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首推广“包产到户”的干部,组织对他连提三级,担任省委书记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3-07-30 发布于北京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粮食一直都是国之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象征。也就是说想要将文明弘扬传承下去,能够生产出粮食的农业就必须同样发展下去,而这里面土地又是根基中的根基。

不过自古以来农民能够拥有土地的历史都是十分短暂的,就连新中国成立初期,咱们国家也过了一段时间集体公社,吃“大锅饭”的日子。那么后来又是谁提出的“包产到户”呢?

他是首推广“包产到户”的干部,组织对他连提三级,担任省委书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曾安徽省省委书记黄璜,他就是实际上“包产到户”的第一人,开创了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先河。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农民农业的政策实施,主要体现在人民公社制度方面。相信家里面有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够回忆曾经在公社“挣工分”领粮食的场景。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的大家,那么公社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家”,因为这个小家要负责人民的吃与穿,是当年大部分农民每日口粮的来源。

这种公社制度在建国初期确实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因为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公社制度也为国家短时间内筹集到了需要的粮食与资产。

他是首推广“包产到户”的干部,组织对他连提三级,担任省委书记

只不过人都是有惰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人们的肚子不再饥饿时,便没有曾经那么有积极性了。

于是我们看到公社制度开始显得有点鸡肋却僵化,具体便反应在每年的粮食产量在逐年减低,即便没有任何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文化大革命之后,如何发展经济成为了当下国家政策实施的第一要义。农村经济也似乎面临着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应运而生。

二、黄璜这个“出头鸟”

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人”,黄璜彼时正是无为县的一名基层干部。1933年黄璜出生于安徽涟水一个极为贫困的家庭里,再加上他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难的时期,不仅有抗日战争也有解放战争,无奈之下黄璜一家只能在战火中四处奔逃。

1946年黄璜加入解放军成为了一名战地机要员,彼时的他也就13岁。作为一个整日与电报打交道的人,黄璜表现出了他极大的耐心与细心,也让组织上看到了他的能力,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

新中国成立后,文书经验丰富的黄璜被先后调任至安徽的各个机要机关单位工作,他也是非常出色的完成组织上交代的任务。

他是首推广“包产到户”的干部,组织对他连提三级,担任省委书记

一直以来黄璜都对组织充满了无限信任,即便特殊时期遭到不公待遇也是如此。因此我们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组织上再度注意到他,将他安排到了无为县任职。

彼时的无为县和当年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也是有公社制度,不过同样看起来是一片“死水”。人民群众积极性是极为低下的,黄璜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访倾听群众的意见,然后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那就是在土地上推广包产到户。

第一次集体会议下来,黄璜是遭到了许多同事反对的,许多干部同事建议他不要用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因为包产到户很容易与资本主义性质联系到一起。

他是首推广“包产到户”的干部,组织对他连提三级,担任省委书记

但是黄璜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包产到户又不是把土地的所有权给农民,不会影响到国家性质。而且包产到户是如今解决农业发展的唯一可行性道路,值得一试。

就这样黄璜带领着无为县的人民,开创了一条当时中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先河。很快还没有饭吃的无为县就克服了这个困难,甚至有望摆脱贫困县的现状。

三、破格被提拔

无为县的现状让许多领导看在眼里,也对黄璜的能力是喜在心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对年轻干部人才的选拔一度达到了顶峰,这里面黄璜有幸成为了被选中的一批人。

在此之前黄璜由于无为县的政绩,被先后调任至多个地区负责“救火”,当年有许多个这样的地方无法正常运行。

黄璜每到一个地方就倾注自己最大的努力,接二连三做出了喜人的成绩。1983年他被破格连升三级,成为了安徽省省委书记,这是组织上对黄璜的信任,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而他后面所做出的成绩果然没有让组织与人民失望。

他是首推广“包产到户”的干部,组织对他连提三级,担任省委书记

黄璜同志敢想敢做敢担当,在当年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他敢于推广到户,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这种魄力至今也是鲜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的,可见他能够令组织破格升迁也是其应有的待遇。

如今的黄璜同志在北京颐养天年,膝下有着儿女孙子孙女承欢,晚年生活幸福安康。我们也借以此文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