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曾获7个一等功浙江退伍老人,为何拒绝登记军人信息?

 君临天下100 2023-07-30 发布于湖北

“我的命是胡医生抢回来的。”这是已经六十来岁,家住常山县城的姜云娥,每当说起曾经在常山县人民医院担任临床医生的胡兆富,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姜云娥记得,那一年,她还不到十岁,却因为一场麻疹引发的肺炎,匆匆住进了常山县人民医院。面对这个年龄小,病又重的棘手病人,医生们一时都束手无策,眼看着孩子病情危急,伤心绝望的姜云娥父母,也打算就这么放弃治疗了。

这天正好在下班路上,像往常一样,走在医院长廊上的胡兆富,无意中瞥了一眼其中一个病房,就看到哀哀伏在病床旁边的姜云娥母亲泪流满面的一张脸。小小的瘦弱的姜云娥,被薄薄的白色床单轻轻覆盖着,一动不动。

被姜云娥母亲满脸泪痕深深触动的胡兆富,不觉走进了这间病房,在详细询问姜云娥母亲,关于孩子生病的相关情况后,胡兆富仔细查看了孩子的瞳孔,惊讶地发现,这孩子还有救。

于是,早已忘记下班时间的胡兆富,大喊着找来医生护士,立即对孩子实施抢救。

凭借着数十年的丰富行医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胡兆富在同事们的帮助合作之下,成功地从死神手中救了姜云娥一命。

在姜云娥和常山县人民医院的广大患者来说,二十二年如一日在常山县人民医院救死扶伤的胡兆富,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医生,是责任心强、医术高超的良医,更是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

然而,令常山县广大人民群众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位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受人尊敬爱戴的普通临床医生,竟然还是一位深藏功与名,有着赫赫战功的抗战老兵和特级战斗英雄。

一、“当年,我也立过功。”

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的胡兆富,戎马倥偬十七载,曾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过大小战斗46次,26次立功受奖,荣立特等功2次,一等功7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5次,还曾被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光荣称号。

可是,在胡兆富老人漫长的一生中,他的这一串串凝聚鲜血与荣光的红艳艳的荣誉证书、各式奖章,却在六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被静静放置在木制箱底的一个小小盒子里,无人注意,无人知晓,甚至连老人的子女,竟都一无所知。

说起自己的父亲,子女们印象深刻的永远只有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在常山县人民医院日夜忙碌、加班加点工作的场景,至于老人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们隐约知道一点,却语焉不详,因为父亲胡兆富极少提起。

至于这么多被静静压在箱底,生着灰尘,泛着陈黄颜色的各式各类荣誉证书、荣誉奖章,他们从未听父亲说起,全然不知晓自己身为医生的父亲,竟还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抗战老兵。

这一切,都要从2019年5月的一天说起。

这一天,新成立的常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该县紫港社区党支部书记徐金妹的带领下,来到居住在该小区的年至耄耋的胡兆富老人家中。

前来调查登记身为退役军人胡兆富的相关情况之前,工作人员通过档案记载,得知老人曾两次荣获特等功时,特意上门详细记录老人的相关信息,并一一记录入档。

那日,身着白色衬衫,早已身形佝偻的胡兆富,听罢工作人员的一番自我介绍后,立即矢口否认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临床医生,并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更没有获得过什么特等功之类的荣誉称号。

说完这话,老人用布满筋络的枯瘦双手,微微颤抖着要把工作人员请出自家小院。

就在这时,老人的子女们,闻讯从老屋中走出,轻轻扶住了老人的胳膊,一面又向来人打听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番耐心详细的解释沟通之下,老人的子女们一面将老人扶至椅子上缓缓坐下,一面在老人耳畔,轻声解释道:“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将全国的退役军人详细信息登记入档案,是党中央和国家的要求。”

一听说是党的要求,是国家的要求,老人一改之前不配合的态度,竟慢慢坐起身,嘱咐孩子们,从尘封多年的箱底,拿出一个明显过于陈旧泛黄的盒子,在那个小小的盒子里,竟然装有惊天的大秘密。

当从纸盒里,被一件一件次地拿出,摆放到工作人员面前的荣誉证书、荣誉奖章,满满当当摆放在工作人员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数量如此众多的勋章、奖章、荣誉证书,包括社区党支部书记徐金妹在内的一众来访者,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完全不相信眼前自己看到的一切。

