子卫,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襄城亭长,刘秀起兵后前往投奔,被拜为校尉之职,导致宗族被灭。跟随刘秀于昆阳之战中大败王寻,后晋升为偏将军,又追随刘秀前往北上河北,从平河北。东汉建立后,被任命为侍中,进封为昆阳侯,后晋升为积弩将军,与岑彭合兵破秦丰,率部平定扬州。建武七年(31年),傅俊去世,谥号为“威侯”。明代学者陈实在《百问策》中认为,傅俊景丹、李忠等人,不论战场破敌,或是出谋划策,功劳不同,但却能够追随刘秀有始有终。[20][26]
昆阳侯傅俊

合肥侯坚镡

坚镡(?-50年),字子伋,颍川襄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为郡县吏,刘秀镇抚河北时,经人举荐被刘秀任命为主簿,后拜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东汉建立后,被任命为扬化将军,封为濦(yīn)强侯。后与诸将攻打洛阳,降服朱鲔,建武二年(26年),董欣反汉,坚镡亲率勇士夜间偷袭,大破董欣。邓奉反汉时,汉军大将万脩病逝,坚镡南拒邓奉,北当董欣,粮草断绝,以野菜充饥,坚守一年多时间,每战身先士卒,深受重伤不退。刘秀南征邓奉时,坚镡里应外合,平定邓奉、董欣之乱,因功担任左曹,常跟随刘秀出征。建武六年(30年),被封为合肥侯。建武二十六年(50年),坚镡病逝。[20]
合肥侯坚镡

淮陵侯王霸

王霸(?-59年),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时曾为狱吏,新莽末年天下大乱时,主动投奔刘秀,跟随刘秀于昆阳大战中大破王寻王邑,后返回故乡。更始元年(23年),刘秀路过颍阳时,再次追随刘秀来到洛阳,后跟随刘秀前往河北。王郎之乱时,跟随刘秀逃至信都,被任命为军正,封爵关内侯,随军攻破邯郸,斩杀王郎,后因功进封为王乡侯,并从平河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王霸被任命为偏将军,进爵为富波侯。建武四年,与马武征讨周建,面对苏茂的援军,王霸智败周建与苏茂,次年因功被授予讨虏将军。后屯兵于函谷关,率部平定荥阳、中牟的盗贼,建武九年(33年),王霸与吴汉等将领攻打卢芳的部将贾览等人,因匈奴骑兵相助卢芳,汉军未能取胜,后担任上谷太守。次年,王霸与吴汉等人再攻贾览,王霸担任先锋大破贾览,并斩杀匈奴骑兵。建武十三年(37年),王霸被改封为向侯,并增加食邑。建武三十年(54年),改封为淮陵侯,最终于永平二年(59年)病逝。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王霸,认为他镇守上谷二十余年,与匈奴乌桓交战上百次,很多好的建议都获得实施,使得北部边疆没有战事。[21]
淮陵侯王霸

阿陵侯任光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时以忠厚著称,新莽时曾任郡县吏等基层官员,绿林、赤眉起义时,宛城被汉军攻破后,任光因衣服华丽,差点被杀,后被光禄勋刘赐所救,于是便跟随刘赐参加起义,后被任命为安集掾、偏将军,曾跟随刘秀昆阳之战中大败王寻王邑。更始元年(23年),绿林军攻破洛阳后,任光被任命为信都太守,王郎之乱时,河北郡县全部归顺王郎,但任光依旧忠于更始政权,并与都尉李忠、信都县令万脩等人决心固守城池。次年,刘秀等人逃奔信都时,任光与李忠、万脩等人亲自迎接,被刘秀任命为左大将军,封为武成侯。后率部智取钜鹿(今河北巨鹿),传檄各郡县,征讨王郎。攻破邯郸后,刘秀派遣任光返回信都担任太守。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任光被封为阿陵侯,获赐食邑一万户。建武五年(29年),任光被征召至京师洛阳,不久后去世。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任光,认为他能够洞悉事态发展,坚守城池,刘秀能够从容平定河北,全部依靠任光和邳彤的归附。[24]
阿陵侯任光

