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良知”有用没用?事上见分晓!| 阳明心学探究

 多米well 2023-07-30 发布于四川
图片

一叶行者

阳明心学探究系列

第一篇:从少年立志到亭前格竹

第二篇:少时溺于任侠骑射

第三篇:苦练辞章,无奈心理不能合一

第四篇:访道修仙,出世入世一念转

第五篇:参佛悟禅,圣人之学简易广大

第六篇:龙场悟道,吾性自足

第七篇:宋儒之争的答案

第八篇:知行本一,说“知行合一”实乃不得已

第九篇:悔讲知行合一,力推静坐悟心

第十篇:心如明镜,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第十一篇:“诚意”是圣门教人做功夫的重要方法

第十二篇:“习静坐”又入误区,“存天理去人欲”也是死循环?

第十三篇:心理是一个,在心上做功夫是王道

第十四篇:吾平生所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第十五篇:到底什么是“良知”?

第十六篇:原来此“良知”非彼“良知”

第十七篇:什么是“致良知”?

第十八篇:怎样才能成为圣人?

第十九篇:有还复“心之本体”的方法吗?

01

王阳明对“良知”的体认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通过“事上磨炼”逐渐深入的过程,并不是“一悟百了”。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修行,正德三年(1508)他37岁,在“龙场悟道”以后就对“良知”有了一些初步的真切体会。当时他确立了探寻的大方向是“内求”,只是还不清晰,也没有找到可以表达他这种内在体验的语言文字方式,对“良知”的体会还处于隐隐约约的状态

直到正德十六年(1521)50岁时,他才找到“良知”二字来表达他自己内在的体验。他找到这个表达后,自己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因为“良知”二字可以完全准确地表达他的意思,这个过程经历了13年,期间王阳明经历了两次战役:荡平“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地为患数十年的盗贼”和平定“宸濠之乱”。

这两次战役都是危机重重,尤其是在平定“宸濠之乱”的过程中,王阳明更是命悬一线,九死一生。通过“宸濠之乱”的磨砺,王阳明对“良知”的体会日渐清晰,内心越来越确信无疑,这时他开始把“致良知”作为自己学问的主要宗旨来讲授(正德十六年,1521)。

必须要注意的是,在王阳明确立以“致良知”为宗旨以后,他自己对“良知”的体认和运用仍然不断地在变化中。他对“良知”的体认,在53岁迁居浙江绍兴以后又更加地深入和清晰了,而这种内在体认上的清晰变化,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在他外在的言行举止上,并体现在他第三次出征“讨伐田州、思恩叛乱”所取得的奇迹般的战功上。

《明儒学案》中是这样记载王阳明这段时间的变化的:

原文

图片

江右以后(正德十六年,1521,50岁),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

......

居越以后(嘉靖三年,1524,53岁),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

《明儒学案

这说明53岁时,王阳明已经完全达到了“自然而然以良知来应对一切”的境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上天再次降临了一个展现他“良知”修为的机会。

02

第三次出征建立奇功,是对“良知”妙用的客观验证。

嘉靖六年五月(1527),王阳明56岁,朝廷委命他去征伐广西思恩、田州的叛贼,这就是王阳明“一生三征”中的“第三次出征”。

在王阳明之前,前任广西巡抚调动四个省的兵力十万人,又耗费钱粮数十万,战争伤亡数万人,结果仅仅是换来田州安定了50多天,很快思恩这个地方的土官又出现了军事反叛,田州也一同复乱。

朝廷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下令让王阳明去平叛。王阳明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后,对反叛的土官首领进行劝降,发布公告申明大义,同时下令遣散部分官军,以表达自己的诚意。

叛军头领一合计,一方面久仰王阳明大名,知道他是一个诚信之人,王阳明所发布的公告又情真意切,打动了叛军的心;另一方面,叛军也知道自己是打不过王阳明的,最后一致决定投降。

就这样,只经过几天的时间,王阳明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就感化招降了全部叛军。七万一千人主动放下武器,自己绑着过来归顺王阳明。王阳明一一慰问,全部释放他们回去务农了,叛军们现场感动得痛哭流涕。

《征抚思田功绩文》中是这样记载这次战役的:

原文

图片

嘉靖丙戌夏,官兵伐田随与思恩。相比复煽,集军四省,汹汹连年......乃班师撤旅,信义大宣。诸夷感慕,旬日之间,自缚来归者七万一千。悉放之还农,两省以安。昔有苗徂征,七旬来格。今未朞月,而蛮夷率服绥之,斯来速于邮传。舞干之化,何以加焉?