除了工作人员,比他们的表情更加惊讶至不敢相信的,还有胡兆富的子女们。从小到大,他们记忆中的父亲,就是一个来自常山县人民医院的普通临床医生。

他们当然也隐隐约约知道老人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可是,每逢节假日,当他们热热闹闹围坐在老人跟前,请求老人说一说当年的战斗岁月时,老人却始终一个字不说,显得神秘莫测,又好像原本就无甚可说。

留在子女们心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8年三月份,老人意外摔倒,在住院期间,老人的外孙华相轶,在医院的病床前与老人聊天谈心时,特意将自己荣获法院系统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好消息告诉老人时,老人先是真诚祝贺外孙,然后话锋一转,又带着长辈语重心长告诫一般的口气,郑重其事对自己的外孙说道:“在成绩面前,不要骄傲。”

说到这儿,老人轻轻拉了拉手边的洁白床单,顿了一顿,又自语般地说道:“当年,我也立过功。”

然而,就在老人的话匣子即将打开的当儿,当子女们向老人仔细询问当年立过哪些功劳时,老人却又慢慢将软软的枕头,移到自己后脑勺的位置,然后,又将曾经因为战争,受过枪伤的后脑勺,放到枕头上,老人于是慢慢闭上双眼,开始了闭目养神,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了。

像这样的场景,子女们早已见识过不止一次,每当他们让自己的老父亲,说一说当年在战场的所见所闻所历,每一次,老人都是无一例外直接拒绝,一个字也不愿意多说。

至多,老人也不过是摆了摆手,云淡风轻般地说道:“都过去了,没什么值得说的。”

可是,在老人身上,在老英雄的身后,却有太多值得述说的经历与传奇。

二、泰宁抗日游击队

胡兆富原为山东省泗水县人,祖上世世代代是贫苦农民。在那个战乱频仍、军阀割据的民国乱世,出身贫寒的胡兆富,5岁时母亲去世,13岁时父亲又撒手人寰,不久,唯一的姐姐出嫁之后,胡兆富从此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

为了谋生,年幼的胡兆富,被迫做了为地主家放牛的长工。那一年,他才12岁。

本以为这样贫寒孤苦的日子,会这么毫无希望地一日一日苦捱过去的时候,谁知过了数年贫寒安稳的日子之后,1941年5月的一天,胡兆富平静安稳的生活,从此被打破。

这一年,日军开始大举侵犯泗水县一带,到处是一片烧杀劫掠的苦海和弥漫的硝烟与战火。

这一天,日军开始大举进攻扫荡胡兆富生活的农村一带。幸运的是,这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胡兆富就被地主逼着早早牵着牛,上山放去了。

带着牛儿,在山洞里侥幸躲过一劫的胡兆富,在这天晚上日暮时分,当15岁的胡兆富,牵着牛儿,颤颤惊惊、瑟瑟发抖回到自己的小山村的时候,他看到了惨绝人寰的血腥一幕。

数十户原先日日升起袅袅炊烟的安稳幸福的山里人家,在这天日暮时分,胡兆富再也看不到昔日的温暖烟火,和透过窗户飘出的阵阵欢声笑语。举目远望,胡兆富无比痛心地看到,所有的房子都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

在满目疮痍的灰烬中,胡兆富无比恐惧,又无比痛苦地看到,倒在断壁残垣间的一具具尸体。那些,都是平时与他朝夕相处、对他关心帮助有加的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啊。

那一刻,仇恨和悲伤充盈了胡兆富全部的心间。尤其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堂姐夫用尽最后的力气,护卫着自己的孩子,父子三人一同倒在血泊中的时候,胡兆富只觉得满腔怒火早已在心底熊熊燃烧,几欲冲腔而出了。

国破家已亡。回头再无路。

被迫离开家乡的胡兆富,不久之后,便加入到泰宁抗日游击队的战斗中。

经过两年的部队锻炼,胡兆富在1943年,正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两年的战斗岁月,从最开始的勤务兵,到后来拿起武器走上战场,胡兆富终于实现了自己杀敌报国,为乡亲们报仇雪恨的夙愿。