中水侯李忠

李忠(?-43年),字仲都,东莱黄(今山东烟台)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时曾任新博属长[f],更始元年(23年)时被任命为都尉之职,王郎之乱时,与任光一同固守信都并归顺刘秀,被任命为右大将军,封为武固侯。跟随刘秀征讨王郎,李忠对于攻破的城池秋毫无犯,深得刘秀的赞赏。李忠等人围攻巨鹿时,王郎派人攻破信都,欲以家人招降李忠归顺,李忠斩杀投奔王郎的部将马宠之弟。刘秀允许李忠返回信都救援家属,但李忠认为忠心侍主,无法顾及家人,后刘秀派遣任光统兵救援信都,但途中兵将全部选择投奔王郎,最终无功而返。因更始帝刘玄派兵攻破信都,李忠的家人才得以保全。后李忠被委任为行使太守职权,收拢信都投奔王郎的人,等待任光返回信都后,李忠重新担任都尉。建武二年(26年),刘秀称帝后,李忠被改封为中水侯,获赐食邑三千户,同时担任五官中郎将,随军平定庞萌董宪等人。建武六年(30年),李忠被任命为丹阳太守,负责镇抚地方,后于建武十四年(38年)因政绩最好,晋升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后因病罢官,返回京师洛阳。建武十九年(43年),病逝。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李忠,认为他以尊崇礼法、为人正直,深受官吏百姓的敬重信任。[24]
中水侯李忠

槐里侯万脩

万脩(又称万修)(?-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后,万脩被任命为信都县令,在王郎之乱时,与信都太守任光、都尉李忠等人共同镇守信都,后迎接刘秀入城,被任命为偏将军,封为造义侯。跟随刘秀一同攻破邯郸,灭王郎,平定河北,因功被晋升为右将军。建武二年(26年),刘秀称帝后,改封为槐里侯,后与扬化将军坚镡攻克南阳,病逝于军中。[24][30]明代学者陈实在《百问策》中评价万脩,认为他运用奇谋,建立万全之功,是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的重要功臣。[26]
槐里侯万脩

灵寿侯邳彤

邳彤(?-30年),字伟君,信都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时曾任和成郡(今河北晋州)卒正[g]刘秀北上镇抚河北时,举城归顺刘秀,仍担任太守之职。王郎之乱时,刘秀从蓟县逃回信都,邳彤知晓后,急忙派遣部将统率两千骑兵前去迎接刘秀,并派兵前往信都支援刘秀,面对刘秀部将欲返回长安,邳彤劝阻刘秀,后被任命为后大将军,兼任和成郡太守。跟随刘秀征讨王郎,在攻打邯郸时,信都被王郎攻破,邳彤公而忘私,后因刘玄派遣部将攻破信都,邳彤家属才幸免于难。平定王郎后,邳彤被封为武义侯,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后改封为灵寿侯,后跟随刘秀攻入洛阳,历任太常、少府、左曹侍中等职,经常随军出征。建武六年(30年),邳彤辞去官职,返回封地,不久后病逝。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邳彤,认为成就大事者,军功容易衡量,谋士的功劳最初很难显现,邳彤建议刘秀以二郡之力,讨伐王郎,可谓是一言安邦定国,奠定了东汉建立的基础。[24]
灵寿侯邳彤

昌城侯刘植

刘植(?-26年),字伯先,钜鹿昌城(今河北滦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郎之乱时,刘植与其弟刘喜,堂兄刘歆率领宗族宾客占据昌城,后听闻刘秀从蓟县返回,便率部迎接刘秀,被任命为骁骑将军。当时真定王刘扬起兵响应王郎,刘植说服刘扬支持刘秀,后跟随刘秀攻破邯郸,平定河北。建武二年(26年),刘秀称帝后册封刘植为昌城侯,后于攻打密县(今河南新密)时战死。明代学者陈实在《百问策》中评价刘植,认为他与朱祐刘隆等人,或拥有汗马功劳,或拥有运筹帷幄之功,虽然功劳不同,但都是东汉政权的护卫者。[24][26][27]
昌城侯刘植