《征抚思田功绩文

图片
图片

《征抚思田功绩文》石碑

(《征抚思田功绩文》石碑至今仍然保存完整。本图引自公众号“思恩府驿站”。)

当时,礼部尚书方献夫与詹事霍韬给世宗皇帝上陈的《论新建伯抚剿地方功次疏》中,这样评价王阳明此次的战功:

原文

图片

若王守仁者乘此大败极敝之后仰承圣明特擢之恩,虽合四省兵力,再支库银百余万,支米数百万、剿平田州,报功级数万人,亦且曰天下之大功也。然而守仁不役一卒,不费斗稂,只宣扬陛下圣德,遂致思恩、田州两府顽民稽首来服,其奉扬圣化以来远人,虽舜格有苗,何以过此!臣等是以叹服王守仁不惟能肃将天威,实能诞敷天德也

《论新建伯抚剿地方功次疏

文中认为王阳明此次功绩超过了古代圣人舜,舜当时施行仁政,用道德来感化苗民,经过70多天的时间将苗民感化归顺了。而王阳明此次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使蛮夷主动归顺。

在平定田州、思恩以后,王阳明为了地方百姓的安宁,又主动出击去征讨广西另外两个贼窝——八寨、断腾峡。

《论新建伯抚剿地方功次疏》中对此次战役的功绩是这样记载的:

原文

图片

若八寨之贼,断藤峡之贼,又非田州、思恩可比也。天下十二省,俱多平壤,惟广西独在万山之丛,其土险,其水迅,其山之高,有猿猴不度、飞鸟不越者。故谚语曰:“广西民三而贼七”。由山高土恶,习气凶悍,虽良民至者亦化为贼也。

八寨贼洪武年间所不能平。断藤峡成化八年都御史韩雍仅得讨平,及今五十余年,遣孽复炽。故广西贼巢,柳州、庆远、郁林、府江诸贼,虽时出劫掠,官兵亦屡请征之。若八寨贼,则自国初至今朱有轻议征剿者,盖谓山水凶恶,进兵无路,消息少动,贼已先知,一夫控险,万兵莫敌,故百六十年未有敢征八搴贼者也。贼亦恃险肆恶,时出攻围城堡,杀掠良民,何啻万计。四方万民犯罪脱逃,投入八寨,则有司不敢追摄矣;邻近流贼避兵追剿,投入八寨,则官兵不敢谁何矣。

是八寨者,实四方寇贼渊薮也;断藤峡,又八寨之羽翼也。广西有八寨诸贼,犹人有心腹疾也,八寨不平,则两广无安枕期也。今王守仁沉机不露,掩贼不备,一举而平之,百数十年豺虎窟穴,扫而清之如拂尘然……

《论新建伯抚剿地方功次疏

文中认为,广西这两处贼窝是自从明朝开国时就已经存在的顽固盗贼巢穴,一百多年来,朝廷屡次清剿但从未彻底清除过。现在被王阳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像“扫灰尘一样”就轻松平定了,创造了奇迹般的伟大战功,让人由衷的敬佩叹服,当地人也把王阳明当做神人一样看待。

而且王阳明不仅仅是平定了这些地方的叛乱,还重新设置行政区划,开办学校,施行教化,为这里的长治久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武宣县志》亦载:

原文

图片

断藤峡……嘉靖间诸瑶又据险为乱,王文成公守仁合师征之,至今安聀。

《武宣县志

王阳明自己也写了两首诗来纪念此次战役:

原文

图片

破断藤峡

绕看干羽格苗夷,

忽见风雷起战旗。

六月徂征非得已,

一方流毒已多时。

迁宾玉石分须早,

聊庆云霓怨莫迟。

嗟尔有司惩既往,

好将恩信抚遗黎。

平八寨

见说韩公破此蛮,

貔貅十万骑连山。

而今止用三千卒,

逐尔收功一月间。

岂是人谋能妙算?

偶逢天助及师还。

穷搜极讨非长计,

须有恩威化梗顽。

《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56岁征讨田州、思恩,破八寨、断腾峡展现出来的能力,比之前两次战役(45岁平定南赣汀漳等处贼匪,48岁平定“宸濠之乱”)更加神奇,其实这正是王阳明内在“良知”的修为不断加深后,应对事务自然显现出来的功用,再次证明了“致良知”学问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扫码加“心儿”为微信好友

入群一起学习探讨阳明心学

图片

作者简介

一叶行者,80后,陕西人。

2001年,看到儒家一句“平时养得定了,自然发而中节”,似有所悟,后获得一种安定的身心状态,再后又失去了,便一心想找回来,结果却把身体搞坏了。

因身心困顿至极,一路追寻解决之法,摸到了阳明心学,一方面感觉非常契合,一方面又不知如何下手实修。2012年有幸得遇杨海鹰老师,开始了毗卢禅的实修实证。十年间,不仅身体基本恢复了健康,更清晰了身心变化的原理;再看阳明心学,见地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2022年开始分享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心得,希望能为有缘人提供一些修行路上的参考,免受自己当年所历之苦,并一起实践、体证先贤圣人留给我们的身心进阶之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