三、我多救一个,战友就能少死一个

不久之后,因为战场卫生员紧缺,一向身手敏捷、头脑灵活又颇识得几个字的胡兆富,被上级安排做了一名战场卫生员。

才刚实现了拿起武器上战场的愿望没多久,又被安排当一名战地卫生员,彼时的胡兆富,是有明显情绪波动的。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胡兆富接受了上级的安排。他知道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出色的卫生员对抢救战士生命、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作用。

为了尽快融入到这个全新的角色中,胡兆富从最简单的包扎学起,开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日夜苦学急救知识,只为了在战场上,能快速救下更多战友的生命。

“打仗哪能不死人?我多救一个,战友就能少死一个,很划算了。”

说起从八路军战士,一变而为八路军卫生员的战场经历,胡兆富没有丝毫后悔。

和在战场上与敌人对阵厮杀相比,在战场上救治伤员,与死神赛跑,同样充满血腥与残酷。

在鲁南战役中,已经成为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兵团一名随军医生的胡兆富,面对着大雪纷飞、地面泥泞的恶劣环境,和卫生员们一道,硬是在枪林弹雨中救回来四十多名伤员。

在惨烈的济宁战役中,无惧无畏的胡兆富,在战壕内外来回穿梭,为受伤的战友包扎伤口,冒着危险将负伤战友搀扶回到战壕内安全地带。一回回一次次一场场,胡兆富已经记不清这一场战斗,他到底多少次飞奔在阵地,多少次越过战壕,奔向负伤的战友。

这一场战役中,胡兆富在十几个小时的作战时间内,不顾个人安危,及时迅速为近九十位伤员包扎伤口,以至于战斗结束后,胡兆富劳累至直接瘫倒在地。

给胡兆富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一次的洛阳战役,由于敌方防守严密,两个地堡的猛烈火力压制,让我军伤亡惨重。最后,连排长、副排长、指导员都先后壮烈牺牲,一时群龙无首。

就在这关键时刻,曾经有过作战经验的胡兆富临危受命,他放下药箱,扛起机关枪,毅然带领战友们一道,以战壕作掩护,趁着夜色掩护,成功从敌人后面,将其两个地堡一举炸毁,还俘虏十几个敌人,抢救了五十多名我军负伤战友。

左手包扎救人,右手拿枪战斗,此一战,胡兆富因为表现突出,被记特等功一次。

很多年以后,当说起当年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战斗,老人记得最清楚的还是洛阳战役。

“大大小小的战斗打得太多了,我说不清有多少,但记得最清楚的还是洛阳战役。”

而给胡兆富造成伤害最大的还是1948年6月的开封战役。那日,胡兆富和突击部队一道冲进城内。正这时,敌人轰炸机嚣嚣而至,在巨大的轰鸣声和爆炸声中,胡兆富头部、胸部均被弹片击中,浑身鲜血淋漓。后经过四个小时的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至今,老人头部一处明显的凹陷,就是那次战斗留下的永久印记。

在1949年的模范事迹记录簿上,对再获特等功的胡兆富给予高度评价:

“卫生班胡兆富同志参加革命,经过了无数艰苦和坚决的战斗。每次战斗在危急情况下,他总是舍生忘死地抢救伤员,全心全意地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胡兆富继续在部队服役至1958年。部队转业后不久,胡兆富主动申请前往浙江血吸虫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常山县,支援常山防疫和治疗工作。县里原本打算安排胡兆富担任县防疫站站长,被胡兆富拒绝了,他说:“我喜欢和群众待在一起,为病人服务。”

这一服务,就是整整二十余载。

从此后,他将自己属于过往革命战争年代荣誉,悄悄放到了箱底的一角,再也不对任何人提起。仿佛他这一辈子,从来就只是一名救死扶伤的普通临床医生。

直到2019年5月,常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到来,才揭开了这段尘封长达六十余年之久的烽火峥嵘岁月。

2019年7月,胡兆富入选“中国好人榜”,2021年,胡兆富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可是,在荣誉面前,胡兆富只觉得受之有愧。

记者:胡老,您有这么大功劳,是一个大英雄,是国家的功臣,您为什么要隐瞒呢?

胡兆富: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前面倒下的同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