后续演变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李世民下诏命令阎立本绘制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即《凌烟阁功臣图》)悬挂于凌烟阁,被后世誉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分别为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元王李孝恭、莱国成公杜如晦、郑国文贞公魏徵、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忠壮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郧节公殷开山、谯襄公柴绍、邳襄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襄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胡壮公秦叔宝等。[6][31][32]此后,图形于凌烟阁,成为唐朝皇帝奖赏功臣的待遇,唐大中初年(847年),又将裴寂、刘文静、马周、褚遂良等三十七人续图凌烟阁。[33]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三月,宋理宗下诏命令太常寺修建功臣阁,并以“昭勋崇德”为名,绘图功臣神像于昭勋阁,共为二十四人,分别为赵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董邲、赵汝愚,也被后人称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34][35]
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清军平定西域伊犁回部,乾隆下旨自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定边将军、一等武毅谋勇公、户部尚书兆惠以下一百人功臣图形于“紫光阁”内。后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因清军平定大小金川,再次绘制功臣图像,将阿桂等前五十功臣,再次悬挂于“紫光阁”。后又用平定台湾叛乱和廓尔喀,分为两次再次绘制功臣图像悬挂于“紫光阁”。令人比较熟悉的名将有傅恒、阿桂、福隆安、福康安、海兰察等等。[36][37]

神话来源

二十八宿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可见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组,观测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七大天体,叫做二十八宿,其中东西南北各有七宿。东方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萁,象征青龙;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象征玄武;西方七宿为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象征白虎;南方七宿为井、鬼、柳、星、张、翼、轸,象征朱雀[38]
二十八宿与日月五星搭配在一起,组合为:
七曜
生肖
貐(yǔ)
鹿
将二十八宿与日月五星、生肖结合起来,搭配成为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38]

云台二十八宿

《后汉书》记载,中兴二十八将,上应二十八星宿,但没有具体的详情信息。后来东晋的许真人在《玉匣记》中,将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与二十八星宿结合,便成为“云台廿八宿”。[38]分别为角木蛟邓禹亢金龙吴汉氐土貉贾复、房日兔耿弇心月狐寇恂、尾火虎岑彭、箕水豹冯异东方青龙);斗木獬朱祐牛金牛祭遵、女土蝠景丹、虚日鼠盖延危月燕坚镡、室火猪耿纯、壁水貐臧宫(北方玄武);奎木狼马武、娄金狗刘隆、胃土雉马成、昴日鸡王梁、毕月乌陈俊、觜火猴傅俊、参水猿杜茂(西方白虎);井木犴銚期、鬼金羊王霸、柳土獐任光、星日马李忠张月鹿万脩、翼火蛇邳彤、轸水蚓刘植(南方朱雀)。[39]

人物评价

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认为中兴二十八将,前世认为是对应上天的二十八星宿的,但不清楚具体详情。他们能够顺应时代局势,发挥各自的智慧和勇猛,辅佐刘秀开创帝业,都是一群极具志气与才干的人才。世人多议论光武帝刘秀不肯重用功臣,致使这群功臣没有显赫的政绩,其实光武帝是吸取秦汉以来的教训,防止武将崛起干涉朝政。所以在光武帝刘秀的麾下,以寇恂邓禹的大功勋,以耿弇贾复的战功,享受的食邑也不过四个大县而已,而后让他们以列侯或者特进的身份,参与政务讨论。[2]
明代学者陈实在《百问策》中认为,二十八将灭群雄,除苛政,斩将夺旗、攻城略地的功臣有很多,首建大策的功劳为邓禹,然而镇守河内,使得百姓不遭受战争之苦,也有寇恂存在。八战八捷,认为对手不足以谋划,吴汉以勇猛著称。镇抚关中,使百姓相安无事,冯异的功劳。能够冲杀战场,弯弓射出三百斤的弓箭,也有勇将贾复和盖延能够媲美。忧国奉公执法,善待士兵,古人认为的仁将,祭遵王霸能够追赶。耿弇决策制定计策,百战百胜,堪称兵家之雄。耿纯和陈俊,能够料敌如神,拥有攻克敌人的战功,是东汉中兴的最佳辅佐功臣。任光护卫太平,在士兵中以极具威望,堪称当世之英杰。邳彤和万脩运用奇谋,逐鹿中原建立完全之功,是辅佐中兴的功臣。王梁和杜茂,应和谶语从而获得统兵攻打五校农民军的军功,臧宫马武岑彭、姚期平定西蜀斩杀王郎,也曾战场之上深受重伤。马成、坚镡景丹傅俊李忠这些人,或者收获战场的胜利,或者参谋筹划,功劳不同,但皆是从一而终的臣子。朱祐刘隆刘植,或者立下汗马功劳,或者展现运筹帷幄之功,建树不同,但都是国家社稷的护卫者。[26]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其《陈旭麓文集》中有篇《云台二十八将论赞》,认为经常听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者择主而事,但君择臣,其实臣也择君,汉朝兴盛二百余年,新莽篡位后,王郎占据邯郸,赤眉据有潢池,隗嚣占据陇西公孙述占巴蜀,各自纷纷割据,若非天人,谁能一统天下。而新莽末年,刘秀的势力刚刚崛起,势微力薄,能让群雄归心,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刘秀善用人才,所以贤能之士选择投奔,诸将跟随建立功勋,功业成功,因思慕共患难的良将,将二十八人图形于云台之上,使之千古留名,成就佳话。云台二十八将能够取得战功,全是刘秀宽宏大度,恭敬好士的结果,又凭借汉室后裔的身份,可以名正言顺,不是那些起义者能够比拟的。[40]

相关作品

云台二十八将图

清朝张士保绘制,清道光二十六年刻本,是由刻工金陵人张志琚刻制。框高为200毫米,宽为138毫米。[3][41]作者张士保深得“吴带当风”的笔法,整个画作线条极为洗炼、流畅,在构图的奇伟和刻刀线描的爽朗中,别具极轴,显示出极高的艺术功底。[42][43]作者塑造这些功臣形象,从每个人物衣着甲胄不同、姿态神情各异来看,可知他对每个人物的出身、主要事迹、性格特点十分熟悉。如邓禹的形象为举止凝重、神情严肃、不怒自威,而吴汉为英勇善战、双手执戟待刺的形象等等。[44]

钞云台二十八将赞残稿

明末清初书画家傅山的草书《钞云台二十八将赞残稿》为纸本,纵向为23.3厘米,横向为12.4厘米,共有19页,从其书写风格判断,应为傅山晚期作品。这部作品为傅山为“云台二十八将”撰写的赞词草稿,整幅册页气息连贯,变化丰富,笔墨流畅,属于傅山书法中的精品。这件作品正文书写顺序全部为右行,与一般书法作品顺序相反,不仅在傅山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古代书法作品中也极为罕见,他的书法风格与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和《祭侄文稿》类似,从笔法、结构和章法而言,更加接近于《祭侄文稿》。[4]

云台二十八将印谱

该书成书年份不详,共有一册,为李钟辑自刻印成此谱。[45]

玉匣记通书

《玉匣记通书》为星占、咒、符等术数类书,清初木刻本。书中有日、月、五星、罗喉、计都九曜星官的咒文、占辞、符图记图像,并有以二十八宿配五行与二十八兽的专名,以及与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相配的道家装束图象,并咒、符、占等术数材料。[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